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之后,就是看观音像的胎体了。
不要看这个观音像整体的品相很好,看起来完美无缺,实际上在观音的后背以前底部却有少许裂隙,也就是所谓的窑裂。这是由于古代烧制技术不如现代,所以出现一些窑裂是属于正常的情况。王观看见了,也没有大惊小怪,反而透过窑裂观察胎体的质量。
德化白瓷的胎体非常致密,王观拿出高倍放大镜出来打量,发现胎体上有微小的颗粒,也符合时代的工艺特征。
当下,王观满意点头,觉得有**成把握认定东西是真品,就准备抬头发表自己的见解之时,忽然心中一动,悄悄地打开了特殊能力凝神观望起来。
刹那间,一抹明黄色的宝光映入眼帘,更让王观心情舒畅,觉得自己没有看错。可是等他定睛再看的时候,却惊愕的发现这片明黄灿烂的宝光,竟然呈现出不规则的状态。
这一瞬间,王观愣住了,半响之后才恍惚回神,急忙观察打量,把整个观音像研究透彻,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观,你看好了没有,东西到底怎么样?”
与此同时,王观不同寻常的表情,也引起了张老的关注,然而等了两三分钟,看见王观依然在专注研究观音像,他忍不住开口询问起来。
听到张老的声音,王观这才渐渐清醒过来,收了特殊能力之后,看了眼众人,神态有几分迟疑不决。
“王观,你是怎么看的,快给我说说。”张老催促道。
“是啊,放心大胆的说,就算错了也没有关系。”旁边的老人家也纷纷鼓励起来。
“这东西,我看不准。”
王观有些为难,不过还是据实道:“好像有妖气……”rq
书迷楼最快更新,请收藏书迷楼()。
第251章声名鹊起④推论
在古玩行话之中,看不准,看不好,就是东西不对的意思,只不过碍于东西主人在场,所以说得比较委婉而已。
至于妖气这个词,也不是随便能用的,它是泛指后仿品和作伪品,为了做旧而残留下的色、泽、光。这种人为的假象,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所以称为妖气。
所以,听到王观说这德化白瓷观音像有妖气的时候,众人下意识的认为,他想说这东西是仿品,或者赝品。
与此同时,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大掌柜整个人就像是炸了毛似的,跳脚道:“有妖气?哪里有妖气了?我这个绝对是何朝宗的真品。”
“小李,别急啊。”秦老急忙劝说起来。
“秦老,这东西多么珍贵你又不是不清楚,叫我怎么能不急。”大掌柜疾步走到桌前,把观音像拿起来反复打量,然后瞪着王观道:“你说,东西妖在哪里?明明很好呀,我怎么没有发现不对的地方……”
“小李,你先冷静下来,关心则乱,心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田老皱眉道。
“田老,我现在非常冷静。”大掌柜大声说道:“我只不过是在向他请教,想知道这东西到底哪里不对而已。”
“瞎扯,你现在又叫又吼的,是向人请教的态度么。”张老吹胡子瞪眼,然后站了起来走到桌前,伸手示意道:“东西给我,你一边待着去。”
顿时。大掌柜好像蔫了的茄子,垂头丧气的把观音像放了下来。不过,他也没有离开,就站在旁边看着张老鉴赏。
这时,张老拿起观音像仔细的打量,反复观察几分钟,然后眉头一皱。招手道:“老田,你也过来看一看。”
“咦!”
众人一惊,都觉得十分奇怪。要知道以张老的鉴赏能力。应该很容易看出一件东西的真假来,根本没有必要再叫别人了。现在叫人,说明张老不确定自己的判断。所以想找人参谋。
对此,众人自然觉得非常吃惊,所以田老连忙走了过去,小心从张老手中接过观音像,然后极为慎重的端详起来。
一开始,田老眉头皱得厉害,过了片刻就有些放松,可是几分钟之后,马上又皱起来了,眉头几乎拧成了川字。到了最后。田老轻轻摇头,与张老小声探讨两句,就回头叫道:“这东西似乎有些稀奇,大家都上来看看吧。”
实际上,几个老人都有些好奇。甚至心痒难耐,现在听到这话,哪里还坐得住,纷纷起身走来把桌子围得水泄不通。之后,两三人同时观看观音像,旁边的人也没有闲着。看到有空隙就伸手拿出放大镜在观音像身上比划。
一时之间,观音像身上都是放大镜,从头到脚都没有空余的地方。
与此同时,高德全轻声问道:“王观,你到底看出什么来了?”
