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权力 第 88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陪同陆铮等人游玩的是一位姓刘的副司令,果邦民族同盟军编制很乱,所以他的具体职务陆铮也不大清楚,只是听人喊他刘司令、刘司令,便也跟着姑妄称之。

    买了些土特产,随后在刘司令陪同下,陆铮、杜小虎和香川淳子来到了果邦方面给他们安排的住处,距离南街城郊十几公里的一处有十几座掸族小屋组成的度假村似的建筑群。这里,应该算是邓三昆的别院了,他偶尔便会来这里住上几日,泡泡温泉,还有享受掸族特有的泥沙浴。

    方向东并没有跟陆铮在一起,他同自治政府官员去谈边贸的事情了,自然,邓三昆也派了人为他牵线搭桥,想来方向东也会有如鱼得水之感。

    下午在南街老寺,陆铮请了些平安符,本来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经历的事情越多,陆铮越发觉得,心存敬畏是好事,若人人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价值观,那这个社会,仅仅靠法律维系,酿成的苦果会慢慢展现。

    至于平安符,实则是但求心安,帮人求平安符,只是一片心意。

    第十五章阳光之下的黑暗

    绿油油的热带阔叶植物掩映着这一排小木屋,小溪潺潺流过,更有木屋建造在枝叶繁茂需几人合抱的古树树杈上,委实便好似来到童话世界一般。

    刘副司令送陆铮等人来到这片度假屋后,便告辞而去,接手款待共和国来客的是一位美貌少妇干部,唤作羽柯,掸族人,由她接手,想来是因为女干部在休息地照应更方便些。

    陆铮知道,掸族人的名字地域不同,起名习惯也不同,有的地域掸族平民便没有姓氏,有的地域多年受汉化影响,名字便和汉人类同,至于在果邦的掸族,深受汉人影响,又是曾经跟着缅共闹革命的干部,想来名字可能是后来自己改的。

    听刘副司令介绍羽柯为果邦自治同盟军特科负责人,陆铮立时肃然起敬,同盟军特科应该是随缅共特科建制而来,刚刚同政府签订和平协议是以尚未来得及改编,特工科,一般来说,自然是在敌占区活动暗杀敌人首要人物和己方叛徒的精锐武装,这位羽柯同志,看面相就是普通的美貌少数民族女干部,其实可不是个简单人物。

    刘副司令临别时更在陆铮身边低声说,莫看羽柯同志刚刚二十五岁,实则已经参军十年,她刚刚参军时便是加入的特科前身红卫队,小小年纪,勇敢刚烈,嫁给了当时果邦武装的二号负责人张司令,在后来一次政府军围剿中,张司令牺牲,所以羽柯队长在果邦军中地位一直很特殊。

    十年的老革命?陆铮不由得又打量了羽柯一眼,可不是,短短的齐眉刘海,类似民国时代的女学生短发,眉目秀丽,掩着玲珑身段的灰布干部服,白袜黑布鞋,朴素中又有一种说不上的味道,或许,是追求理想追求真理之美吧。

    刘副司令走后,羽柯引领着陆铮三人在这片小木屋中游览,给陆铮三人介绍这里的环境和温泉屋、泥沙浴的所在。

    羽柯的声音略有些沙,但却别样的动听。

    当沿着芭蕉绿叶遮掩的小路来到那座童话般的树上小屋下时,陆铮笑道:“今天一定要在树上过一夜。”随即,眼角瞥到香川淳子也好奇又羡慕的看着树屋,陆铮便说:“算了,淳子,今晚你在树上睡。”

    香川淳子忙摇头,说:“不,不,还是哥哥睡吧。”

    羽柯在旁说道:“木屋看起来小,但里面很宽敞的,有三个卧室,你们三个都在上面睡也没问题。”

    不知道怎么的,陆铮听这位羽柯同志的语气,有些冰冷,从刚见面时就这般,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次见面就对自己有意见,也许她本人就这个性格?也许是自己想多了。

    杜小虎摇头说:“我睡不惯,怕掉下来。”指着附近一个木屋说:“今晚我就睡这儿了。”自然是因为睡在这个小屋,夜里可以警戒树屋周边,虽然看起来,也没什么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在羽柯陪同下,陆铮等人在餐厅用了晚饭,陆铮说起,自己去泡会温泉,虽然羽柯早介绍了树屋里也引入了温泉泉水,可以在木桶里泡,但陆铮觉得,还是在温泉屋里泡的舒服。

    羽柯淡淡的说好,但陆铮分明觉得,她看自己的眼神里,有些说不出的意味,好像,是一种厌恶的目光。

    坐在温泉屋的泉水池中,热气腾腾,整个木屋都被白汽笼罩,陆铮就琢磨这位羽柯同志,怎么就对自己有意见?自己也没做什么失礼的事情,掸族的风俗习惯自己也略知一二,自己并没有犯忌,何况她常年和汉人和缅共一起生活和战斗,应该不会在民族习俗上太在意吧?

