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样制作美剧的情况也不少,一般来说都是那些有人脉的人的特权,在前世利维只能够感叹,自己没有足够的权势来让自己有这种特权,对这种特权也是反感的,可现在……谁会对属于自己的特权反感?
靠着自己的关系的支持,亚当直接帮他争取到了写分集剧本送审的资格。有着一个好父亲,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多年的努力,换来了的是他从万分之一的送稿者,变成了百分之一的送稿者,通过的几率,大大的提升了。
虽然说20万的拨款,对于电视公司来说不过是一笔小钱,但是对于在好莱坞混天度日的人来说,可着实不少了。更何况,这背后还有着更大的机会,如果审核通过了,能够拿到的是上百万的首集拍摄的费用,而更多的,还有可能让他一举成名。
而能不能成名,就要看他自己的表现了。
不过,表现什么的,从来都不是利维担心的问题。当亚历山大带着钱和几个朋友们找上门的时候,利维心里,对于如何拍摄电视剧,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勾画了。
“尼克,20万——我们现在有了20万了。”从一进门,亚历山大就带着相当的兴奋,大声的喊着,“这是我们的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收入了!”
“这是我们的第一笔收入吧?哪怕一美元都是最大收入了……而且,这也不是我们赚的,迪斯尼就是再蠢,也不会在奥斯卡前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得罪一个资深会员啊。”克拉克看了亚历山大一眼,略微带着些鄙夷,“20万,比买个版面写篇影评都便宜,这可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克拉克,别这么说,20万不算什么,但是,放到了我们手上,就是不一样的。”利维开口制止了他们的吵嘴,“20万不多,不过,总够我们写一个剧本出来了,对吧?有了这一笔启动资金,我们就有了发展的资本,而且,abc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这样的机会,又岂是钱可以衡量的?”
利维和自己的伙伴们不同,他知道机会的可贵。前世的自己,总是抱怨没有足够的机会。这一世的自己,却有了足以让任何人为之侧目的机会。这样的好机会,再加上自己的才华和知识,在1996年的这个大舞台上,自己有的是玩耍的空间。
“那么,让我们开始吧——表演的时刻,来到了!”
第十二节CSI
在林恩酒吧的对面,有一个看上去很不起眼的电影公司:这家公司,统共加起来不超过十个人,只拍过一部电影。在好莱坞,这样的电影公司多如牛毛,很多都是成立完了,拍摄一部电影,从此之后,就再也不复存在了。这家名字叫做谜团的电影公司,也是一样的。在人们的记忆中,这家公司似乎有快一个月没有经营了,很多人看来,它似乎已经倒闭了。
可是,在这一天,谜团公司再一次打开了大门。几个年轻人在里面开始探讨着他们的工作,一直到太阳将将沉入地平线,周围的一切都染上了落日的余晖,他们也没有讨论完手里的工作。
“20万美金,根本不足以让我们高兴!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更进一步的试播集的订单,那笔钱,才能够真正的让我们松一口气。伙计们,我们得想办法拿到订单,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工作。”
从来到公司的一刻起,利维就已经直接说清楚了讨论的重点:美国电视剧市场并不大,美国四大电视网络加起来,一共也只有100个左右的试播集名额。有了20万的剧本制作费,不代表就一定可以获得试播机会,该如何制作一部电视剧才能够被电视网络采纳,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首先,我们得有一个好的剧本……想要制作一个好的剧集的话,我们必须先得确定我们要拍点什么。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剧本,要写一个什么题材的故事?”
鲍勃干活的积极性比利维想象的高得多,几个伙伴中,只有鲍勃以前有过写剧本的经验,既然现在大家想要一起搞创作,鲍勃自然是最为积极的,“罪案剧,灵异剧,医疗剧,科幻剧,恐怖类,能挑的就是这几类。”
既然写剧本,那么首先要确定的,自然就是剧本种类的划分。几个人同样想着一样的类型的剧本,才有可能创作成功。不然的话,各想各的,那就要分道扬镳了。
“你说的都是剧情类。”在一旁的亚历山大插嘴道,“你谁不是忽略了什么东西?”
