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鉴宝师 第 29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

    周夏看他一改先前的傲气,低声下气地说话,也就不和他为难,但也强调说他赶时间,不能耽搁太久。

    陈建又忙笑着说,“马上就好,不会耽搁什么时间的。”

    他回头又数落了平头男楚江天两句,最后平头男也过来,向周夏表示感谢。要让他当面钻桌子的话,这脸面可就丢得太大了。

    周夏也就可以表现得从容自若,云淡风轻。(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惊喜

    第一百一十四章惊喜

    陈建前倨后恭不说,拍了几张照片之后,陈建博士还关心地问周夏,“周师弟,要不要我们兄弟几个,护送你一程,毕竟是这么贵重的东西,价值千万,要有人起歹心的话,也好有个照应。”

    周夏小心把画给收好,然后说道,“这倒不必了,在没有拍卖出去之前,也没几个人知道它的真正价值如何。东海的治安环境我也比较放心,所以,暂时不需要为这个担心。就不麻烦陈师兄你们,我和方雪还有事要,先行一步,告辞了。”

    陈建这会子倒是真心的,要周夏这东西出了点啥问题,回头还不得怪他头上啊!

    不过周夏既然拒绝了,陈建也就不好再舔着脸上去,说了几句客套话之后,就目送他和方雪出门去。

    平头男楚江天等他们出了门,才有功夫问陈建,“我说陈建,你不会真相信,那幅画就是价值千万的秋拍重器吧!”

    陈建简直有些羞于与他为伍的感觉,“我说阿天,你多少带点脑子想想再说话好不好,我都快被你给害死了!这要不是真品,你们打赌的时候,周夏能如此镇定从容?方雪会不出来阻拦?更何况,经过我亲自鉴定,刚刚这幅画,确实是八大山人朱耷早期的作品无误,其珍贵程度,丝毫不比他的其他作品,来得差。也只有八大山人这样的天才,才能在初稿的时候,就能营造出这样感人的气势来。”

    楚江天被劈头盖脸训了一番,最后还是嘀咕着说没看懂。

    “没看懂不要紧,以后不要乱讲就好了。要不是拉下脸皮来跟他说好话,你还得钻桌子,你说,丢人不!”陈建很自然地把功劳揽自己身上,至于画什么的,他干脆不解释这个,这尼玛比对牛弹琴还要苦逼得多。

    平头男连连点头,他也在心中暗自庆幸,当然,他嘴巴是闲不住的,也对陈健说,“陈建,你这情敌特别强大啊!”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陈建都有些后悔,早知道,还是该让他钻桌子好了。

    且不说他们一伙人如何闹腾,周夏和方雪出了酒楼,方雪就对他说,“不好意思,是我连累你了!”

    周夏呵呵笑着说,“你这是说哪里的话,是他们自己硬找上门来的。无非就是看我站你身边,太没特点。不过这样一来,也算是好事一件,打打脸,让他们认识到不可以貌取人,不管是对他们,还的对我们自己,都是一个很好的jǐng示。而且,这样的活动,也算是对我这件拍品,一次不大不小的宣传。”

    方雪知道他在瞎扯,只说,“谢谢啦!”

    周夏回答说,“我这陈建倒还真是个人才,比他那几个狐朋狗友,高明了太多。我本来还指望着,他也说这画是假的呢!可惜他不上当,没办法让他当众出糗,不敢当这谢字呀!”

    联想到他们之前的样子,方雪就不由得轻笑起来,“看不出来,周夏你还真坏呢!”

    周夏乐呵呵地说,“这还真不赖我……”

    两人说笑着,往东海大学而去。这时候消息还没传开出去,周夏还真不担心,他和方雪会被人抢劫。

    方雪轻车熟路,带着周夏轻松穿越地形,直奔朱教授家中去。

    朱秀芳现在的住所,是东海大学的教师公寓。东海大学里面,能到教授级别的,待遇都相当不错。还是电梯房,三房一厅,地方也蛮宽敞的。

    周夏也在心底琢磨着,像这样的一套房子,如果是商品房的话,最起码,也得在两百五十万左右。他现在虽然有点小钱,但要想在东海市买房,那还是差了点,短时间之内,他也不打算买房,有那租来的房子,还可以对付个好几年时间。

    方雪熟门熟路地,敲开了朱秀芳家的门。

    见是方雪,朱秀芳脸上也有了光彩,慈祥地笑着对她讲,“是小雪啊,快进来,还没吃饭吧!”

    方雪连忙说明来意,“朱教授,我们吃过饭啦!我们这次过来,是想请你老人家帮我们鉴定一件东西。这是我本科时候的同学周夏,东西就是他的。”

    周夏也连忙问好说,“朱教授您好,以前您给我们上过课的时候,那时候还不懂事,没能认真听,现在又来向你请教,希望朱教授别见怪!”