    正琢磨之间,木屋外,响起了细碎的脚步声,接着,根本没有门闩的木门被人推开,好像有人走了进来。

    陆铮正靠在池边,头靠在软木上。白毛巾蒙着眼睛闭目养神,听到脚步声也没起身,问了声:“虎子?”

    陆铮知道,虎子在温泉屋外给自己站岗呢。

    没人应声,接着便传来哗啦一声,有人下水,陆铮一怔,便掀起白毛巾抬头,立时呆住,却见雾气腾腾中,一对貌美如花的少女正向自己靠近,隐隐约约看得到她俩不着一缕,露出雪白的小胴体,这两个美少女眉目酷似,甚至分不出彼此,应该是一对儿双胞胎,看年纪,也就十三四岁,甚或,十二三岁。

    陆铮吃惊之时,两个美少女已经到了他身边,向他身上依偎过来,陆铮这才醒悟,匆忙从水池中跳出,顺手抓起浴巾裹在腰间,可也想得到,惊鸿一瞥,只怕自己已经在这两个小美女前走了光。

    又气又窘,陆铮脸也沉了下来,说:“做什么?!”转身就想往外走。

    谁知道却听一个稚嫩的声音:“先生,不要走。”语调甚是凄惨,好像要哭出来的样子。

    陆铮回头,却见两个小美女都游到了池边,露出怯生生一对儿小脑袋,叫住自己的那个小美女大眼睛浸满泪水,泫然若泣的看着自己,另一个小美女,好像不大会说普通话,用自己听不懂的方言急急问会说普通话的少女,少女回头和她交流了几句,那不会说普通话的小美女就开始抹泪。

    见她们可怜兮兮的模样,陆铮慢慢停下脚步,说道:“没事,我会同邓三昆就是你们邓司令说,你们俩很好,是我不习惯而已。”

    会说普通话的小美女,泪水就淌了出来,抹着眼泪说:“我爸爸会被打死的,他欠了好多赌债。”

    陆铮一呆,在国内宣传中旧社会的那套东西,却在自己眼前活生生上演了。

    陆铮想了想,说:“没事,我和邓三昆说说,你们的父亲会没事的。”

    会说普通话的小美女含泪摇头,说:“欠债还钱,不会没事的,司令官先生的副官说,我们能讨你喜欢的话,他就会帮我爸爸还债,还会分给我们土地,叫我们住上大屋,我妈妈,就不用天天被人打了。”

    陆铮又是一怔,原来她俩的父亲不是欠邓三昆的钱,那就不是自己说说能解决的事情了,毕竟邓三昆不是债主,平白无故帮人还债,就算碍于自己面子不得不做,事后,自也会从这两个小姑娘身上找到利用价值来补偿。

    想了想,陆铮问:“你们多大了?是果邦族么?邓三昆经常这么干?经常找女孩子陪客人?”

    会说普通话的小美女摇摇头,说:“我不知道,我什么也不懂,是司令官先生派人接我们来的,我和妹妹过年就十二了,我们是掸族人。”

    过年才十二?陆铮无奈的摇摇头,边荒战乱之地,遇到这种悲惨遭遇的贫民怕也不仅仅这一份,不过两个小姑娘自然不懂什么,估计也不明白男女之事意味着什么,一直生活在下层社会,更不会有什么平等之类的思想。

    想了想,陆铮说:“那这样吧,我出去后就说很喜欢你们俩,咱们就装作发生事情了。”见两个小美女茫然的样子,心里叹口气,真是不怎么懂呢,说道:“反正我坐一会儿,就当你们俩陪我了,有人问你们咱们做什么的话,你们就说陪的我很高兴就是了。”其实只要自己帮着圆谎,又怎会有人刨根问底的问她俩这些事?

    说着话,陆铮就将池边两条小浴巾扔给了她俩,说:“披上吧,不过别出来。”这两条小浴巾,想来是她俩裹着进来的。

    两个小美女都很听话,在水池里裹了浴巾,就傻傻的看着陆铮。

    陆铮在旁侧竹椅上坐了有二十多分钟的样子,这才起身,说了声:“我出去后你们也换衣服出来吧。”

    陆铮不说话,两个小美女也就一直不吱声,这时都乖巧点头。

    陆铮来到外间,换上自己的衣服,看到旁侧衣架上挂着的小小彩色民族服装和地上两对小小的可爱鞋袜,陆铮心里叹口气,自己也是正常男人,要说这诱惑还蛮大的,在这边荒之地,好像也少了道德的束缚,可以为所欲为一般。

