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适时,王观直接问道:“钱老,你的意思是说,圣迹殿中的绘刻,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始于宋真宗?”
仔细想想,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宋真宗在位时期,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粉饰太平,又广建佛寺道观,更举行了封禅仪式。
所谓封禅,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是在泰山举行,因为在古人的心目中,群山之中以泰山最高,是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
当然,也需要说明的是,封禅的仪式,可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够举行的。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抛开先秦以前不好考据的事例,真正在泰山封禅的人屈指可数。
秦始汉武,这是必然的,然后就到了唐代,连号称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以他的功绩想要去封禅,却受到朝中大臣的反对,最后不了了之。李世民没有封禅,倒是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以及唐玄宗李隆基,这两人在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再之后就是宋真宗了,导演了一幕天书从天而降的闹剧。
按理来说。宋真宗是没有资格封禅的,毕竟在古人的观念之中,帝王封禅是有条件的。即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帝王在当政期间,只要具备二者任何一个条件即可封禅。
两个条件十分含糊,不太好评定。李世民就是悲剧在这里了,由于处于建国之初,正蓬休养生息的时刻,朝廷百官觉得没有达到太平盛世的标准。不合适举行封禅仪式,所以争相反对。反对的人多了,李世民也没有办法,只好放弃了这个宣扬功绩的机会。
连李世民都没有封禅,那么宋真宗肯定是不够资格。毕竟连还算英明的宋太祖、宋太宗。都没敢去封禅,偏偏宋真宗就敢去了,这该需要多厚的脸皮啊。
说起宋真宗,他是宋太宗的三子,既不是长子,更不是皇后所生,原本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但是由于太宗长子发疯,二子暴毙,这才轮到他继位。这种情况,应该算是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了。属于非常幸运的事情。
然而古人说了,福祸相依,未尝没有道理。
宋真宗就是这样,就算成为了储君。在宋太宗去世以后,却乐极生悲。马上遭遇了一场由太监王继恩和太后共同谋划的宫廷政变,幸好有朝中大臣相救,这才顺利登基。
不过,更加悲惨的是,当时辽国与宋国不太平,经常发生战争。宋真宗登基没几年,就遇上了辽国以举国之力南侵,饮马黄河岸边,刀锋直逼汴京。
人心惶惶之际,幸好寇准力挽狂澜,劝宋真宗御驾亲征,士气大阵之后,重挫了辽军的锐气。不过却签订了澶渊之盟,开创了以输岁币求苟安的恶例。
或许,也意识到这是一个耻辱,宋真宗就干脆以鸵鸟的心态不想面对事实,甚至不仅想自欺欺人,更想连天下人也一起蒙骗,营造了一种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假象。反正在他的示意下,在全国各个地方,相继出现了许多祥瑞,以此来表现太平盛世。
到了最后,他干脆不顾众多朝臣的反对,直接跑去泰山封禅。
就是这些荒唐的举动,使得本来财政还算健康的国库,一下子就空虚起来,给宋仁宗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之后才有了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等事情。
可能就是宋真宗这样乱折腾,使得在他以后,宋代没有哪个皇帝也封禅去了,而且也没有这种厚脸皮去封禅。到了明代,朱元璋干脆取消了封禅泰山的仪式,改为祭祀。
也就是说,宋真宗就是最后一个封禅泰山的皇帝,所以王观也有几分印象。而且泰山就在鲁省泰安,距离曲阜不算多远,既然已经来到泰山了,肯定不在乎多到曲阜一趟,参拜祭祀孔圣人,以表示对于读书人的尊重。
宋真宗真是这样做了,在曲阜祭祀孔子以后,不仅赏赐了许多东西,更提高了孔家的规格待遇,说不定还扩修了孔庙……
“当然,那些都是旁枝末节。”
此时,王观好奇道:“钱老,看你的样子,好像是知道圣迹图出自谁的手笔?”
“感觉好像是一个人。”
钱老笑道:“据我所知,在宋真宗时期,有一个画师,他师法吴道子,行笔如流水,风格充满了吴带当风的韵味,与吴道子十分相似。”
“这人十七岁的时候,画北邙山老子庙壁,堪称精绝。后来又在洛阳的上清宫画三十六天帝,其中赤明和阳天帝画成宋太宗相貌,真宗看见了,叹其画笔之神。”
钱老微笑道:“在宋真宗景德年间,朝廷营建玉清昭应宫,召天下画师三千,中选者仅百余人,分为二部,这人就任左部之长……”
“钱老,你说的是武宗元!”