    朱秀芳笑着说,“哪里,你能来找我,我就很开心,别站在门外说话了,快进来吧!”

    屋子里又传来朱秀芳老伴的声音,问她是谁来了。

    朱秀芳说是小雪,她老伴也很开心地样子,还没见到人,就说欢迎她。

    周夏寻思着,方雪在他们家,好像很受欢迎的样子。

    进屋之后,周夏随意打量了一下,他们家的装修风格很有特sè,家具不多,但都很古典素雅,墙上挂着几幅字画。虽然不是什么名家作品,但周夏只是扫了一扫,就判断出来,水准很高,极有可能是出自朱秀芳和她丈夫的手笔。像他们这样做鉴定的,一般而言,自身的修炼水平也是相当高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更深入地去理解那些名家大师的作品。

    周夏自己,限于出身原因,条件不好,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但他也在尽量往这方面去努力。

    朱秀芳并没有直接就让周夏把画打开来看。

    方雪也是寻思着,给她们一个惊喜,也就先没提这头,准备和她闲话几句再看情况。

    朱秀芳对方雪自然是熟得不能再熟,也就不多和她说那些客套话,只关心地问起周夏现在的状况,在哪里工作之类的问题。

    周夏也就回答说,“我毕业后去了拍卖公司做鉴定,接触的东西多了,就越发明白,朱教授之前让我们打下的基础,以及教给我们的那些鉴定方法和技巧,在实际应用中,是多么的重要,同时,我也在实践中,学到了不少在学校里面学不到的东西。”

    朱秀芳呵呵笑着说,“周夏你倒是蛮会讲话的呀,记得在学校的时候,你可没现在这样活泼。看来是出去社会之后,成长了太多,这让我们做老师的,感到无比的欣慰。学校里教的那点东西,能给你带来些许的帮助,我就觉得很不错了。”

    周夏就说,“朱教授教给我们的知识用处大着呢!这不,我前不久,就利用这些知识,结合这段时间的工作经验,在古玩市场上,买到一幅画,我自我感觉,觉得还不错的样子。然后就想着,拿过来,麻烦朱教授给帮忙,做个鉴定。”

    朱秀芳道,“现在外面的古玩市场,混乱得很,出手的时候,最好小心谨慎一些才行。这幅画,小雪你也看过了吧!”

    方雪被点名,马上也就回答说,“嗯嗯,周夏给我看过了,我也觉得很有意思,但是还是拿不太准。所以,才建议周夏,带来麻烦朱教授的。”

    朱秀芳闻言呵呵笑道,“哟,还有小雪你也拿不准的东西呀!”

    方雪撒娇道,“人家也不过才刚入行,拿不准的东西多了去,老师可不许笑话人家。”

    旁边周夏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他何曾见过方雪有这样的时候,单凭这个,周夏就觉得,这一趟来得值了。这女人哪!还真是搞不清楚,她们到底有几张面孔,但无疑,没一种姿态,都很能撩起男人心底的火。

    朱秀芳就说,“小雪都拿不准的东西,我也得好好瞧瞧才行,就是这盒子里面的东西吧!”

    周夏点头称,这时候,朱秀芳的老伴也从厨房里过来。

    当下,大家也顾不上看画,方雪也帮着他们做介绍。

    周夏也才知道,朱秀芳的老伴姓方,叫方如建,也是东海大学的教授,不过是文学系的。这个周夏以前倒是不清楚,不过看方雪和他们家关系蛮不错的样子,还肯为朱秀芳借画,周夏就觉得,这方如建,是不是和方雪又那么点关系,都是姓方的嘛!周夏不联想才怪了。

    不过他们没说,周夏也就没有去深究。

    方如建和朱秀芳年龄差不多,都是年过花甲的岁数,头上早都遍布白发。但两人的jīng神气,看着都相当好,算是养生有道的。

    方如建和他们聊了几句,然后朱秀芳就说看画。

    周夏也就恭敬地请她帮忙做下鉴定,他倒是很镇定,旁边的方雪可就有些紧张了,不时拿眼光在他和朱秀芳之间飘来飘去的。

    朱秀芳戴上手套,打开盒子,小心翼翼地拿出里面的画来。

    还没等她展开的时候,方雪就忍不住叫了个暂停,声音一如既往地清冷,但这会,里面却多了几丝柔情,“朱教授,等下千万不要太激动。”

    朱秀芳有些不解,方如建脑子倒是转得快,笑着对她说,“小雪帮你找来的画,肯定不一般啦!不管怎样,保持你的平常心就好。”

    方雪其实是害怕她太过激动,要出点啥问题,那可就不是惊喜,而是惊吓了!