    出了温泉屋,就见虎子迎了上来,挠着头嘿嘿傻笑。

    陆铮无奈的道:“我不是那种人。”不过自己在里面待了好久,这话也没什么说服力。

    “羽柯同志呢?”陆铮说起同志二字时,加了重音,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羽柯对自己隐隐有些敌意了,想来以为现在发生的事情是自己要求的。

    杜小虎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木屋,说:“她在那里边。”

    陆铮点点头,猜也猜到了,她必然会在旁侧监视,所以,自己才在温泉屋里坐到现在。

    从芭蕉叶遮掩的这座木屋应该能很好的观察外面情形,陆铮来到木屋前时,羽柯已经好整以暇的迎出来。

    “她们俩挺好。”陆铮好像很满意的点点头,对羽柯眼底隐藏的不满视而不见,又说:“你跟邓三昆讲,不要叫她俩再陪别人,我以后还会来看她们。”想来这句话传到后,两个小姑娘能过上正常的生活了,也许,还有大屋住。

    至于羽柯,应该以为自己同封建社会那种大腹便便恬不知耻的天朝上邦官员是一丘之貉吧,那也由得她。

    羽柯默默点头,说:“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她们俩的。”从她的表情,应该对两个小姑娘的遭遇很同情。

    陆铮这才想起,她俩的名字自己还不知道,不过都无所谓了。

    也不想再和羽柯同志多说,对她点点头,说:“就这样吧,我回去了。”

    羽柯犹豫了一下,追了两步,说道:“专员先生,你能不能,送她们去内地上学。”

    陆铮倒是知道,果邦上流社会家庭,很多孩子在滇南求学,不过这对小姐妹,还是算了吧,自己家里还不够乱吗?摆摆手道:“没这个必要吧?”

    转身走时,看到了羽柯眼角隐隐的愤怒,想来是她觉得已经这样了,如果自己能带两个小姑娘去内地上学的话,也算一种弥补,谁知道,自己这么不是东西,对两个小姑娘没有一丝怜悯之情,只是在发泄兽欲。

    回到树上木屋,踩着嘎吱嘎吱响的木板,陆铮想想自己这个黑锅背的,不由苦笑。

    穿着粉色和服精致恬静的香川淳子正跪坐在矮桌旁泡茶呢,陆铮走过去,盘腿坐在她对面,这个房间有窗户,可以看到外面郁郁葱葱的森林。

    “淳子,你别回国了,去北斗星就职吧。”陆铮接过香川淳子递来的小茶杯,一饮而尽。

    香川淳子怔了下,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还是点了点头,说:“好的,北斗星收购港务公司的时候,和我谈过,被我拒绝了,那我再去谈谈。”

    陆铮无奈,自己这个妹妹,现在对自己实在有些盲从了,都拒绝过的公司,又去吃回头草,却也不问自己为什么,自己叫她去,她便答应。

    陆铮说:“你不问问我为什么叫你去?”

    香川淳子恬然一笑,说:“你不会害我的,是想我帮你查事情吗?”

    陆铮又饮了香川淳子递来的第二个小杯,想了想说:“北斗星集团,其实是我的公司,我是最大的股东,拥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股份。”

    香川淳子明显有些吃惊,说:“听说北斗星集团总值有几个亿?”

    陆铮笑道:“怎么,我不像个亿万富翁啊?”

    香川淳子摇头,说:“我只是没想到。”说到这儿俏皮一笑,“我没想到,原来我的欧尼桑是大财阀。”

    陆铮也笑,又琢磨着说:“你对财务方面很在行,过去后,先做财务的副总监,熟悉熟悉公司的情况,总之,你记住这个公司是你哥哥的,那也有你的一份,好好帮我盯着。”其实这话多少就是开玩笑了,以香川淳子的职业道德,便是没有这层关系,她自也会兢兢业业的工作。

    香川淳子轻轻点头,很认真的说:“淳子会努力前进的。”

    陆铮笑笑起身,走出去经过香川淳子身边时,按了按她肩膀,以示鼓励。

    回到卧室,窗外,夜幕渐渐降临,陆铮想着今天的遭遇,摇了摇头,果邦这块小小的土地,以后的麻烦,只怕还多着呢。

    第十六章救火

    从果邦刚刚回到澜江的当晚,陆铮便接到地委秘书长夏同仁的电话,要陆铮过去开会。

    连夜召开的地委全委会议,在澜江的地委委员全部被通知参加,便可知道定然出了大事。

    陆铮刚刚来澜江,毕竟消息不灵,进会场时见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人人表情凝重,陆铮便选了靠边的座位,慢慢坐了下来。

    外经贸处处长张白成心神不宁的走进来,脸就好像白纸一般,失魂落魄的坐在了陆铮身后长椅上。

    林牧处岳先奎处长,走在刘孝感书记前面,同样心事重重的样子,旋即,他发现了在他身后走进会议室的刘孝感,便凑过去好像跟刘孝感解释着什么,刘孝感有些不耐烦的挥挥手,走向了自己的座位。