“不好说,我也不知道对不对。”王观皱眉道,不是他存心要卖关子,主要是这事真的十分蹊跷,没有根据的话,就算说出来也没人相信。
“阿德,也你来看下吧。”
就在高德全想要追问的时候,张老等人也看得差不多了,也把他叫了过去。适时,他只好放过王观,带着一肚子疑问走过去察看观音像。
在高德全研究的时候,张老等人回到了座位,或是若有所思,或是皱眉苦想,或是胸有成竹,反正每个人的表情都不同。
见此情形,大掌柜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好像听取宣判的囚徒,很想知道最终结果,又害怕听到不利的消息。这种提心吊胆的滋味,非常的难受,相当于一种煎熬。
“诸位前辈,我这东西有什么不对吗?”大掌柜问道,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有发觉,他的声音已经发颤了。然而却没有人回应他,期间倒有一两人老人想要说话,发现旁边没人开口,也狐疑的继续保持沉默。
大掌柜心中一颤,有些哀求道:“秦老,就算是死,也要让我知道理由啊。”
“这东西……怎么说呢。”秦老左右看看,皱眉沉吟道:“工艺、造型、胎质、款印都对,符合何朝宗作品的特征。可是……”
“可是什么?”大掌柜惊心问道,最怕的就是这个可是。
“可是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秦老迷惑不解道:“问题是,到底哪里不对,一时半会的我也说不上来。”
“啊!”大掌柜傻眼了,急切道:“秦老,您可是鉴定大师呀,怎么可能说不上来。”
“废话,又我不是专门玩瓷器的。”秦老瞪眼道:“你去拿个文玩核桃、牙角木雕之类的玩意给我看看,就知道我能不能说得透彻了。”
“秦老,是我嘴笨,您别往心里去。”大掌柜急忙赔笑起来,然后珠珠子转溜道:“秦老,不是我说,您该不会是先入为主了吧,听信了小兄弟的话,所以才觉得东西不对。”
“小李,你觉得我是那种容易被人左右的人吗?”秦老有些不快。
“你不是容易被人左右,而是多疑了。”
这时,不等大掌柜回答,旁边就有个老人摇头道:“你们都是犯了疑心病,我就不觉得东西有什么不对的,反而感觉很不错,是德化白瓷的精品。品相精美,不愧是大师作品。”
“白老,您说得太对了。”大掌柜一怔,然后喜出望外。
“老白,不是我们疑神疑鬼,而是东西真的不对头。”与此同时,张老皱眉道:“瓷器和古籍书画不一样,光看外表是看不出来什么东西来的。”
“什么话,谁说古籍书画只看外表了?”白老气呼呼道:“还有纸质、作者的款印、各种题跋、鉴藏印记、质地、尺寸、装潢等等等等,比瓷器复杂几十倍。”
“就是由于太复杂,让你不能分心兼顾其他,所以鉴定瓷器就弱了点。”
张老有什么说什么,也不怕白老更加生气。毕竟十几年的交情了,不可能因为几句不中听的话而翻脸。
“哼,你玩杂项的,学得杂,更加难精通,说不定还不如我呢。”白老反驳起来。
“我不和你吵。”
张老摆了摆手,然后转头问道:“王观,你感觉观音像哪里不对?”
“能说吗?”王观小声问道,毕竟大掌柜在这里,让他多少有些顾忌。说东西不对,已经让大掌柜急得跳脚了,再当面分析,岂不是跟打脸差不多。
“说,有什么不能说的。”张老大大咧咧道:“反正这里又没有什么外人,你看出什么就说什么。你说是吧,小李?”
“是……”大掌柜苦笑起来,没胆子敢说不是。况且,他也想知道,王观、张老等人,到底觉得观音像哪里不对。
有了张老的话,就好像有了尚方宝剑,王观也没有了顾虑,直言不讳道:“这个东西,我觉得好像是拼凑起来的。”
“咦!”
众人一怔,若有所思。
就在这时,大掌柜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小李,你笑什么?”张老皱眉道。
“张老,我是在笑小兄弟是不是一时糊涂了。”大掌柜拍拍胸口,心有余悸道:“我还以为他要说什么呢?没有想到居然是这个……”
大掌柜轻轻摇头,耐心解释道:“小兄弟,难道你不知道吗,在古代的时候由于技术的限制,就算瓷塑佛像采取模制工艺,但是坯体脱模一般被分解为头部、身体和底座三个部分完成。而且每个部分又被分别切割成前后两个片块,最后才把片块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塑像。”
“所以说,如果发现佛像是一个完整无缺的模制作品,那么肯定是现代赝品无疑,只有拼起来的才是对的。”说话之间,大掌柜十分肯定道:“不过,我这个何朝宗观音像,无论是从哪个方面鉴定,都符合时代的标准。绝对不是现代赝品,更不是清代民国的仿品。”
“可是,我也没说是现代赝品,或者清代民国仿品啊。”王观说道,一脸无辜的表情。
“什么?”