    好在有她这样事先一提醒,虽然惊喜的程度可能会稍微少了那么一点,但绝对不会因此出事故。

    朱秀芳按捺住心情,将这幅画给展了开来。

    画还没完全展开,朱秀芳的眼神就变了,原本还很平静的,这会,忽地就变得激烈,兴奋起来。

    方如建也在密切关注着的,同样的,他的眼神也变得和朱秀芳一样,要知道,这可是他老伴朱秀芳念念叨叨了好几天的东西,没想到,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

    只有方雪有些担心,完全没有了惊喜,只小心翼翼地问,“朱教授,你们没事吧!”

    到底是见过世面,经历丰富的人,朱秀芳和方如建两人,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在两个小辈面前,总不能丢了脸面不是。

    朱秀芳也很心平气和地,将整幅画给完全展开来。

    然后才转身问周夏,“周夏,你说这幅画,是你自己淘来的?”

    周夏点头回答道,“是的!”

    “你是不是将它送上天地拍卖公司的秋季拍卖会了,我看他们在中国古代书画的专场上,首推的重器就是这幅画。”朱秀芳又连忙问道。

    周夏心底寻思着,看看,这见识,到底和平头男有着天壤之别,那家伙是先怀疑周夏进而怀疑这东西是假的。朱秀芳却是一开始就假定了,就是周夏将其送上秋拍上的。

    这不仅是见识的问题,还有信任度上的差别。

    朱秀芳可不认为,她非常信任的方雪,会拿一副仿品来哄她开心。而且周夏,看上去,也是挺老实的模样。他那张大众脸,这时候,再度立功了。

    周夏点头说是的。

    “那你怎么还从拍卖公司拿出来了,肯定是小雪要求你这样做的对不对,麻烦人家!”朱秀芳是个聪明人,马上就想到了关节所在。

    周夏忙回答道,“一点也不麻烦,小雪也是看朱教授你对这幅画很在意,所以,想给朱教授一个惊喜。正巧这幅画,我买来的当天,就让方雪帮着,做了下鉴定的。不过我们那时候还没来得及,鉴定出完整的结果。天地拍卖公司那边得到消息,就让我把画给他们送过去,帮着做鉴定。我本来就是天地拍卖公司做事的,他们几个行家鉴定之后,就给送上秋拍了。现在拿出来,也很容易,我跟柳经理说了一声就行的。”

    听了他的解释,朱秀芳和方如建也才放心下来,表扬了她几句后,但最后还是不忘责备方雪两句,“以后不许做这样的事情了,为了我们,害人家周夏为此担了不小的责任。”

    方雪很乖巧地点头,说下次不会了。

    她心底也明镜似的清楚,两位老人家的心意。

    周夏这时候站出来替方雪说好话,“朱教授你们也别怪小雪啦!她也是一片好意,对我来说,这也不算什么麻烦事情。其实哪!我早就想找机会,回来拜访朱教授你们,顺便欣赏一下你们珍藏的八大山人的作品,可惜一直找不到机会。小雪这次找我,正好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不知道,我有没有那份幸运,能够一睹八大山人其他真品。”

    朱秀芳笑道,“周夏你太客气啦!八大山人的作品,我们的确是收藏了好些。小雪,这又你是泄的秘吧!老方,你等下先带周夏他们去书房,周夏有心学习,我们可得成全他才是,你把所有的,八大山人的作品,都拿出来。让他和小雪都仔细鉴定鉴定,到时候我可得考察一下,他们两人的水平进步了没有。我先仔细鉴赏一下这幅画,你们先别来打扰。”

    周夏忙谢过她,虽然对他来说,这也是一个相当大难度的考验。但周夏觉得,这样的考验来得越多越好。

    无辜中枪的方雪也乐得跟周夏一块去,她也是知道的,朱秀芳夫妇俩人收藏的八大山人作品,不可能全部是真品,要不然,那价值得多高才行啊。

    当然,能够入了朱秀芳教授法眼的仿品,也都不是什么泛泛之物,得打起jīng神来想,以高考以及考研的jīng神,全身心投入去应对才行。

    方如建笑着说好,他自然最清楚老伴朱秀芳的心思,对于考验学生这样的事情,他也经常在干。

    这倒不是说他们心眼不好,存心让学生们难堪。

    绝对没那意思,这样的考验,一则是检验学生的真实水平究竟如何。二来,通过这样的检验,也能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学到更多的东西。