    岳先奎便如斗败的公鸡一般,垂头丧气的在靠窗长椅张白成身侧坐下。

    刘孝感沉着脸,说:“省纪委、省农牧厅的联合调查组明天便会下来,我们各个部门要认真配合省里同志的工作,老顾,调查组的接待你来负责。”刘孝感说着,看向了地委副书记顾顺才。

    顾顺才微微点头。

    刘孝感目光扫视全场,最后,落在了张白成和岳先奎身上。

    “你们两个,有话说吗?”刘孝感口气严厉,会场内气氛陡然紧张起来,张白成和岳先奎噤若寒蝉,都耷拉着脑袋,不说话。

    刘孝感眼神很冷,“好,我看你们也没话说,有什么话,跟省里领导说,你们两个,先停职,等待调查结果。”

    刘孝感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又嘭的放下,令会场内干部的心也跟着一抖。

    “咱们地委也要成立调查组自查,要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老韩,你来办。”

    地区纪检委书记韩会国,说了声好。

    刘孝感长长吐出口气,说道:“散会吧。”说着就起身,离开了会场。

    从头到尾,陆铮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看来,张白成有责任,外经贸处,本来是自己分管,但一来自己来没几天,估计事情和自己也无关;再一个可能在刘孝感心里,自己还是京官吧,只是有地委委员的身份,才叫了自己来旁听。

    向会议室外走,陆铮叫住了顾书记,在地委委员中,除了刘孝感,自己就同顾书记打过一天交道,去果邦前,自己和他一起陪着南州海关侯景明关长调研,算是比较熟悉了。

    “我听得不知头不知尾的,怎么回事?”陆铮递给了老顾一颗烟。

    顾顺才苦笑摇摇头,说:“这不那个肉牛吗?出事了。”

    一边向外走,顾顺才一边跟陆铮讲。

    原来澜江地区向边民推广的肉牛,小牛犊陆续出现病变继而死亡的情况,听说半个月前就出现了征兆,但林牧处一直隐瞒不报,直到前两日有二三十头牛犊陆续死亡,林牧处才不得不向地委和行署汇报了这一情况,但却是避重就轻,虚报数目,不疼不痒的说是边民饲养问题,林牧处会着手解决。

    可是却不想,这件事早被人反映到了省里,省里都决定下调查组了刘孝感才知晓此事,莫怪他大光其火。

    而肉牛项目,是外经贸处引入的绿色肉牛综合项目,从引入品种到收购加工一条龙,都是外经贸处牵线,林牧处审批并提供技术服务,肉牛出了事,张白成和岳先奎这两个一把手便首当其冲。

    陆铮听了不由一阵叹息,果邦方面还希望引入肉牛享受滇边边民待遇呢,幸亏尚未成行,不然事情更麻烦。

    ……

    张白成被停职,暂时主持外经贸处日常工作的是一位姓林的副处长,不过这几日忙着接待省里调查组,这位林处长几乎就没来过陆铮的办公室。

    这天下午,刘孝感的秘书小李打来电话,说是晚上在澜江宾馆设宴接待省里调查组的同志,如果没有要紧的事,刘书记希望你能参加。

    陆铮便答应了下来,想来是刘孝感觉得自己是部委干部,虽然是澜江地委委员,但实则处于一种超然的位置,可以适当帮地方上说说话。

    晚宴在澜江宾馆餐厅一号包厢,澜江方面只有三名干部出席,除了刘孝感和陆铮,还有地委秘书长夏同仁。

    省里下来的调查组到了四五位干部,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孟会泽和省农牧厅畜牧局局长张勇这两位调查组带队干部都在,除了省机关干部,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畜牧专家,在座的干部都喊他彭老。

    刘孝感虽然级别最高,但姿态却放的很低,席上也不谈公事,就是唠嗑,所以,气氛便很融洽。

    最后,说到了果邦,刘孝感就笑着说:“我们陆铮专员刚刚从果邦回来,各位谁想去果邦旅游,可以请他做导游,不过我们这位陆铮同志,可是抓经济的能手,停薪留职,上亿资产的大企业马上聘请他做一把手,现在陆铮同志还兼任昌明集团的副董事长呢,这个位子,是一般人能做的吗?我看,想陆铮同志做导游,这个代价,咱们都付出不了吧?”