“阿历克斯,我们只是遭遇了困境,还没有到放弃未来的时候。情景喜剧和肥皂剧那种东西,我们是不可能去碰的。”迈克尔坐在他的身边,开口反驳道。
利维没有吭声,只是饶有兴致的听着他们的交谈。他很清楚这些人在讨论什么,在鲍勃说话的时候,他直接就过滤掉了情景喜剧和日间肥皂剧这两个最大的分类,这是亚历山大提出异议的地方,不过,迈克尔直接说明了:那种东西他们不会去碰的。
他这样想,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美国的电视剧分很多种,播出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其中,日间肥皂剧,是播放给没有工作,在家休息的家庭主妇看的,一般播出时间都是白天,主要的内容,也就是一些超级混乱的情感关系,编造一些什么豪门恩怨,感情故事什么的,怎么狗血怎么来,什么**,孽债,第三者都可以,反正就是让没事的人消磨时光的。这种东西,实在单调乏味,这也导致了这类电视剧,除了家庭主妇或者穷极无聊的人,没有多少人乐意看,在《老友记》里面,乔伊自己是肥皂剧演员,可接受采访的时候,被问及喜欢看什么肥皂剧,也都会说出来‘我有自己的生活,我没那么无聊’这种话来。
几个人全都明白,就算是拍摄电视剧,他们也不能够拍摄肥皂剧:日间肥皂剧和电视剧,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电视剧是一周一集,到了映季播放,也就是说,一年下来,最多也就是24集左右。而日间肥皂剧则不同,肥皂剧是一天一集,一周五集,也没有映季的说法,一年下来,正好是260集。拍摄电视剧,只是会占用人的一部分精力,而拍摄肥皂剧的话,那么几个人什么都不用做了,天天拍摄肥皂剧就可以了。
而且,肥皂剧因为很容易编,所以很有可能无限期的编下去,一旦沾染上,就很难脱身。美国的长命肥皂剧《我们的日子》,硬是编了11000多集,从1965年开播,播放了40年都没停。而cbs的电视剧《指路明灯》,共播出了72季,多达18262集——有些电视剧很长会吸引人,可是有些电视剧,长到了会让人看一眼集数都败退。
这些东西,粘来粘去没完没了,故事很单调老套,而且情节本身不强,拍摄这些没多大意思。虽然现在几个人的小公司是处于低谷的,但是几个人想要的却也是重新崛起,他们想要拍摄一些出色的作品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不是从此以后就靠着电视剧混饭吃,这样的东西,实在不反映他们的创作能力,他们自然就不会去考虑。
而另外一个被排除的,是情景喜剧。情景喜剧是给大家娱乐用的,看点在于台词搞笑,情节设置也不能太复杂,室内剧这玩意儿,上百集下来就两三个场景,人物很多时候需要为了剧情牺牲智商,只要观众看着高兴,怎么来都好,反正没人较真——这些特点决定了,拍摄这样的电视剧,工作也是极为轻松的,编剧随便编,演员夸张演,导演连场景都不用布置,制作者们可以轻松完成工作,自然也不会引起什么人的重视。
既然想要表现自己的能力,让电影制片商给自己投资拍电影,那么,靠的就不能是那些没有剧情的肥皂剧,或者是靠台词逗乐子的搞笑剧。想要拍摄电视剧,还是得靠着情节出色,拍摄手法引人入胜的电视剧取胜才好。
“我们拍的,必须是戏剧——放到艾美奖上,得是drama才可以。情景喜剧什么的,扔到一边去吧,创作那种东西,我们这辈子没有出头之日了。我们现在需要的一部戏剧——罪案剧,科幻剧,医疗剧,灵异剧,校园剧,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拍摄哪个类型的东西。”
戏剧类其实不止这些分类,不过,几个人能够拍摄的,也就是这些分类了。其他的类型的电视剧,几个年轻人实在玩不转,历史类无一不是大投资,政治类很有可能触及红线,那些东西,还是不要去考虑的好。没有那个资本,没有那个门路,拍摄那东西不可能。
“首先排除了校园剧吧,这东西拍出来,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克拉克迟疑了一下,首先开了口,他一开口,几个人就都点头对他的说法表示了赞同。
这几类电视剧里面,校园剧,又是一个可以被轻松地扔掉的剧种。因为拍摄校园剧,需要的同样不是拍摄手法,而很大程度上是俊男美女,只要演员够帅气,就能够拍摄出来好的戏剧。两三个俊男美女扔过去,然后就是互相爱,互相骗,没的演了,就重新排列组合一下,换个组合方式继续爱,继续骗,这样的电视剧,对编者要求不高,几个人自然也不考虑。