    相信以周夏和方雪的聪明程度,不难理解他们的苦心。

    当下,方如建也就带着周夏和方雪两人去书房,把大厅留给朱秀芳自己。

    方如建和她曾经就这幅画交换过意见,除了它的真假外,他们甚至还讨论过,要不要,又该从哪里筹钱,去秋拍上,竞拍下这幅画来。

    当然,前提是,在看过实物后,确定这幅画如宣传里,所极力渲染的那样。是1644年,大明王朝灭亡的时候,悲情愤懑的八大山人朱耷的亲笔所做。

    对天地拍卖公司,他们两人其实是并不怎么信任的。

    拍卖公司嘛!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盈利,这宣传,也是怎么夸张,怎么煽情怎么来。有没有事实根据,是否脱离现实,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甚至,有的拍卖公司,连吕四娘,这样的虚构人物,都能拿来做宣传。

    要他们这样的老行家,相信拍卖公司的节cāo,那还真是难了点。

    把几个人打发走之后,朱秀芳心中的惊喜之情还是有的。她也很感动,方雪这孩子虽然面冷,但心热,能有这番心思,她已经很开心了。

    但这时候,她必须收拾好心情,给这幅画做鉴定来。

    这也是她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时刻。

    要是真如拍卖公司所宣传的那样,这幅画作于公元1644年,属于八大山人朱耷的早期作品,那他们的估价千万,就还算是保守的。要知道,八大山人早期作品,也就是三四十岁之前的作品,流传都极少,传世也不过那么三四幅。这幅画,又尤其号称他青少年时候的作品,那就更为珍惜难得,对于研究八大山人朱耷的心路历程,艺术风格转变等等,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价值。(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五章墨荷

    方如建带着周夏和方雪两人去了书房,在这里,收藏着很多八大山人的作品。

    看方如建把他们珍藏的作品拿出来,方雪也对周夏说,“说来我还是沾你的光,才能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八大山人作品呢!朱教授他们真是偏心。”

    周夏只笑笑,方如建在旁边笑道,“都给小雪你看完就不登门了。”

    “哪有,我今天不就来了吗?”方雪嘀咕道。

    说话的功夫,方如建就将他们所收藏的,署名为八大山人的作品,全部拿了出来。

    周夏一直有仔细关注他,特意留心数了数,一共竟然有十幅作品。

    以现在八大山人作品的价格,如果这几幅作品都是真品的话,那这价值,直接就破亿。

    但是,刚刚朱秀芳也说了,这些作品,是对他们的一个考验,这其中,自然就有真品和仿品了。

    当下,周夏和方雪也不多说,直接看画。

    周夏这时候,抱着更多的,还是欣赏的态度。

    即便朱秀芳也有考验他真实水平的意思。

    至于方雪,她以前来这里的时候,就有鉴赏过,现在只需要鉴定出没见过的几幅就行,这工作量,可要比周夏轻松得多。

    这个时候,方雪自然也不会帮他作弊,周夏也根本没提这茬,他有考古鉴定系统在手,任你仿得再怎么像,也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当然,这些,方雪他们是不知道的。

    方如建看周夏倒是很轻松,没什么压力,甚至还信心满满的样子。也就在心底琢磨着,周夏买来这《杜鹃啼血图》,可能还真是八大山人真品。只是,他这会没功夫出去看,从天地拍卖公司放出风声来,朱秀芳就对此渴望不已。事实上。她对任何八大山人的作品,都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致,如果有可能的话,她巴不得将所有的八大山人作品,都收藏起来。

    方如建对自己家里收藏的这十件八大山人的作品。也是相当有信心的。

    他虽然不是专业科班出身。但跟着主修书画书法作品鉴定的朱秀芳这么多年,别的不说,光耳濡目染,这身鉴定的本领。超乎常人的眼力,就练了出来。

    按照一般套路而言,比起周夏这样初出茅庐小伙子,那是强了太多。

    方如建自然知道,想要最jīng准地鉴定出这几幅作品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不是专业从事书画鉴定的周夏来说。

    在闲聊中,他也得知,周夏的主攻方向是瓷器玉器杂项,中国书画书法作品,说入门还真有些勉强。

    方如建也就很好奇,以周夏这样半吊子的水准,怎么就能捡到那么的漏,买到八大山人朱耷最早期的作品。

    除了说他运气好好之外!似乎找不到更为合理的解释。

    方如建本着帮朱秀芳考察弟子的态度。认真观察起周夏的鉴定情况来。

    周夏最先鉴定的一幅画,就让方如建在心底乐得不行。方如建是最清楚的,这幅画的鉴定难度,还真是不一般的难。

    但是,方如建也惊讶发现。周夏这人进入状态特别快,拿到画之后,马上就开始做起了鉴定。而他的方法也比较特别一点,大概和他鉴定瓷器玉器差不多。先从纸墨的年代下功夫。

    方如建不由得点头,在心底暗自称好。他得承认。这是个笨办法,但对周夏这样不是专jīng于书画方面,但又有相当鉴定基础的人来说,这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最起码,周夏这鉴定的态度相当端正,比那些稍微有点成绩,就狂妄自大的年轻人,让人看得顺眼得多。