    说陆铮担任北斗星集团总裁期间是停薪留职那就是给陆铮脸上贴金了,不过省里这些干部不大清楚怎么回事,再听到昌明集团,立时都肃然起敬,昌明集团现在是中国计算机产业的标志,省里机关办公室用的电脑,几乎全部是昌明集团生产的银河系列。

    陆铮笑着谦逊了几句,又叹口气说道:“说起果邦,一个礼拜前,果邦方面还希望引入咱们的肉牛呢,但谁也没想到,咱们的肉牛品种会出问题。”

    听陆铮突然把话题转到了肉牛事件上,席上本来欢声笑语的融洽气氛突然就有些凝滞,人人脸上都有些不自然。

    毕竟这餐饭刘孝感书记的意思人人都明白,刘书记放低姿态请吃这顿饭,或许饭后也有纪念品拿,无非就是希望调查组能将报告写得客气些,但有人突然挑起这个话题,往下谈的话,这餐饭可就变味了。

    刘孝感脸色也变了变,虽然陆铮年轻,但看履历经历挺丰富的,怎么也没想到,这点历练都没有。

    刘孝感随即笑了声,说:“好了,咱不谈这个。”

    陆铮却是继续道:“其实我倒觉得,虽然这次我们澜江引入肉牛品种失败了,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我翻查了一些资料,这些年来,咱们国家引入了十数个肉牛品种,但由于咱们引进种群的规模不大,加之引进的种牛在遗传基础上并不是国外的顶级种牛,从而导致我们不断地从国外引进种牛,而没有自己的制种、供种体系,也因为种群过小选不出优秀的种牛,所以我们的肉牛培育一直是引入,接着退化,再引入,继续退化的怪圈。”

    “我们澜江选取的肉牛品种,就是杂交培育不良的代表品种了,是从西南一个省份引入的是吧?只能说,咱们国内一些研究所急功近利,我们一些同志呢,因为不懂科学,就盲目信任技术机构,但是基因培育杂交,不是那么简单的,不能一两个搞技术的说,行,这个品种没问题,咱们就引进,其实有没有问题,要经过大量长期的试验,不能跟过去一样,老放卫星。”

    陆铮说着喝了口茶水,又道:“咱们肉牛的培养的思路,是准备通过外来牛种和咱们本地黄牛杂交培育出新品种,咱们的黄牛呢,耐粗饲、抗逆性好、肉质好,但是生产速度慢,产肉少,如果能吸收外来牛种的部分基因改良,前景是很乐观的。但这里,就有个统筹的问题了,往往咱们各地畜牧机构各行其是,没有一个长期的数据采样记录体系,牛群不稳定,选育工作的连续性差。”

    “这也使得一些体型优良、生长发育较快的优秀个体被屠宰,这对于杂交牛优良种质特性的基因资源是一种损失啊。”

    “就说我们澜江引入的这个肉牛品种吧,是失败之作,要记录在案,但我下去看了,虽然水土不服,有大概超过五分之一的肉牛毙命,但却有几头牛长得快,肉也多。我觉得,是不是应该作为个体进行研究,看一看是不是在品种改良上有借鉴之处?”

    陆铮侃侃而谈,刘孝感等人听得都有些云里雾里,好像在听天书一样,大概意思,勉强能听懂。

    畜牧局专家彭老眼睛却是越来越亮,连连点头,“没想到啊,陆专员对牛种培育了解的很深入啊,你说的这些,点出了咱们肉牛培育中的很多问题,说得好,说得好啊。”感慨了一会儿,又道:“你说的那几头长得快又有肉的牛,能不能明天带我下去看看?”

    陆铮笑道:“当然没问题。”

    彭老晃着脑袋,赞叹道:“人才啊,人才,陆专员,你不是畜牧科班出身吧?”

    陆铮笑道:“彭老太抬举我了,我这人就是好看书,以前在乌山抓经济接触过肉牛这个行业,所以,多看了几本书,算是涉猎一二,说白了我这个人,就是样样通样样松,什么都懂一点,但就是个半吊子。”

    彭老就大笑,说:“陆专员你太谦虚了。”显然难得遇到这样一位行政干部,令他大生好感。

    刘孝感终于松了口气,深深看了陆铮一眼,自想不到,陆铮能把老彭这个点打通。

    要说省里下来的调查组,属这位彭老最难弄,旁人怎么也会着眼大局,自己出面,怎么也不会太和澜江地区过不去,但彭老这个人,脾气特别古怪,偏偏又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在国务院挂着号呢,别的干部便都拿他没办法,调查组的调查报告,这位彭老的意见最重要。

    却不想,陆铮出马,很快就和彭老打成了一片。

    刘孝感微微点了点头,陆铮这个人,确实很有自己的一套。

    第十七章九零年代

    春节期间,澜江地委举行了多种形式的团拜会和庆祝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的各种镜头和照片上,陆铮一直出现在刘孝感书记身边。