一帮人感到一阵错愕,王观这话才没说多久,不至于立刻遗忘了吧?这种事情,说轻了是见风使舵,说重了就是两面三刀,很让人瞧不起的。
不过,在大掌柜鄙视的目光下,王观很快开口解释道:“我只是说这东西有妖气,非常的古怪而已。况且,我说的拼接,可不是指制作时候的连接,而是指老胎新釉。”
所谓的老胎新釉,说白了就是将窑址捡到的废品重新上釉,再入窑烧造。做工好的话,也能够以假乱真。
“不可能……”一瞬间,大掌柜摇头晃脑,下意识的反驳起来。
与此同时,张老问道:“王观,你这样说,有什么证据?”
“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可以推理出来。”王观说道,在知道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反过来推论过程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推理?”
张老饶有兴趣道:“你怎么推理?”
“很简单。”
这个时候,王观走到桌前,在观音像上比划道:“我觉得,这个观音像其实是由四个部分的老胎残片接凑而成的。其中,头部到后背三分之一的地方,就是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是刻了何朝宗印的这一片。第三部分就是前面的整个身体,以及一直到与底部连接的这一大块。第四部分不言而喻,就是底座这一团了。”
“口说无凭,你有什么证据?”大掌柜大声质问起来。rq
,请收藏。
第252章声名鹊起⑤细节决定成败
“证据肯定也有,就怕大掌柜不肯相信,也不舍得而已。”
这个时候,王观耸肩道:“在古代开始制作观音像的时候,用合模制作,模子的连接处,必然留有挤压瓷泥调整的痕迹。不过这个是用老胎残片拼接起来的,那么在内部连接的地方肯定也有磨接的痕迹。”
“你的意思是让我把东西打碎了察看?”与此同时,大掌柜脸孔通红,也不知道是急的,还是被气的,反正表情慢慢的阴沉下来,冷笑道:“就为了你这个毫无道理的推论,让我把价值几百万的东西摔了。真这样做了,是你蠢,还是我笨?
“谁说是毫无道理的推论。”
王观轻轻摇头,微微叹气道:“知道张老他们为什么也觉得东西不对吗?不是什么先入为主被我左右了,而是多年的经验积累,隐约察觉观音像的破绽。”
“什么破绽?”
看见王观这样自信,大掌柜心中一沉,脸色也跟着阴晴不定。
“首先我要说,这瓷胎肯定是明代的残瓷,这釉料也是从明代德化白瓷提炼出来的废釉,然后经过高手的精心拼接、重新烧造,堪称天衣无缝,就算是用专业的仪器也未必能够检测得出来。毕竟仪器检测最多能够知道瓷器的成分组成,而无法断定具体的年代。”
王观侃侃而谈,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是行家,也知道他说的没错。
因为现在对古代瓷年代的鉴定主要是运用热释光测年代的方法。但用这个方法检测的数据最精确的也有正负五十年的误差,这对高古瓷肯定有一定参考作用,但是对于元明清瓷器的鉴定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毕竟在一百年的时间之中,元明清瓷器发展的变化很大,仪器根本检测不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藏家宁愿相信经验丰富的鉴定大师的鉴定,也不肯花钱去做仪器检测的原因。他们觉得,机器是人操纵的。那还不如直接找人掌眼算了。
当然,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又找大师鉴定,又去做专业的仪器检测。不过。也不是说两样方法都尝试过就十分靠谱,要知道期间还存在一个几率的问题。最麻烦的是,一个检测出来是假东西。一个却鉴定是真品,你该相信谁?
毕竟,不是谁都像王观一样身怀异能,所以说话十分有底气。
“可惜,这个东西只是在表面上天衣无缝而已,却忽略了由于拼接残片的不同,也导致了观音像的重量存在差异。”王观自信笑道:“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观音像摆件,那么它的重心一定是在底部。”
大家纷纷点头赞同,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但凡立起来的东西,重心肯定是朝下方的,不然的话很难立得稳。
“可是,我刚才拿观音像打量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细节。”
王观淡笑道:“我发现这个观音像的底部虽然有些沉。但是头部也颇具分量。所以说尽管这个观音像看起来放得很稳,实际上只要桌子轻晃一下,观音像就会倒下。分明是典型的头重脚轻,不符合摆件的最大工艺特征。”
“啪!”