    再有,周夏一套装备准备得也相当周全,从他拿着高倍放大镜,不仅仔细观察那些有墨迹的地方,甚至,连留白的地方,他都没放过。

    方如建看得出来,周夏这是想鉴定,是不是印刷复制品。

    印刷复制品,方如建朱秀芳他们一般不会收藏,有降低他们收藏品味的嫌疑。但方如建并不生气,反而有些欣慰,周夏能用这样端正的态度来对待鉴定的作品,说明他的确是用心在做鉴定。

    至于方雪,方如建太熟悉了,她也是按照老套路,按部就班地进行鉴定,他也就没怎么去关注她。

    方如建非常想要看到最后的鉴定结果,也就是这幅《墨荷图》,究竟会被周夏鉴定真品还是仿品。

    这幅作品,此前就曾难倒过方雪,不知道,周夏的表现会是怎样的,方如建拭目以待。

    周夏初见这幅画,就觉得有些眼熟的感觉,似乎在哪里见过的样子。

    但是,他并没有多想,他感觉,还是用事实来说话比较好。

    在给这幅画做纸墨年代鉴定的时候,细心的周夏就发现了一些端倪。

    这《墨荷图》幅画,并不是原装原裱的。

    但是,也不是新近几年裱的,根据纸张的痕迹,和装裱的手法,周夏判断,这幅画最后的装裱时间,应该是在清末民初的时候。

    八大山人这样的作品,一旦重新装裱过的话,这里面,可就大有文章可做。

    周夏也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原画的纸墨本身,还是到代的。

    这也就是说,这幅画,极有可能是八大山人的真迹。

    只是,周夏又仔细观察,发现,这幅画的荷叶几处,似乎有添抹的痕迹,因为这些墨的sè调,和其他大部分的墨相比,有着极其细微的差别。

    为了做出最为准确的鉴定,周夏又特意,从多角度,不同的光线情况下,做了最为细致的观察。发现,果真如他所预料的那样,这幅画,又后人添加的痕迹。

    这是怎么回事?

    周夏顿时觉得有些迷惑。

    谁干的这事!

    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嘛!

    周夏搞不太懂。

    为什么,会有人在这上面做手脚呢!

    周夏脑子急速思考,他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倒是误打误撞,让他回忆起,这幅画为什么会觉得眼熟的原因所在。

    这也得托考古鉴定系统带给他的隐藏福利,记忆力大幅提升带来的好处,让他想起,他是在网上见过这八大山人的作品的。

    但是,这幅画的原作,是珍藏于八大山人纪念馆中的。

    只是,周夏没有去过八大山人纪念馆,没有亲眼见过那幅画。

    他只好回忆起在网上看过的照片的大致细节。

    和眼前这幅画,倒是大同小异,也都有八大山人朱耷作品的那种简朴豪放,孤傲雄奇。

    周夏随即又自嘲道,既然是仿品的话,那这些细节,自然做得也会很到位,看起来一模一样也不稀奇。

    虽然没有见到过八大山人纪念馆的真品,但对周夏的鉴定工作来说,并不构成特别大的影响。对他来说,纪念馆的藏品,也不见得都是真的。专家也有走眼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用高仿品来替代。

    周夏又从其他方面下功夫,找破绽。

    虽然这幅画又后人添加的痕迹,但也不能因此就否认,说这幅画就是仿品。

    书画作品作假,手法可谓是相当丰富多彩。

    有些时候,造假高手就是在残画上做文章。或者,干脆就是把一幅画分成两半,再补全其他部分。这样子一半真一半假的作品,流传下来的,还真不少见。你要说他是假的吧,又有真东西在里面,要说是真东西吧,又有假的在。

    造假者是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一幅画当成两幅来卖。但对于书画作品本身来说,就是相当巨大的损害了。

    周夏也在考虑着这样的可能xìng,这幅画,是不是一半真,一半假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周夏仔仔细细地观察过了,也并没有见到,这幅画有被分成两半的痕迹。

    造假高手再怎么高明,总归是会露出一些痕迹来的。

    而且,以周夏并不算特别有天赋的艺术细胞来做鉴定,这幅画,和八大山人朱耷的风格,完全吻合。

    可他还是面临先前那个问题,这和八大山人纪念馆里两幅一模一样的画,究竟谁是真,谁是假?