“那么剩下的类型中,又可以排除哪一个?”鲍勃抬头问道,“我建议排除科幻和灵异,这两个分类,也没多大意思。”
“科幻故事不行么?”利维反问道。
“现在不是三巨头的黄金年代了,科幻作品的质量没有阿西莫夫年代那么高了。而且,电视剧行业尤其如此,科幻和灵异,太多的都是那种故事编不圆了,就拿根本解释不通的幻想来凑的玩意儿,为了故事需要,胡乱编的太多,把这个剧种的名声已经毁掉了——人们讨厌科幻剧,就是因为那些不讲逻辑胡来的伪科幻。拍这个东西,拉不到投资的。科幻类也好,灵异类也好,拍摄的好坏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投资额度,没有足够的钱,还是别想得好。”
出乎意料,开口的是亚历山大,对这个,亚历山大比较熟悉。虽然他不懂得太多创作的事情,不过对于资金的问题,他清楚的很。
科幻和灵异类的电视剧,最大的问题是制作人有的时候太胡来,为了拖剧集,很多时候设定都是可以随便改的。这样的玩意儿,也实在是没有多大的拍摄的价值。而且这样的电视剧的效果,也就是取决于投资额度的,给钱多了,特效做的好,就能够出来好电视剧,给钱不多,那就什么都不是。
“那么,就是剩下了两个了。医疗剧和罪案剧。”鲍勃开口说道,“不过也好,这两个是最大的分类。”
“也是最难拍摄的两个分类。”亚历山大开口说道,“《法律与秩序》,《急诊室的故事》,这两个作品,都是现在公认的这类型的电视剧的顶级水准,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率,都无与伦比。拍摄这类电视剧,很容易被人怀疑是在模仿这两个,超越他们,很困难。”
nbc的这两部电视剧,利维也是久仰大名了。现在听到亚历山大提起,他也马上出言符合了,“没有错,超越《急诊室的故事》确实非常困难。有些电视剧,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的,这一部就是这样——从它确定了,电视剧本身的主题是‘专业’和‘人性’开始,以后的电视剧想要超越它,就是非常困难的了。某种意义上说,这部电视剧,是一种王道——无法超越的王道。”
“那《法律与秩序》呢?”克拉克似乎听出来了什么,“你的意思是说,《法律与秩序》可以超越?”
“《法律与秩序》确实是不错的电视剧,但是,这部电视剧,和划时代的电视剧,还有着一些差距。恰好,我有个想法,可以超过这部电视剧,对于整个罪案剧的发展,起到一个划时代的意义。”利维笑了起来,“我已经有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的名字,叫做csi——犯罪现场调查。”
第十三节侦探,罪案
利维的话一出口,几个人的兴趣就都已经被提起了起来:刚才大家都在讨论该拍摄什么类型的电视剧,利维没有吭声,难道就是在想这些?这么短的时间,他已经有了主意了?
“其实,我这两天思索的,也一直都是罪案剧或者医疗剧。早在侦探小说诞生之初,范达因就说过侦探小说如何才能够吸引人的特点,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是杀人案,因为杀人案最为引人关注,会本能的激起来人的恐惧和复仇心理,小说才能够获得读者——这一个规律,过去再久都是适用的。佛经说,生死大恐怖,这是一条无法撼动的原则。最能够打动人的,永远是有人死掉。因为有死人,才有生离死别的痛苦和折磨,人类的感情才能够被释放到最大,而且,出于关心人是不是会死这个问题,观众也会一直跟着看下去,这也就是罪案剧和医疗剧最为受欢迎的理由了。所以我一直都在思索着这一方面的电视剧,而我自己,也有了一个想法。”利维开了口,他先是给几个朋友打了个预防针:他的想法太细致了,太详尽了,甚至有些详细的让人吃惊了,他说出来的时候,几个人肯定会怀疑的。
鲍勃耸耸肩,“你能够考虑到这个倒是用心了,不过,尼克,我先提醒你一下:电视剧可不是讲一个故事,而是串起来一组故事,创意的重要性,你得搞清楚了。”
“我当然明白。”利维笑了笑,这个方面,他还是知道的。
电视剧和电影,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一部电影想要拍摄,总得有个合适的剧本才可以去联系投资方。而电视剧则不同,只要有一个创意,就可以去投稿了。美剧和电影不同,在字幕里面,除了导演,编剧等人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原创。这个人物,在美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一部美剧,可能会有五六名,乃至于十几名编剧,但是原创者,只会有一个。这个电视剧独有,电影没有的角色,往往是一个电视剧的重要人物,靠着一个好的创意,原创者就是有机会去申请成为一部电视剧的制作人,参与分成。