霎时,张老一拍大腿,点头道:“没错。就是这个不对劲。”
“如果说这个观音像是普通的德化白瓷,那么也不算什么。但是大师的作品,应该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吧?”与此同时,王观继续微笑道:“大家都知道,何朝宗大师的作品精益求精,就算是一时失误把观音像的捏得头重脚轻,但是事后发现肯定会砸了重做,绝对不可能再在观音像背后印刻自己的名字。”
“有道理……”
众人纷纷点头,认定何朝宗绝对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不可能,东西不可能是赝品。”
这时,大掌柜脸色变幻无常,心里当然不信,或者说不想去信。
“没说是赝品,只是有人把明代的几个观音像残片巧妙的废物利用,重新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摆件而已。”王观笑着说道:“严格来说,每个残片都对,但又不是真正意义的真品。所以我才说,这东西有妖气。”
“嘴巴在你身上,你怎么说都可以。”大掌柜反驳道:“你看这个观音像整体浑然一体,线条十分流畅,哪里有半点拼接的痕迹?”
“李大掌柜,是真是假你不会试一试吗?”
就在这时,一个嬉笑的声音在门外传了进来。
“是谁?”
众人一怔,回头看了过去,只见站了七八个人,其中开口说话的却是个四十多岁年纪,身材有些发福的中年人。
“岳不……岳大掌柜,你来我这里干什么。”
一瞬间,李大掌柜叫了起来,有些咬牙切齿的意味。
“呵呵,李大掌柜,这就是你不对了,来者是客,难道你还打算把客人赶走啊?再说了,我也不是来看你的。”说话之间,发福中年人走了进来,笑容可掬道:“听说许多老前辈大驾光临,我们自然要过来问候一声。”
“秦老、白老、张老、田老……”
在岳大掌柜招呼的时候,门外的其他人也纷纷涌了进来,恭敬的向九个老人问发。
不用多说,这些人都是古玩城中的老板、掌柜之类,张老他们浩浩荡荡的进入丰宝堂,肯定有人看见了,再稍微一提,消息自然就传开了。
既然知道消息,那当然要过来拜望一下。不过,也不是谁都有资格过来拜望的。至少在几个老人之中要有人认识你,能够叫出你的名字。
不然的话,你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你,那多尴尬啊。
当然,另外还有句话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现在过来拜望的人,要么是实力雄厚的店铺老板,要么就是人脉极广的大掌柜。说白了,就是丰宝堂的竞争对手。
李大掌柜的心情本来就很郁闷了,现在看见这些竞争对手出现,尤其是看到那个笑里藏刀岳不群……呃,就是岳大掌柜,他的心情自然更加不爽。
一番寒暄,相互客套,好几分钟之后,才算是都打过招呼了。主要是人多,而且老人们的辈份极高,不能忽略任何一个。
不过,贵宾室坐了十二三人本来已经够挤的了,现在又涌进来七八个,别说坐了,就是站起来也显得有些拥挤不堪。
见此情形,岳大掌柜趁机说道:“诸位前辈,这里有些狭小,容不下大家,要不到我们宝山阁那边坐一坐?”
“岳大掌柜,你说什么胡话。”李大掌柜闻声,非常不满道:“说我们丰宝堂狭小,你们宝山阁也大不到哪里去。”
“宝山阁再小,容百八十人不成问题,你这里行吗?”岳大掌柜嗤笑道。
“我说的是接待室,不是店面。”李掌柜哼声道,总算是没被气晕头,更加没有钻进岳大掌柜的套子中。
同时,看见两人好像冤家对头一样吵嘴,旁边的一些人却没有什么动作,显然是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而且,大家也看得出来,两人吵嘴归吵嘴,更多的却是流于表面的意气之争,不是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死对头。
何况,在这么多老前辈面前,也不用别人劝说,两人也注意分寸,只是相互顶了两句就偃旗息鼓了。
不过,人多地方狭小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的。幸好丰宝堂几个贵宾室的房门是相通的,李大掌柜旁边贵宾室的房门开了,几个房间连通起来,就显得宽敞了许多。
然而,在众人散开坐下来之后,岳大掌柜却狡黠笑道:“李兄,桌上摆着的观音像似乎不错啊,有什么来头么?”