    或者,两幅都是假的。

    或者,还有另外的可能,两幅画,都是真的。

    周夏在心底琢磨着这样的可能xìng。

    其实也是存在的。

    周夏考虑的是,以方如建和朱秀芳的鉴定水平,以及眼光,寻常的仿品,肯定是入不得他们眼睛的。

    周夏也就在考虑,他是不是在什么地方有所疏漏。

    这时候,周夏还不太想通过系统来做鉴定,他隐约觉得,他有突破的可能xìng。但是,有好像没能抓住。

    低头苦思,不得其果。

    周夏就打算暂时先放上一放,反正这里有十幅画,说不定,就能灵光一闪,让他找出些端倪来。

    于是,周夏干脆就抬起头来,先瞧瞧方雪那边的鉴定情况如何。

    他发现,方雪的脸sè也很凝重,似乎她所鉴定的作品,难度也颇为不小。虽然说,一幅作品,是真是假,都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但做书画鉴定,是门极其严谨慎重的学问,不能当成儿戏来对待。

    方如建看周夏愁眉不展的样子,心底还是寻思着,这对他这个初入门的人来说,是不是难度太高了点。

    他刚这样想,然后,就看见周夏脸上,展露出了极其灿烂的笑容来,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第一百一十六章两幅真品

    第一百一十六章两幅真品

    周夏确实想到些东西。

    他也是看方雪鉴定的那幅画,并没有装裱,显得比较薄。尤其和他正在鉴定这幅经过装裱的画,对比起来,两者厚薄不一样。

    对呀!

    这就是刚刚被他差点忽略的地方。

    用来作画的画纸,厚薄不一样。

    周夏再低头,仔细观察,发现确实如此。

    这幅《墨荷图》所用的宣纸,比其他的画,要显得单薄许多。

    这样的情况下,周夏自然而然就联想到古玩收藏行内过去常用的手法。

    将一幅画,变成两幅画。

    这并不难理解。

    如果当初画家作画的时候,用的两三层的夹宣,那就完全有可能。

    一般,大家形容一位大师级画家水平高,或者是书法家书法好,大家都爱讲笔力直透纸背。

    用的是夹宣的话,绘画技术高的大师,比如八大山人这样的。夹宣的两三层宣纸,都能被沁透。周夏他们后来做鉴定时候,一般,也都会仔细观察,笔墨的沁入纸张的程度,如果是年代久远的,一般都会渗入纸张中。而新近作画的,大都不会渗入得那么深。

    这样的,画在夹宣上的书画书法作品。

    碰上技艺高超,分揭水平高的高手,完全能够将其分揭为两幅。

    民国时期,这样的高手就很多。

    再联想到这幅画的装裱时间,周夏心中已经有了明悟。

    这幅画,应该是真的。

    八大山人纪念馆的那幅,也应该是真的。

    两幅画,都是出自同一幅夹宣画,被人分揭成两幅,以此牟利。

    周夏眼前看到的这幅画,应该是里层,而八大山人纪念馆的那幅画,则应该是面层。

    因为里层即便笔力再怎么高超,由于纸质透度的原因,分揭开来,肯定和表面的那层,有一定的差异。

    笔墨未能浸透的地方,颜sè肯定会淡些。这也是周夏之前所注意观察到的地方,这幅画的墨,有些许地方,是后面添加上去的。

    一般情况而言,这些地方,分揭的高手都是不会去画蛇添足,但如果影响到整幅画的效果时,他们还是会做些手脚的。

    由此,这幅画的鉴定,周夏也算是完成。

    他认定,这幅画的确是真品。

    最后,他也清楚考古鉴定系统来,做最后的结论。

    这时候,他也很好奇,对这样一幅画,系统会作何判断。

    “该作品创作于公元1700年。”

    系统给出这样的鉴定结果,并没有出乎周夏的预料。

    这说明,系统还是认定,这幅画的最初创作时间,虽然后面有分揭修补之类的事情,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价值。

    只是这样子一分为二的技术,还真是神奇得很。

    周夏就在琢磨着,这不是等于平白多出一幅真品来。当然,这样的事情,也对原画有要求,那就是,必须是在两层或者三层的夹宣上作画的,技术再高一点,一幅真品,别说变成两幅真品,即便变成三幅真品也是有可能的。

    周夏自己是没那本领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做鉴赏。

    一幅画,如果能保持原始状态自然是最好,可眼下,既然已经被分开来,周夏也要承认它的价值所在。

    朱秀芳和方如建他们都是书画鉴定的高手,对这其中的来由,所蕴含价值之类的,想必也都清楚明白得很。

    鉴定完这幅画之后,周夏便将这幅画先收起来,书房的地方有限,不可能一幅幅画都摊开来。

    方如建看他有了鉴定结果,当下也就好奇地问,“周夏,你怎么看这幅画啊!”