“我想的东西,现在还没有人玩过:我们拍摄罪案剧,但是不去拍摄警察或者侦探。”
“没有警察或侦探?拍摄犯人么?”鲍勃反问道。
“不,我们拍摄一个专门负责给侦破案件的警察提供证据的专业科学小组的故事。”利维摆摆手,“我的创意很简单,但有几个好处:第一,我们不去执着于警匪之间故事,而是去刻画一群目前为止,没有太多在观众面前露面的人群。第二,专业性的现代侦破手段,可以吸引很大一部分观众。第三,人物更多,情节可以更丰富,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写。就是这样,大家讨论吧。”
利维提出来了自己的想法,他也想看看,自己的这些合作伙伴们,到底都是些什么水平的制作人。
“你的想法有可取之处……可是,这违背了侦探小说的原则。”鲍勃迟疑道,“侦探小说二十条原则中,让读者和侦探有平等的机会解谜,这是侦探小说的第一原则。而且侦探只有一名,这也是原则之一。这两条一条是侦探小说的根本,另外一条是侦探小说的趣味性保障,你全都给推翻了,怎么可能成功?”
短暂的沉默过后,鲍勃第一个打破了沉默。而他一开口,就让利维知道,自己的合作伙伴们还是有一定的能力的:罪案剧的创作,是以侦探小说为基础的,鲍勃第一时间就开始用侦探小说的理论去观测自己的想法,这很了不起。尤其是可以把范达因的二十守则记得很清楚,这也说明,鲍勃对罪案剧创作,有着很深厚的经验。
“范达因的二十守则里面还有不许有爱情故事呢,你现在做一部电视剧没有爱情故事,试试卖的动么?二十守则里面说不能出现黑社会组织,福尔摩斯都违反了这个原则,塑造了莫里亚蒂。”迈克尔马上就反驳了,“还有诺克斯十诫同理,‘有色人种中不可有中国人’——真按照他说的,我们等着被起诉种族歧视就好了。”
“爱情故事那是必须向市场妥协,诺克斯十诫是30年代的东西,当时还有人认为中国人会巫术呢,可这两条原则不一样……”
“鲍勃,其实我没有违反这两条原则。”利维再次开口打断了争论。“小组的侦破形式和高科技手段,这怎么还不是违反?”
“让读者和侦探有平等的机会解谜——这一条的关键,是让读者理解。侦探小说的关键点是塑造悬念,可是塑造悬念的同时,很容易让读者因为什么都不知道,完全无法把握故事脉络从而丧失了阅读兴趣,所以要给读者思考的空间,让读者跟着读下去——这是为什么有这一条。高科技手段出现,是为了分析人证和物证。其实就和推理破案的过程是一样的,是一层层的,把办案过程展现在观众们面前的。直到最后把所有的证据串起来之前,观众们是有着侦探同等的机会的。只不过,侦探小说是通过推理,我要通过高科技手段来做。”
鲍勃愣了一会儿,他不是呆板的人,想了想就明白了利维的想法,“因为这样有助于更直观的表现出来办案进程?”
“是的。侦探小说改编成为电视剧,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侦探在头脑中的思考,无法直接呈献给观众。侦探不能够每走出一步,就告诉观众自己想到了哪里,小说可以,影视剧不行。影视不是文字,不能够通过旁白来诉说,把心理活动通过画外音来表示,那是太差劲的行为。电视剧中,侦探的进程只能暗示观众,可观众不一定看得懂,很有可能就甩开观众很多,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了。可是用高科技工具,就可以省略了思考过程,而且直接用语言向不懂高科技的人来表达是可以理解的,这就使得读者和侦探,更好的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
“可是你玩了花样,这样做,在所有的证据都呈现出来之前,读者无法超过侦探的进度。”
“不,你又错了。电视剧中的人,必须去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论据,观众可以直接通过推理来论证自己的想法:专业性的破案和业余的推理之间的差别,可以制造平衡。”
“我只是觉得这么做有些耍滑头……可如果能够解决了侦探剧思路不好向读者展现的问题,这个滑头也无所谓的。”鲍勃拍了一下手,“那为什么是多个侦探,而不是一个?这个你得承认违反原则了吧?”