“这个混蛋,肯定是在明知故问。”
霎时,李大掌柜暗恨,明白岳大掌柜的“卑鄙”用心。
李大掌柜心里清楚,岳大掌柜等人肯定已经来了一段时间,想必听到了王观的分析评点,知道桌上的德化白瓷观音像有问题。现在岳大掌柜这样问,分明就是在恶心人。
可是,就算知道岳大掌柜居心不良,李大掌柜却不能含糊应对。毕竟东西是丰宝堂的,如果真的有问题,伤害的可是丰宝堂的利益。
最重要的是,这么多人在场,李大掌柜更加不能逃避现实。
心念百转之中,李大掌柜把白瓷观音像拿了起来,在手中稍微掂量,他就知道王观说得没错,观音像真的是头重脚轻。不过头脚的重量差异极小,如果不是存心衡量,一般人肯定会直接忽略过去。
此时此刻,李大掌柜没有意识到,自己把自己归类于一般人的范畴。打量片刻之后,他又把观音像放正,然后咬牙一推桌子。
刹那间,桌子挪动,桌面上的观音像也随之晃荡起来,摇摇欲坠,眼看就要倒下了。不过在观音像倒下之前,李大掌柜手如闪电,一把观音像扶好,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然而,这个时候李大掌柜却高兴不起来,脸色有些发白,心情非常不好。这个小小的实验充分证明了王观说得没错,观音像确实很有问题。
或者有人觉得,这只是小问题,没有必要较真。是人都会犯错的,说不定这个观音像就是何朝宗的偶然失误。但是李大掌柜却非常清楚,这个借口只能安慰外行人,许多事情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
第253章声名鹊起⑥牵着鼻子走
李大掌柜心里敞亮,摆件重心朝下,这是最基本的常识,连普通的工匠都不会犯的错误,怎么可能指望一个享誉中外的瓷器大师出现这样的低级失误?
与其相信什么偶然,不如相信母猪也能上树。('')
“看来,东西真的有问题啊。”
就在这时,秦老摆头示意道:“老白,看到没有,我就说观音像不对劲吧。”
“得意什么,又不是你看出来的。”白老嗤声道:“你只是感觉不对而已,但是又说不上来到底哪里不对。最后还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给你们指点迷津,惭不惭愧啊。”
白老不说还好,一说众人就反应过来,貌似事实真是这样。
不仅是几个老人觉得惊奇,就连才来不久的岳大掌柜等人,也好奇的打量王观,心里在揣测什么时候行业内多了一个眼光这样厉害的年轻人了。
“李墨……”
突然之中,人群之中有人想到什么,轻轻叫了出来。
“什么李墨?”岳大掌柜不解道。
这时,旁边有人笑道:“我想起来了,他好像就是收藏李延珪墨的年轻人。”
“啊,就是他呀。”岳大掌柜一听,脸上立即露出笑容,走了过去和王观握手,热情洋溢道:“小兄弟,久仰大名了,我是宝山阁的大掌柜,有空到我那里坐坐……”
不仅是岳大掌柜,其他人也纷纷走了过来,握手、递名片、套交情。
王观应接不暇,不过也在人群之中发现了一两个参加过龙虎山交流会的人,也难怪有人知道自己手里有李延珪墨的事情。
也就是说,王观在本省的行内也算是小有名气了。毕竟对李延墨有兴趣的人肯定不少。就算不认得他的相貌。但是肯定听说过他的名字,或者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所以说,王观的名气。实际上是建立在李延珪墨上面的。
然而,在今天之后,恐怕许多人要改变观念了。
当然。大家突然变得这样热情,不仅是想要结交王观,买他的李延珪墨而已,同时也是在给李大掌柜一个台阶下。
大家都能够看得出来,白瓷观音像确实有问题,但是没有必要揪住不放。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况且大家都是行内的人,肯定少不了互通有无的一天。
再说了,就算是竞争对手。也有良性竞争和恶性竞争之分。岳大掌柜等人也不敢保证自家的店铺之中没有赝品的存在,现在笑话李大掌柜,指不定什么时候又被他笑话回来了。
打人不打脸。嘲讽两句没有问题。但是要注意一个分寸,真的撕破脸皮了。对大家都没什么好处。要不然真翻脸了,都忙着相互攻讦,还要不要做生意了?