    这位由部委下来挂职的年轻干部,看起来,俨然获得了刘孝感书记极大的信任。

    澜江地区的绿色肉牛综合项目仍在继续,只不过引入了新的良种——一种由秦川牛培育而来有着稳定表现的肉牛品种。

    边民的损失由刚刚引入同政府签订了协议的肉食品公司负责补偿,据说肉食品公司肯拿出一大笔钱抚慰边民,同样来自陆铮同他们的谈判结果,有知情人士透露,在谈判中,陆铮列举了得到政府支持的绿色肉牛项目在未来可以获得的种种便利和收益,完全主导了整个谈判的进程,令肉食品公司参与谈判的经营者不得不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初三这天,陆铮才抽空回了北京。

    爷爷现在的起居生活改由小姑照顾,父亲则搬离了爷爷的四合院,和老妈一起,住进了一处不怎么起眼的小区,这里住的,多是红十字总会机关党委干部,父亲也婉拒了组织上提出的配备警卫等待遇,跟在父亲和老妈身边的,只有老妈带来的一个女勤务兵。

    不过看望过爷爷,从红墙四合院回到这套三室两厅的房子,陆铮觉得,现在开始,自己的家才更像一个家。

    悠闲的坐在客厅沙发上,和父亲一起看重播的春晚,这种场景在以前,很难想象。

    看着电视荧幕上的小品《相亲》,陆铮心里也颇多感慨,九十年代,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来了。

    一身休闲装的老妈坐在旁边静静的削着苹果,勤务兵一直在厨房,好似在烧水,又好似没在忙什么,想来,她也不想打扰首长一家三口相处的时光。

    “对了,看到你大姑父了吗?听说这几天,他都陪着老爷子。”老妈好似不在意的问了一句。

    陆铮笑了笑,说:“见了一面,也没说什么话,下午他就飞岭南了,挺忙的。”

    老妈点点头,说:“爱国来家里看你爸的时候,提起你来着,说想和你聊聊。”

    陆铮笑道:“和我一个发配边疆的芝麻绿豆官有什么可聊的?”

    老妈也就笑了起来,说:“我说也是,你们爷俩啊,都是厉害人物,谁想不佩服都不行。”

    “嗯,咱家现在你妈妈挑大梁。”父亲端起了茶杯,他便是开玩笑,表情也很严肃。

    不过老爸的话倒是没错,在去年年底的党代会上,老妈被增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同时升任国防科工委主任,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只是老爸意外落马的震撼,完全掩住了她迁升的光芒。

    “你哪天回去?”陆天河侧头问陆铮。

    陆铮道:“初七前都行,明天去外公那儿,完了去广宁一趟,看看翠红姨一家。”

    陆天河微微颔首,说:“我也想和你谈这个问题,我和你妈妈商量过了,今年你妈妈陪你去广宁,看看咱们的大恩人,这些年,我和你妈都没转过弯来,挺对不起你的。”

    陆铮呆了呆,转头看向韩静,老妈也正含笑点头。

    其实一直以来,老爸和老妈对广宁翠红姨一家有情感上的抵触,自己能感觉的到,一来自己在翠红姨家过的并不好,辍学成了文盲,更成了完全没有人情味的刺头,老爸老妈都看在眼里;再一个,老爸老妈又觉得,或许自己和家里那种冷冰冰的隔阂,也是因为翠红姨一家,虽然那家人对自己不好,但可能自己觉得生活了十多年的那个家庭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所以,老爸老妈对翠红姨一家的感情,应该是很复杂的,是以一直说要去乌山看看,但一直没有成行,只是托自己带过一些礼物,这两年,虽然自己和家里关系大为融洽,但又因为种种变故,使得事情也耽搁了下来。

    现在老爸无官一身轻,老妈也不用再如以前一般照顾爷爷生活起居,倒是得闲可以一尝夙愿,弥补下多年来的遗憾。

    而且自己调离乌山,也使得老爸老妈下去,不再有什么政治上的避忌。

    父亲又笑着说:“我就先不去了,将来有的是时间,你妈妈去打前哨好一些,也省了太麻烦人,等咱两家走动熟了,以后接他们来北京过年。”

    陆铮微微点头,说:“行。”

    ……

    下广宁陆铮找了辆黑色桑塔纳,说是省了军牌车太扎眼,韩静便都由得他。

    一路上,都是勤务兵雁子开车,陆铮想替班,她说什么都不用。

    看着田野里皑皑积雪,陆铮在车窗上呵了口气,车窗玻璃上,便起了一层白雾。

    “还像个孩子一样。”韩静含笑看着陆铮。

    陆铮看着窗外,静静的说:“不知道怎么的,回来看到北国万里雪飘,有些激动。”

    韩静轻轻拍了拍他肩膀,说:“我能理解。”好像,也轻轻叹了口气。

    沉默间,桑塔纳慢慢驶入了广宁县城。

    陆铮也有将近一年时间,没有在广宁县城的街区转悠了,以前下来视察有干部陪同,自从离开乌山后的这半年多时间,他更再没来过广宁,广宁的变化只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高楼帷幕,比之澜江要繁华许多。

    按照印象中的街道轮廓,陆铮还是指错了几次路,好半天后,才终于找到了化肥厂家属楼。

    在一栋楼前下了车,韩静打量着四周,说:“环境还不错,广宁是个县城吧?发展的真挺好。”

    陆铮倒是记得翠红姨家就住在这栋楼三号门的1层,谁知道在门外敲了好久,都没人回应,直到把邻居敲了出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对陆铮说:“是找老陆家吧?他们老两口去闺女家过年了,老闺女家。”

    陆铮奇道:“小萍吗?她成家了?”