“不,原则是多个侦探不能竞争,因为彼此的信息都要展现在读者前,容易造成读者的信息轻松超过侦探。可是我做的,是让多个侦探合作,这不一样的。我做的,是为了展开剧情,有多个侦探商谈,可以让一些破案内容通过对话展现。以往的侦探真正破案中展现的智慧,只有到了最后一刻才能够显现出来。在此之前,他只能够通过个人的处理事情的方式,侦破的手段,还有个人的魅力来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比如福尔摩斯常会分析一些身边的事物,是因为显示人物的与众不同。影视作品中,这一点很难做到让人满意,因为你不给那些细节过多的特写镜头,观众注意不到,彼此就不在同一起跑线。如果给了,又破坏了你的作品的完整性。不过,如果多人合作,那么这些人就可以在不同的方面,通过和队友的表现对比展现自己在不同方面的才智,这就可以直观的多了,如果同时展开两个案子,交叉进行,两组人马同时工作,可以多样化拍摄手法,不至于单调,更可以吊人胃口。”
鲍勃没有吭声,迈克尔却开口了,“我有些理解你的思路了:通过科学的方法取代推理,让办案过程变得直观化,同时,也让人们知道破案不依赖于天才侦探,也让案件更真实。通过破案过程中小组人员的交流和互动,来提高破案过程中的故事性和人物魅力,用这种方式来体现高智商的破案方式……这个想法,也许真的会很好呢,至少,足够新颖,比现在的罪案剧有趣。”
一部罪案剧的剧本想要成功,需要什么?首先,需要真实——脱离现实的犯罪,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意念杀人这种事情,观众只会当笑话看。其次,要有悬念。过于简单的案件侦破过程,会让观众觉得没意思。
罪案剧每年都会有很多,但是其大致的内容,差别却不是很大。要不然的话,就是天才侦探的破案过程,要不然就是近乎实拍,稍加美化的警察办案过程。前者的看点取决于演员魅力,后者的看点,则是取决于真实性。前者拍好了,就是《神探亨特》,后者拍好了,就是《法律与秩序》。
而这两者,前者尝尝被吐槽脱离现实,主人公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实在太假。而后者则是常被认为没有足够的吸引人的地方,根本看不出来破案需要多少智慧,甚至有的时候连武力都不需要,整整一季都不开一枪,没有生死压迫,没有吸引力。而利维说的方式,则是把这两者的问题都弥补了。
靠着科学破案——真实性和高智商高难度,这两条都被占据了。这是真正的贴近生活,也是真正的高难度的破案技巧。
电视剧的发展过程中,有些东西是划时代的发展。神探科伦坡率先使用了倒叙推理手法,星际迷航让人们知道了宇宙飞船不非得是飞碟或者圆柱体。急诊室的故事开创了医疗剧专业和人性的核心思想,布鲁斯海默一手打造了**英雄的人物塑造模式——而在新世纪之交,罪案剧的发展,也到了一个革新的时代。从csi引进专业的科学侦破方式破案开始,人们开始把团队和科学这两个破案的利器利用起来了。
从csi到cm,从识骨寻踪到ncis,从csi出现之后,几乎所有的电视剧,都无法摆脱csi的影响了。什么是顶级的电视剧?开创时代的,才是顶级的电视剧。
既然要做,那么就要做到影响力最大:利维相信,这样的电视剧,可以帮助自己,一夜成名。
第十四节剧本的筹备
“这个想法确实很好呢,我得承认,尼克,我低估你了。”鲍勃仔细想了一下之后,也开口说话了,“这样的剧本,如果能够把氛围渲染得足够好,故事拍摄的足够精彩的话,我们也许得到的不是一部电视剧,更有可能是一种全新形式的罪案剧。罪案剧是收视率最高的剧种,如果我们能够拍摄出来划时代的作品——我们肯定会一夜成名,整个好莱坞都会说起我们的名字的。”
在仔细思索了利维的话之后,鲍勃也承认,利维说的确实是个好主意。利维对此,也相当满意:自己的朋友们能够看出来这部电视剧不错,这就说明他们眼光还是有的。创造力差一些不可怕,要是机会放在眼前还不认得那才真可怕。
好在,他们不是傻瓜。苦于能力,他们自己做不出来好电视剧,可看到好创意的时候,他们能够抓得住。
“这一点我很确信,而且,不仅我们会有很大的名声,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我想也会非常惊人的。”利维补充了一句:在拿出来这个构思之前,利维其实不止是想了名誉的问题,还有钱的问题。