所以大家很有默契的转移话题,给李大掌柜一个缓冲的时间。
李大掌柜也不负众望,很快在打击中回过神来,勉强抑止受伤的心情,让员工把白瓷观音像拿了下去,然后走到王观身前,挤出一抹笑容道:“小兄弟目光独到,让人佩服啊。”
不得不说,李大掌柜经历多了,多少有些拿得起,放得下。不然的话,也坐不上大掌柜的位置。打眼而已,在行业内非常正常,谁敢说自己从来没有看走眼过?
不仅是自己,要不是王观的提醒,恐怕连几位老人家也差点看走眼了。
李大掌柜自我安慰,看向王观的眼神十分复杂,有恼怒、迷惑不解、难以置信,以及几分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佩服。
恼怒王观戳穿了观音像的玄机,迷惑他怎么看出观音像有问题的,更加不敢相信他年纪轻轻的就拥有这样厉害的眼力。
至于佩服那就更好理解了,在收藏圈子之中达者为师绝对不是空口白话而已。如果没有两把刷子,年纪再大,辈分再高的人,也不会得到大家的敬重。那么反过来也成立的,年纪再小的人,只要能够证明自己有能力,一样受到大家的尊重。
经过几次验证,李大掌柜自然不会怀疑王观的能力,看似客套的一句佩服,实际上也有**分的真心实意。
“侥幸而已。”
能力受到肯定,王观当然有些高兴,不过还是谦虚起来。不仅是因为东方文化的含蓄,更是因为在一帮老前辈面前,要是过于得意忘形的话,就是狂妄自大了。
“王观,不要谦虚了。”
这时,张老摆手道:“鉴定东西哪里有什么侥幸,看得出来就是本事。”
“就是……”
一帮人纷纷点头赞同。
与此同时,苏虞眼眸微闪盈光,悄悄地靠近高德全,小声道:“这样就可以了?不用再检查了么?毕竟只是推测而已,又没有实际的证据……”
“见微知著,重心不稳就是最大的证据。而且不管王观的推测是不是事实,只要知道东西有问题就足够了,没必要刨根问底。”高德全想了想,悄声告诫道:“你以后注意了,但凡有疑虑,看不准的东西,最好不要买。”
苏虞半知半解点头,脸上若有所思。
“这样说吧,在古玩行当之中,你觉得真的东西,未必就是真的,但是看出有问题的话,那么问题就很严重了。”高德全轻叹道:“我们鉴定东西的时候,一般是采用反推论证的办法。先认定东西是赝品,再慢慢的找出驳斥的证据,最终才确定是真品。期间只要是有一点不对,那么就可以全盘否定了。”
说到这里,高德全看了眼苏虞,轻微笑道:“是不是觉得有些武断了?”
“没错。”
苏虞点头,迷惑不解道:“最多是有争议而已,为什么要认定是假的呢?”
“古玩不比其他,有争议说明它不真,你愿意收藏一个不真的东西吗?尤其是这件东西价值几百万的时候,更需要慎之又慎。”高德全摇头道:“没有办法,说起来这也是整个行业的风气,真品少,赝品多,怎么怀疑也不为过。”
就在高德全感叹的时候,一旁的岳大掌柜也不寂寞,趁着李大掌柜和王观说话的空隙,不断的游说张老等人到他的宝山阁去喝茶小坐。
岳大掌柜和田老的关系不错,被他劝说了几句,就有些意动起来。所以田老沉吟了下,就笑道:“宝山阁这个名字取得好,遇宝山怎能不入。”
听到这话,岳大掌柜自然是喜形于色,急忙站起来要引请老人们过去。然而,李大掌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轻易就发现了岳大掌柜“挖墙脚”的行为。
“该死的岳不群……”李大掌柜很生气,心里暗骂,又瞪了岳大掌柜一眼,然后连忙阻拦起来,笑呵呵道:“诸位前辈,你们还没有看完东西呢,怎么这样快就走。”
“小李呀,你这里的东西虽然不错,但是好像没有合我们心意的。”田老淡笑道,也给李大掌柜留下了颜面。
毕竟,刚才李大掌柜拿了四件东西上来,其中两件是真品,可惜品相不好,老人家们却看不上眼。至于剩下的两件,一件是仿品,另外一件东西更不知道是仿品还是赝品。反正,这些东西都给老人们留下不好的印象。
对此,李大掌柜心里有数,所以更加急于挽回印象。不然的话,老人们在这里空手而归,却在另外的店铺买了东西,岂不是说明丰宝堂稍逊一筹?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况且现在已经涉及到丰宝堂的声誉问题了,李大掌柜怎么可能退让?