    老头打量了陆铮一眼,说:“你和老陆家没联系吧?小萍都结婚快半年了。”

    陆铮心里叹口气,那还真是,就算翠红姨和陆小萍想给自己信,都没处找自己去。

    时间,一晃过得可真快,小萍挑三拣四选对象的情形仿佛就在眼前,一转眼,已经成亲了。

    第十八章输赢何妨

    按照邻居给的地址,却是怎么也找不到“长春路”,停车问了几个行人,都说不知道,没办法,陆铮最后便呼了侯建军,想打听一下长春路到底在哪里。

    侯建军回过电话来的时候听到是陆铮,态度立时变得亲热起来,又听陆铮说在广宁呢,侯建军就笑道:“我就在广宁我家老头这儿呢,这样,你现在在哪儿?我找你去给你带路。”

    陆铮笑道:“不用了,我就知道广宁以前有个长春路,现在没了是吧?”

    侯建军说:“你就等我吧,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陆铮见他心热,略一犹豫,便说:“那行,我现在在邮电局前的电话亭。”

    那边侯建军道:“离我家里挺近的,五分钟准到。”说着就挂了电话。

    侯建军说的没错,大概五六分钟后,他便开着一辆黑色轿车飞驰而来,下了车,快步迎上来和陆铮握手,又笑着说:“老领导,咱们找个地方坐坐?”

    陆铮对着自己的车努了努嘴,说:“改天吧,我家老太太在呢,想去我养父养母家里看看。”

    侯建军啊了一声,看了眼桑塔纳贴膜墨色的玻璃车窗,对陆铮的家庭,他是很好奇的,听说,陆铮亲生父母的家庭很好,姐姐是做大生意的,更有传闻说陆铮父母都是北京的官员。

    不过从陆铮在乌山被免职看得出,或许,一些传闻太言过其实了,便算陆铮父母都是京城官员,想来,职务也不会太高。

    胡思乱想着,侯建军笑着说:“那行,你上我的车吧,咱们在前面带路。”这时,却见桑塔纳驾驶位车门推开,跳下一名穿着绿色军便装的清秀少女,快步跑到后排拉开车门,看少女一举一动,带的那股硬朗和训练有素的姿态,一眼便能看得出,应该是一名女兵。

    接着,桑塔纳后座走下来一位穿着绿呢子大衣的女士,就那么一站,那精气神就令人心中一凛,女士对陆铮招手,微笑道:“铮子,你朋友?”

    陆铮笑道:“是,他是乌山市局的,姓候,侯处长。”

    侯建军忙走上几步,笑着说:“阿姨好,从陆书记转业,我就是他手下的兵,您叫我小侯就行了。”

    韩静微笑对他点了点头,说:“铮子多靠你们帮衬了。”

    侯建军忙道:“哪里的话,阿姨太抬举我了。”

    陆铮道:“妈你上车吧,我坐建军的车,在前面带路,叫雁子跟着。”

    眼见韩静坐回了车里,侯建军才觉得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虽然隔着几步远,但和这位女士交流,却令人莫名的感觉到了压力。

    回到车上,侯建军打火发动,便问坐在副驾驶的陆铮:“阿姨是军队的领导吧?”

    陆铮点点头,说:“管科技发展和部队装备。”

    侯建军又问道:“听说你调去滇南了?”

    陆铮笑笑,说:“嗯,澜江,估计你没听说过,还没武乡发达,少数民族挺多的,在那里生活倒是挺安逸。”看了侯建军一眼,说:“你呢?听说不在治安处了?”

    侯建军摩挲着短发,说:“这不市局交警大队刚刚升格为支队么?我刚被调过去干支队长。”

    陆铮笑道:“那得恭喜你了。”委实,虽然行政级别不变,而且应该同样担任市局局党委委员,但新岗位独立性比较强,算是真正自己管了一摊,何况从乌山来说,交警队一直有独立的办公地点,现今升格为支队,多少有种行政自主的意味。

    长春路是新城刚刚开发时的街名,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在一条商业街上,侯建军将车停了下来,指了指旁侧有“小萍超市”招牌的二层门市楼前,说:“就是这里了,这个小超市生意还不错,咱们老广宁人说起这里,还是说长春路,其实重新拆迁后,变了三条街了。这样,老领导串亲戚,我就不下去添乱了。”

    陆铮微微点头,实则侯建军现在还能帮自己跑腿,已经很念旧情,毕竟现在的他在乌山公安系统,已经算是数得着的人物,而从常理推测,自己被发配去穷乡僻壤,境遇定然不怎么好。

    小超市不大,陆铮进来便看到了坐在收款台后的翠红姨,就笑着说:“翠红姨,忙着呢?”