其实,如果说剧情类电视剧里面评价最高的,利维不是不知道更好的,他记忆中就有三部——**家族,绝命毒师,还有就是火线。
这三部电视剧都很好,甚至在人们争论哪部电视剧是剧情类的最佳片的时候,考虑的也都是这三部。利维也看过这三部,但是问题是,利维拍摄不了这些东西。
理由说起来也相当的简单:这三部戏都是收费台的东西,而收费台的东西,自然有着其共同点:花费太大。
收费台的东西,做的要远远比免费台更加精细。当然,挑费也更加高。这几部戏都是好电视剧,但是,abc很难乐于给自己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导演花大价钱拍摄电视剧。利维不认为自己的面子大到了可以让电视台给自己大量的拨款做电视剧,还是现实一点好。
而且,就算不说收费,还有个很大的问题。这三部戏因为都是收费台的,所以他们都是成人电视剧。
美国电视剧也是分级的——这一点很多人总是忽略。一般来说,公共频道的电视剧都是tv-g的分级——也就是适合所有人观看的。
而其次,有些节目是tv-pg,也就是儿童需要父母指导才能够观看的电视节目。一些隐含暴力色情信息的,都是这个分级,比如说《生活大爆炸》,因为里面过多的黄段子,他就不是tv-g,而是tv-pg。
而更低级的,则是tv14;14岁以下不适合观看,tv-y7,也就是7岁以下不适合观看,以及给小孩预备的tv-y,适合2-6岁观看。
而hbo的电视剧一般都是属于tv-m的。也就是不适合17岁以下观看。他们是付费电视,面对自己的观众,可以这么玩,但是其他的电视台这么玩,那可不行。公共电视台,玩这样的东西,那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他们接受的,最多也就是tv-pg。
这里面的理由也很简单:公共电视台是靠着收广告费过活的,要是满屏幕充斥着17岁以下不许观看,那么就是自己把自己的观众赶跑了。观众不看了,广告打不响,上哪里赚钱?他们不是收费电视台,不能找看剧的收费,所以做的东西自然得大众化一些。
说白了,电视分级,就是一个简单的警告:告诉观看者,这是什么级别的电视剧。观看者自己不在乎,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实际上,tv-g和tv-pg的差别,也就是没有多大了,罪案剧大部分都是tv-pg,这样的东西,怎么会是小孩自己一个人看的?
但是tv-m的级别,有些东西别说是小孩,就是大人也不一定受得了。过多的重口味的东西,虽然能够让一部分人觉得极为刺激,但是更多的人的看法,却是难以接受的。这个级别的电视剧适合收费频道,谁想看自己交钱去看好了。
拍摄电视剧,拍摄一个tv-g或者是tv-pg的,才能够适应公共频道的要求,这一点,是个共识。利维这是新手上道头一次干活,所以,他也不能玩的太悬了,还是保守一点,拍摄csi这种电视剧就可以了。
罪案剧一直都是电视剧中一个最大的分支,无论是哪个国家都一样。而在电视剧不断推陈出新的进程中,很多新类型的电视剧不断浮现,也一直都促进着创作思路的创新。csi这种类型的电视剧,就是日后人们引进了的一个创意。csi通过引入高科技手段,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很多人都只注意到了这部电视剧的热播,却没有留意过,它热播背后的理由。
任何一个电视剧的热播都不是偶然的,一部作品吸引人,总归是有其原因的。csi通过各个方面的出色吸引住了观众,他有很多的成功之处是非常了不起的。
这部电视剧,解决了很多的传统侦探剧的问题,而且,让这类电视剧拍摄变得更加科学化,有可信度,这才是它热播的最重要的原因。现在自己去提前拍摄它,虽然因为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科技没有出现而无法使用,技术,演员,甚至一些案例还没有发生,没办法直接拿来就用,但是,只要抓住了这部电视剧成功的内核所在,其他的地方,可以去自己演绎。
每个电视剧都是有它的内核的,抓住了,就能够成功。电视剧人人都看,可是,该如何找出来一部电视剧热播的深层次的理由,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记住以后哪部电视剧会热播不算是本事,能够分析为何这些电视剧热播,并且知道该如何拍摄才能够制作出来差不多的东西,这才是利维自傲的事情。