    周夏并没有回答他,而是先看了方雪那边两眼,他也发现,方雪的鉴定速度也不慢,她手头那幅画,也宣告鉴定完毕。

    方如建在笑着说,“你说小雪啊,她之前就见过这幅画,想必,她也很想知道,你做出的鉴定结果是怎样的。小雪,你说是不是啊?”

    方雪微微笑着回应说,“可不是嘛!当初我就在这幅画我就没看得太真切。周夏你眼力不错,肯定不会像我一样。”

    周夏笑着说,“小雪你太高看我了,我对书画鉴定并不擅长,更多时候,都是凭感觉在瞎蒙。如果有什么说得不对的地方,你们不要见笑才好。”

    方雪笑着说不会的,方如建也很期待,周夏的鉴定到底是怎样的。

    周夏也就直言道,“这幅《墨荷图》,我觉得是八大山人的真品无疑。”

    方雪就问他,“周夏你这么肯定呀!据我所知,在八大山人纪念馆,也有同样的一幅《墨荷图》。”

    周夏显得很有自信,微笑着回答说,“我也有所耳闻,但没能亲自去八大山人纪念馆一探究竟,对那幅画的真假,也无从知晓。我只说眼前这幅画,我仔仔细细看过了,尽管有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但的的确确,是八大山人朱耷的真迹无疑。”

    看他说得这么肯定,存心替忙不过来的老伴朱秀芳考察他的方如建就插嘴说,“八大山人纪念馆的那幅《墨荷图》,我和秀芳,还有小雪她们都亲自去看过的,大家一致认定,那幅画确实是真品无误。眼前这幅……”

    尽管方如建没有说完,但他的意思也很明显,是要询问周夏,是不是还要坚持他的意见不动摇。

    周夏心中有答案,自然不会被他给误导,很快就回答说,“我还是认定,这幅画是真品。”

    方如建笑道,“那就有意思了,照你这样的说法,这两幅画都是真品啦!”

    “是的!”周夏点头,“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那幅画我虽然没看过,但方教授你们既然见过,并保证是真品,我也相信。”

    方雪凑热闹说,“那怎么可能有两幅真品呀!”

    周夏笑道,“想必你们都该清楚的,这幅《墨荷图》的原作,是画在夹宣上的。大概在民国的时候,这幅画被高手分揭开来,一幅画变成两幅画,还都是真品。这幅画的装裱,也应该是那时候装裱的,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为了掩饰一下被分揭开来的事实。毕竟,这幅画是分揭开来的,我判断是里层,笔墨不像面层那样清晰,还有补墨的地方。而且,这样的画,分揭开来,纸质就稍微要单薄些,重新装裱之后,能更好地瞒天过海,谋取更多的利益。”

    方如建听完后,顿时鼓掌,乐呵呵地笑了起来,“周夏的眼力果然不错,我本来还想误导你一下的。先前我还觉得,你买来那幅《杜鹃啼血图》,纯属运气好,现在我改变看法了。秀芳能有你和小雪这样的学生,是她的幸事。”

    周夏忙回答说,“方教授太过奖了,我当时买那幅《杜鹃啼血图》,确实是在撞运气。朱教授那边还没鉴定出结果来,我自己也不敢完全肯定,就一定是八大山人的真迹。”

    方如建笑道,“依我看,肯定是八。九不离十了!你们天地拍卖公司的一群老行家可不是吃素长大的,能让他们这么大张旗鼓做宣传的重器,肯定不是泛泛之物。”

    方雪这时候则问周夏,“周夏,你真没去过八大山人纪念馆吗?”

    “是的,好像是在江西南昌呢!”周夏回答道。

    “当初我就是因为去看过真品,所以才把这幅给鉴定错了。”方雪这时候到是很坦然,“你说的那几处地方,我也只当成是作伪的证据,倒是没往夹宣分揭这上面想。后面,还被朱教授好好数落了一阵呢!”

    周夏就开了个玩笑,“看来见识得少,并不完全就是坏事呀!”