所以李大掌柜一边阻拦老人们,一边开口道:“诸位前辈,你们等一等。前段时间我们丰宝堂收了一件珍稀瓷器,是清三代官窑的精品,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清三代官窑,就是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御窑瓷器。这三个时期的瓷器,无论质量、数量都为前代不可比拟,代表了当时中国瓷器的最高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这样说,康雍乾三代的官窑瓷器是中国瓷器的黄金时代,也是最后的辉煌。
在这三代之后,由于清朝国力衰落,再也烧造不出百里挑一或是独一无二的精湛珍品了。况且这些精品瓷器,经历了改朝换代、战争和解放后的运动,流传至今相当不易,可以称得上是凤毛麟角,大家自然非常感兴趣。
所以,张老等人听到这话之后,立刻坐下来不动了。
与此同时,张老畅笑起来,有几分责怪道:“小李呀,真不容易啊,你终于舍得把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了。”
此时,王观心里暗笑,有个成语怎么来说来着?对了,就是老谋深算,用来形容张老等人非常的合适,一点也不为过。明明是张老等人故意招摇过市,引得岳大掌柜他们过来,对李大掌柜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然而现在到了张老口中,却成了李大掌柜故意藏着宝贝秘而不宣,不让他们鉴赏。不过也不能怪张老等人使这种小手段,主要是朱大先生的事情不好明察,那么只好暗访了。而且,暗访也要有一些技巧,不然知道张老等人的来意,谁会愿意主动配合?
不过现在看来,李大掌柜已经上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张老等人牵着鼻子走,不是配合胜似配合了。^…^^…^
第254章声名鹊起⑦骑虎难下
对此,李大掌柜浑然不知,一门心思想着,不能在岳大掌柜等人面前丢了丰宝堂的面子,所以拦住张老等人之后,立即转身出去拿东西了。
这个时候,张老笑容可掬,有些好奇问道:“小岳,小李要去拿压箱底的东西出来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要知道同行是冤家,谁收了什么好东西,各个店铺的大掌柜心里肯定有数。
果然,听到了张老的询问,岳大掌柜嘿嘿一笑,故意轻描淡写道:“诸位前辈不要听他胡吹,就是一个块瓷板儿,算不得什么珍品。这样的东西,我们宝山阁也有。”
岳大掌柜的本意是最后一句话,但是张老等人却比较关系前面的内容。
“瓷板画?”张老一怔,沉吟道:“什么时期的东西?”
“乾隆年间粉彩柳荫八骏图瓷板画!”
与此同时,李大掌柜高声叫道,然后与一个员工小心翼翼的把一块一米多长,六七十厘米宽的玻璃板块抬了过来,再轻轻放在桌面上。
“什么,柳荫八骏图?”
刹那间,偏爱书画的白老坐不住了,急忙走了过去,低头打量起来。只见玻璃板块实际上是一个保护罩子,里面平放了一块瓷板画。整副瓷板以黄釉铺地,且其釉质莹润,上面画了八匹马在柳荫下嬉戏的情景。
在瓷板画的左上角,还有横书“柳荫八骏图”五字,以及一方一椭圆的两枚印文。印中的文字相同,白老一看,就顺口念了出来:“乾隆御览之宝!”
然后白老继续打量瓷板画,片刻之后仔细分析道:“八骏图境界隽秀,视野开阔,而且空间的质感极强,看模样好像是郎世宁的作品。”
“郎世宁的柳荫八骏图,真的假的?”
这个时候,几个老人连同各个店铺的大掌柜,也纷纷围了上去观赏起来。
要知道,八骏图在古代的绘画中,属于一个大的主题。八骏,就是指传说中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在古代,骏马不仅属于交通工具,更属于战略物资,加上神话传说,所以深受世人的喜爱,也让骏马图成为经久不衰的题材。
古往今来,许多画家都画过八骏图,但是在乾隆年间,画马画得最好的人,大家公认的就是不远万里到中☆国传教的传教士郎世宁了。
一时之间,整个桌子被围得水泄不通,王观也不好往里面挤,站在外头又看不到瓷板画的情况,只好无奈回到座位上等待起来。
不过,王观也有些迷惑道:“德叔,郎世宁我知道,好像是意大利人……☆文字首发,在康熙年间来到中☆国,历任康、雍、乾三朝,是有名的清代宫廷绘画大师。他的作品很多,而且擅长画马我也清楚,不过怎么还有瓷板画呀?”