利维知道的,就是那部剧的优秀点,他想要拍摄的,也就是一部类似的电视剧。“现在,我们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部电视剧写出来了。迈克尔,你去联系专业人士。鲍勃,克拉克,你们和我一起构思人物和故事线该如何打造。亚历山大,你去打听一下,如果我们拍摄罪案剧,abc会给我们什么规模的投资,伙计们,我们该开动马力干活了。”
现在剩下的,就是写剧本了。利维不太可能拍摄出来原版的:一来是他记不住原版是什么样的,三部csi相加,将近40季,他又不是超级电脑,40季将近一千集电视剧的剧本,杀了他他也背不下来,更何况,他还是只看过原本的电视剧,连剧本都没有看过,根本没有可能自己把剧本写出来。
而且,这部电视剧的立足点之一,就是其中极为贴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不比其他,不是想怎么抄都可以的,在利维记忆中,他依稀记得,csi前面几季,颅骨复原还需要专家才可以。到了后面几季,就只需要扫面成像了。96年的技术,和2000年的技术有可能差别就很大,要是照抄记忆中的东西,说不定96年还没有发明出来该项技术,那就是把罪案剧拍成了科幻片了。在涉及到了科技问题的剧中,专业问题很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一个搞错了,整部剧都会被毁了。电视剧不同于电影,很多时候都得紧扣时代,甚至有些剧集必须得紧跟播放时间才可以,美剧随拍随拨,万圣节有万圣节的特别篇,圣诞节有圣诞节的,超级碗有超级碗的,而且还有些针对实事的——这些东西抄不得。
而且,就算是他真的能够全都记下来,他也不可能就这么默写出来。他很清楚,一部美剧的剧本创作过程,少数也得有七八个人共同合作才行,一些大规模的,设计层次多的美剧,每集的编剧甚至要达到15-20人次。尤其是这样的专业性强的剧本,一个剧本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一个人坐在屋子里面写出来,那几乎立即就可以知道是抄的了……
人类有天才不假,天才可以创作很多不朽的作品也不假,可天才在家本门造车写出来包含五六门专业知识的剧本……这个是要逆天了。20个人的工作,不可能浓缩成为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这样做傻子都可以看得出来是抄袭的了。
利维倒是不在乎抄袭,也不在乎被别人指责自己抄袭,可是用那么蠢的办法向全世界宣告自己抄袭,利维还是比较介意的——智商低和道德低是两码子事。
就算是没有办法抄,也不代表他就不能够找到这类电视剧成功的原因所在,然后照猫画虎,自己和自己的同伴们自己制作电视剧。
记住一部电视剧,不可能。不过记住了一部电视剧成功的原因,试着拍摄出来,这不是没有可能的。而且,这样做的话自己也可以考察一下,自己的这几个朋友,到底是不是做事的人,顺便也看看,自己的演艺梦,是否能够做得下去。
因此,利维在开始想要制作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好了,这部电视剧的制作,创意可以用,但是内容得自己做。因此,从进门聊天开始,他也在一直观察着自己的伙伴们。他想要知道,利维的这群伙伴是否有着可以作为自己的合作者的能力。
事实证明,这些人至少在眼光和知识面上,都是合格的。自己有这样的合作人,运气很不错。而现在需要的,就是同心协力,制作电视剧了。
看样子,这个团体虽然小,倒是五脏俱全。也许那位小利维先生,没有足够的才华把这样一个团队运用的十分良好,可是,换上了自己,那么事情就是完全不同。才思枯竭这种事情,他是不会遇到的,他的创意,加上这些人的工作,这么名字叫做谜团的公司,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
第十三节一个电视剧本的诞生1
当第二天清晨,利维驱车来到了谜团公司的时候,虽然时间还不到9点,鲍勃就已经坐在公司里面,等待着利维了。
“迈克尔去联系专家了,亚历山大和你的父亲打了个电话,然后就非常高兴的去见你父亲了。他临走告诉我们,让我们先试着把大纲写出来,然后等专业人士来了之后,再考虑写出来五集剧集。”鲍勃和利维说着话,介绍着情况,“另外,建议你和你父亲打个电话,至少通知他一声你没事了也好。”