    方雪微微笑,提醒他说,“接下来的几幅画中,有些真品就保存在八大山人博物馆里面。”

    她说话的时候,周夏观察了一下她的表情,心中则在琢磨着,方雪这算是使坏?还是好意提醒。

    可惜,他从方雪的表情中,看不出太多的所以然来。要知道,她素来是以冷面著称的。

    周夏再转眼看现在的主考官方如建,他似乎并不介意方雪这样的提醒。

    在他看来,这样的提醒,对周夏来说,才是公平的。没有见过真迹,怎么能知道假的。周夏本身也不是书画鉴定专业的,没有足够的信息积累,如果能做出准确的鉴定结果。

    当然,方雪要是存心给他添乱的的话,方如建也不会多管,反而乐见其成。

    但刚刚从周夏的态度就看得出来,周夏这人意志比较坚定,不太容易受人影响。刚刚,他们都说了八大山人纪念馆的地方有真品,周夏还是坚持己见,由此可见一斑。

    “那我就继续了!”周夏的任务比较紧,一共十幅画,他这才刚起了个头。

    方雪和方如建都说好,方雪倒是轻松得很,这几幅画中,也就只有两幅画她之前没有鉴赏过。

    当然,这个时候,方如建是不会提前公布结果的,免得影响周夏的判断。

    周夏埋头做鉴定的时候,方雪可以轻松上阵,将最后一幅画仔细鉴定,还能细心琢磨琢磨。

    周夏现在面前的是,也是落款为八大山人的一幅画,《孤松图》。

    这幅画就比较有名了,周夏能记得这幅画,也是因为,一家拍卖行,曾经拍过这样一幅画。而且,和这幅画一模一样的真品,还在八大山人纪念馆里。

    当初为这事情,业内还闹得沸沸扬扬的,周夏在查找八大山人作品相关记录的时候,就有看到相关报道,尽管是几年前的事情。

    但个中真假,谁也说不清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见到实物的。光以图片论真假,放嘴炮,其实没多少意义的,也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又是八大山人纪念馆!”周夏只是感叹。

    周夏在心底暗自嘀咕着,为什么又说又呢!

    于此同时,他也心中在琢磨着,朱秀芳家收藏的这幅画,是不是就是拍卖会上那幅。

    如果真是拍卖会上拍卖的那幅画的话,以朱秀芳和方如建的眼力,不可能看不出来真假。他们拍下来的话,也肯定是有原因的。

    如果不是的话,那这幅画又当作何解。

    这样纷杂的念头,在周夏脑海只待了片刻功夫,就像是条件反shè一样,不由得他不去思索。但很快,周夏就把这些乱糟糟的想法给逐出脑海去,因为,这些东西都是虚的。

    这幅画究竟如何,还是得让它自己说话。

    周夏所要做的,只是将这幅画给鉴定出真伪来就行。

    他还是先从纸墨上下功夫。

    这一来,周夏很快就发现了一些端倪,证明这幅画,极有可能是仿品。

    相比起之前的那幅八大山人真迹的《墨荷图》,这幅画的纸墨,并没有到明末清初的时候。用的虽然也是老宣纸,但和清初的纸墨,还是有相当差距的。

    仅此一点,周夏其实就可以判定,这幅画属于仿品了。

    但毫无疑问的是,仿作这幅画的高手,肯定是看过原画的,说不定还亲自收藏过,而且浸yin的时间很长,要不然,根本没办法临摹得如此完美。

    周夏看这幅画上面,各种印章款识都和八大山人相符,甚至,连上面吴昌硕的题跋,也都俱全,而且十分神似。

    作这幅画的人,肯定是高手!周夏敢肯定。

    当然啦!说是神似,其实还是有些差距的。

    周夏仔细鉴定过,也看出些不一样地方来。

    这样的《孤松图》,是八大山人六十岁以后的作品,这时候,八大山人的风格已经成形,而且趋于稳定。

    但这幅画的松树,和同一时期的松树,表现得并不一致。感觉树干有些枯,叶子也有些弱。细节方面,周夏也注意到,这幅画上的松树,用笔不是特别流畅,还有来回改墨的情况。倘若是八大山人的真迹,是不该出现这样的问题。

    至于整幅画看上有些漂浮的,这个就属于周夏的主观了。

    鉴于此前一副画的情况,周夏也仔细观察过这幅画,确认不会像之前的那幅《墨荷图》一样,属于夹宣分揭出来的作品。

    至此,这幅画,周夏就基本可以断定,这幅画属于高仿品了。尽管有些仿得不到位的地方,但就整体水平而言,还是相当高的。要能临摹得和八大山人朱耷一样的水平,那就可以自创一派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七章造假大王

    这样的一幅画,是仿品。

    当是仿品,并不等于赝品。很多仿品,也是有相当价值的。

    只是这幅画,它的真正价值何在?为什么朱秀芳他们会收藏它?

    在没 (精彩小说推荐:

    ) ( 都市鉴宝师 http://www.xshubao22.com/4/467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