    马翠红正在算账目,听到熟悉的声音抬起头,脸上立时激动起来,“铮子,快,快进来。”她快步迎上来,抓着陆铮的手,显得很是欢喜,说:“昨天我还说呢,不知道今年你还回不回家过年,也不知道你调哪里去了,小萍结婚了,你知道吧?”

    陆铮微笑道:“知道了。”轻轻拍着翠红姨的手,又说:“姨,我给你介绍介绍。”身子让开,露出了身后的韩静。

    不等陆铮说话,韩静就微笑走过来,拉起了马翠红的手:“大姐,我叫韩静,是铮子的亲生母亲,您养育铮子长大成人,可这些年,我都没能来看看您,实在是对不起您啊。”

    马翠红怔住,铮子从哪冒出来的生母?他生母不是去世了么?不是我那苦命的妹妹么?

    看着老妈和翠红姨聚首,想起去世的养母,陆铮心里,突然也有些酸楚,走到一旁,慢慢的点上了一颗烟。

    雁子,则一趟趟的搬运大箱小箱进来,都是韩静和陆铮从北京带来的各种礼品。

    在二楼客厅,马翠红和韩静聊得很投机,虽然听雁子称呼韩静“首长”,但正兴奋的说起铮子小时候事情的马翠红,却也并没有太介意,尽管一看便知道,铮子的生母,不是普通人。

    陆小萍回来时见到陆铮,欢喜的手舞足蹈,她的丈夫马庆宇,还是同以前一样,蔫巴巴跟在陆小萍身后,这个年青人陆铮见过几次,是陆小萍的同事,很老实本分的人。

    陆小萍小两口本来在给领导拜年,接到马翠红的传呼,马上就赶了回来。

    陆铮笑着说:“没赶上你们的婚礼,回头包个大红包给你们。”

    其实现在翠红姨家过的红红火火,二层门市楼,是当初响应县委号召扩建新城,陆国斌这个党员带头领了规划中的任务而建,却不想,现在这片地发展的挺好,虽然不及新城繁华地带,但二层门市,却也能值个十万八万的,小萍在百货大楼上班,便张罗着自家开了个小超市,平时由翠红姨看着,收入还不错。

    听着翠红姨介绍家里的情况,陆铮也很欣慰。

    陆小萍则一直在陆铮身边说话,又见雁子喊韩静首长,便凑在陆铮身边小声问:“阿姨是挺大的官吧?”

    陆铮笑笑,神秘兮兮的说:“你阿姨是将军。”不知道怎么的,陆铮也能感觉的出来,自己越来越享受亲情的感觉,陆小萍,在自己眼里,也好像亲妹妹一般了。

    陆小萍咋舌,好半晌,才喘过口气,喃喃说:“真厉害。”

    ……

    晚饭时间,饭菜都上了桌,陆国斌才姗姗来迟,而且,还带来了一个陆铮意想不到的老熟人,前广宁县委书记裘大和。

    陆国斌已经退休,他又没有呼机,方才陆小萍去他经常遛弯的地方也没找到他,却不想,原来陆国斌在小公园和裘大和下棋来着。

    裘大和是在市人大退休的,半年前,老伴病逝后,他便搬来了广宁,在这座海滨小城养老,是个不错的选择。

    陆国斌经常去小公园下棋,便和裘大和成了棋友,两人聊起来,裘大和才知道陆国斌是陆铮的养父,若不然,怕和他也没什么太多话题讲。

    今天下棋时陆国斌听说裘大和的子女都不在乌山,就初一初二来转了转,现今大过年的,就剩裘大和孤零零一个人和保姆在家,当下便一再邀请裘大和来他家里嘬两口,裘大和推辞不得,也实在因为家里太孤单吧,所以,便也跟了陆国斌过来,却不想,遇到了陆铮。

    经年未见,两人握手时心里自都别有一番滋味。

    陆铮笑着说:“这趟来广宁真是好几个意外,想不到,我小萍妹妹结婚了,想不到,姨和姨夫日子过得这么好,也想不到,会遇到老领导,真是不虚此行啊!”

    裘大和看着陆国斌家里热热闹闹的样子,心里也轻轻叹口气,风光一辈子又如何,?(精彩小说推荐:

    ) ( 红色权力 http://www.xshubao22.com/4/4698/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