“亚历山大会替我说的。”利维笑笑,对于亚当,他不知道该怎么接触才好:他和亚当没有什么父子感情,不过对亚当给自己的帮助,他是绝对不会拒绝的。对一个帮助自己的老人,冒充是他儿子骗他……利维觉得还是有些心理负担的。而他自己又不是没有亲生父亲,乱认爹这种事情他也做不来,所以,干脆还是尽量避开亚当算了。
反正亚历山大会替利维尽孝的……也许尽孝这个词不太准确,换做‘跪舔’更能够符合亚历山大见到了大人物之后的态度,不过,总之都是差不多的意思了。
“迈克尔去找人的话,我想那边不用担心了。现在,让我们看看,我们的工作,到底该怎么进行吧。”利维也坐下来,看着鲍勃他们现在已经研究出来的东西。
鲍勃,克拉克,利维,再加上迈克尔可能带回来的专家,这部电视剧,到现在来说,已经至少有四个编剧了。作为一个电视剧的剧本创作团队,这几个人还是少了点——至少,在利维看来,是相当少的。
一个电视剧剧本从开始到成型,是很复杂的事情。如果详细分的话,一个剧本的创作组可以分为创意组,剧情组,台词组,结构组,人物组,细节组,甚至还有专门负责写笑话的段子组和负责研究镜头的镜头组,一部成功的电视剧,是可以划分出来很多的小组的。
这些东西,是不可能一个人完成的。放到了观众眼中,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在制作的时候,是需要注意很多东西的。有些东西,观众可能会觉得很自然,很简单,但是这些简单平和的东西却是有着专职的设计的一些列合理的东西,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利维当初研究美国电视剧,研究的是最为流行的《老友记》,他对这部电视剧也是知之甚详。《老友记》里,瑞秋有个经常用的动作,把手搭在自己的肩上,倾听朋友的谈话——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是却很好的反映了她的性感的一面,用手轻抚锁骨,这个动作用来表现女性的体态美,这就是镜头组的杰作,他们研究的就是如何用镜头来表现人物。而菲比的衣服,一直都是波西米亚风格的,而且,因为人物设定是拒绝穿皮草,所以衣服上的材质和风格上也需要有所选择——这个形象,就是人物组的工作。同样,钱德勒的冷笑话,以及乔伊搞笑的蠢话,这些都是段子组负责的,而菲比的演员怀孕了,如何遮掩,演罗斯第二任妻子的演员怀孕了,所以她出现的时候,都是坐在床上盖着被子掩饰肚子——这些都是创意组的工作。
人们看到的电视剧,是一个整体,因此人们很难注意到太多细节的东西。但是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这些都是要做好了才行的。也许不在乎时尚的人,看起来菲比和瑞秋穿什么衣服都无所谓,但是在乎的人就关注这些。
这些细节,决定了一部作品的成败。想要一个人完成了这些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
利维自己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做到一个人完成一切,所以,他需要别人的帮忙。他自己负责的是提供创意,写出来故事的大体脉络,但是加工的部分,还是得由鲍勃,克拉克等人来帮忙的。
利维虽然穿越之后得到了原有的记忆,但是却不代表他的文学素养一下子就上去了。该如何写出来符合人物身份的台词,如何利用好了地区的方言,引用一些诗歌什么的来丰富人物形象,以及如何通过语言效果制作一些小小的笑料,这些地方,都得鲍勃来完成。这些东西,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利维,都不擅长。
利维虽然前世是个电影从业者,可是却是混国内的,他对欧美文化中的一些典故,习俗没有什么研究,同时也对美国各个地区的方言一窍不通。更别提符合人物身份的话,他也是没准的。电视剧得写的符合人物身份才好,要是从一个白人嘴里冒出来黑人的俚语,一个黑人的台词却是印度人的风格,那就成了情景喜剧了,严重点的,说不定会被人告种族歧视。利维能够构思好 (精彩小说推荐:
)
( 执掌好莱坞 http://www.xshubao22.com/4/4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