“怎么就不能有瓷板画?”高德全反问一句,然后笑道:“这东西就跟缂丝作品差不多,也可能是先有的原本,后有的摹本啊。”
王观恍然大悟,知道自己有些钻牛角尖了。
“况且在乾隆年间,正是粉彩取代五彩的一个转折点。用粉彩烧造的瓷板画,价值也不低于原本的图画。”高德全微笑道:“当然,也要看瓷板画烧制得怎么样,如果品相非常完美的话,说不定价值更高。”
“这倒是没错。”王观点头道:“以名工制瓷,名手绘画,又是官窑瓷器,如果是真品,应该价值五六百万吧。”
“五百万保底,竞争的人多的话,破千万也不稀奇。”高德全说道,看着被围得密不透风的桌子,也有几分见猎心喜了。
“这个……”
就在这时,苏虞有些迷惑道:“高叔叔,在古代就有瓷板画了么?我还以为是现代的艺术家才想到在瓷板作画的呢。”
“瓷板画很早就有了,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不过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应该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先在平整光洁的坯板上作画,再经高温烧制所成。”
高德全微笑解释道:“开始的时候,瓷板画只是一些装饰的东西,用来镶嵌在墙壁上,形成类似壁画的图案。不过后来就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种,尤其是到了清末民初,瓷板画几乎成了达官贵人家中必备之物。”
“其中,众多的瓷板画以晚清民国时期珠山八友的作品最受欢迎,堪称是可以与清三代官窑瓷器比拟的珍品。”说到这里,高德全也有几分感叹道:“可惜呀,好东西总是极少,存世量不多,我也没有见过几次。”
“真是好东西啊!”
就在三人闲聊的时候,却听白老赞叹不已,不停的赞赏道:“你们看这画工多么的精湛,柳树迎风飘拂,枝叶描绘精细逼真,山石层次感强烈。而柳下的八匹骏马,或立或卧,三两为伴,结伴觅食嬉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我敢肯定,在瓷板上作画的人,必然是高手。可能是当时的名家描摹,也有可能是郎世宁亲自在瓷板上绘的八骏图。”
白老惊叹起来,赞不绝口道:“整幅画采用写实的手法,以及色彩的深浅、明暗的对比,突出了八骏神采动人,肥壮圆润的华贵之气。瓷板中西洋绘画的艺术气息浓厚,构图远近安排得当,使得画面起伏富有韵律,是宫廷绘画的完美精妙之作。”
“这样看来,真是郎世宁的作品。”
有人附和起来,旋即埋怨道:“小李,有这样的好东西怎么不早说,藏着掩着是不是觉得我们买不起啊。”
梦已启航☆清逸尔雅“瞧您老说的,您老要是买不起,那么全国也没有几个人买得起了。”李大掌柜心里有些得意,连忙赔笑道:“不过,这东西才收上来不久,打算用来压堂的。”
压堂,就是所谓的镇店之宝,一般不会轻易出手。
当然,压堂也有真压堂和假压堂之分。真的压堂之宝,相当于店里的招牌,不管多少钱也不会出让的。但是假压堂,就是店家提价的一种手段了。
显然,这个瓷板画就是后者。
“赵老,这瓷板画也不算多好。”
与此同时,岳大掌柜有些酸溜溜道:“您到宝山阁去,我们那的压堂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纹盘才是真正的稀世珍品。”
“我们店的清康熙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要比他们的东西还要好。”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官窑瓷器虽然不错,但是比不上我们店的枯树栖鸟图梅瓶,那可是南宋官窑的珍宝。”
“我们店有元青花,以及枢府釉……”
刹那间,其他大掌柜也不甘示弱,纷纷炫耀起来。然而,他们却是没有看见,这个时候几个老人嘴角泛起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旁边,在高德全的暗示下,王观拿出手机飞快的记录。
一会儿之后,高德全悄声问道:“好了没有?”
“行了。”王观扬了扬手机屏幕,轻轻笑道:“还是老前辈高明呀,与其我们自己打听,不如他们自己爆料。”
“知道就好。”高德全轻声道:“朱大先生出手,必然就是精品名瓷。如果真的有他的赝品流入市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各大店铺的压堂之宝。”
各大店的镇店之宝,一般比较机密,而且数量不定,不是随便能够打听出来的。本来以为需要费一番周折才能套出来,没有料到大掌柜们自己就透露了。
有了明确的目标,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只要一个店一个店的探访,一件一件的察看,就能够知道有没有朱大先生的赝品夹在其中。
各个大掌柜自然没 (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