王观脑中活络起来,瞬间想到了一个人:“朝元仙杖图的作者,吴道子画风的追随者,画法最接近吴道子的人。”
“没错,就是他。”钱老笑道:“除了他,我真的想不出,在宋代有谁能够描绘出这种人物神采飞扬,衣袂飘举,线条疏密有致,劲健流畅的白描画来。”
“对,很对。”
王观想了想,深以为然道:“武宗元活跃在宋真宗年间,时期肯定对得上号,而且最擅长的就是壁画,根据史料记载,他在洛阳、开封绘了许多壁画。如洛阳上清宫的三十六帝像,中岳天封观的圣帝出队图,许昌龙兴寺的帝释梵王相、经藏院画的旃檀瑞像等等。”
“不过十分可惜,那些都是壁画,或是天灾,或是**,都没有流传下来。只有一幅朝元仙杖图,那是壁画的粉本小祥,被人装裱成画,才传世至今。”
说话之间,王观轻叹道:“但是东西却在美国……”
“世事变化离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强求不得,不要太在意。”钱老劝导了几句,然后笑道:“再说了,你的运气也不差,这幅孔子圣迹图长卷,应该是圣迹殿绘刻的样本,却让孔家小心保存下来。不得不说,真是天大的庆幸。”
“没错,不仅是我的幸运,更是大家的幸运。”王观厚着脸皮笑道。
“呵呵。”
钱老笑了笑,忽然问道:“珍宝巡展的下一站,应该是合肥了吧?”
“对。”
王观点头道:“本来应该是安排在南京的,但是考虑到两个城市比较近,而且合肥的下一站就是沪城了,江浙两地的人都可以去看,就不再另外安排南京了。现在主要是让大家粗略地过过瘾,等到这波热潮下来了,再细致安排到每个一线城市……”
“嗯。”
钱老表示认同,然后沉吟道:“既然这样,你去一趟沪城,在巡展之前,把圣杯替换掉,趁机推出这幅孔子圣迹图长卷。”
“……钱老。”
王观一听,顿时若有所思道:“是不是已经有人开始注意到圣杯了。”
“差不多。”钱老轻微点头:“这些天,已经有不少人拐弯抹角探听我的口风了。既然这样就干脆让他们急一急,不怕他们无动于衷。”
“没问题……”
王观兴致勃勃的答应下来,在京城休息了两天,就直接来到了沪城。才下飞机不久,他就接到了俞飞白的电话。
在电话之中,俞飞白少不了一通报怨。说起来,俞飞白回家给祖母祝寿已经一个多月了,寿宴肯定已经过了。不过由于他祖母有点儿小舒服,父母有正事要忙,大哥又要照顾老婆和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肯定没空陪护。
但是老人身边,总要有人陪着,所以这差事自然而然落在俞飞白身上,以至于错过了许多热闹,自然让他一番感叹。
“好了,没你更好,省得你唯恐天下不乱,反而把事情搞砸了。”王观笑道:“说吧,找我有什么事?不可能单纯是抱怨吧?”
“不是我有事找你,而是陆崇明。”俞飞白随口说道:“这家伙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地潜修,消息自然变得闭塞起来。前几天才知道了珍宝巡展的事情,知道有这些奇珍异宝,他也坐不住了,兴冲冲跑去合肥参观,却发现早没票了,只得在展览馆外干瞪眼。”
“这不,向我诉苦来了。我一不小心,就把你给卖了。”
俞飞白十分坦然:“情况就是这个情况,他现在也在沪城,尽管也搞到门票了,但是却想走个后门,近距离玩赏一下……”
“小事。”王观爽快道:“我待会就直接联系他。”
“行,对了!”
就在这时,俞飞白迟疑道:“听他的意思,好像除了观赏珍宝以外,似乎还有什么别的事情求你帮忙……”
“什么事情呀?”王观自然有几分意外。
“不知道,你自己去问他。”
第962章又一个小圈子
“……问他他也不说。”
此时,俞飞白揣测道:“或许想找你借陆子冈的玉扳指研究一段时间,但是觉得和你的交情不够深厚,就不好意思开口吧。”
“这样呀。”王观也有些为难道:“如果是在之前,肯定没有问题,但是现在要巡展,就不太好办了。起码要等两三个月,珍宝的热潮消退了之后,才方便挪动……”
“我只是随便猜猜而已,未必就是这事。”俞飞白随口道:“况且,他可能就是明白这个情况,才支支吾吾的没说什么事。”
“那行,我回头和他聊。”王观笑道:“让他耐心点儿,多等几个月。”
“既然这样,你们自己解决吧。”
之后,两人又扯了片刻,这才结束了通讯。而且事情也巧,王观才打算翻找陆崇明的通讯方式,他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两人一番客套,就相约在附近的一家茶楼会面。王观先到,就点了一壶西湖龙井,以及一些茶食。等到服务员将东西摆放桌上,陆崇明也随即来了。毕竟相处过一段时间,两人也不算陌生,而且由于俞飞白的关系,更有几分亲近,自然不存在冷场的情况。
握手引请陆崇明坐了下来,王观稍微打量就笑道:“感觉你变得清瘦了,看来闭门潜修的日子不好过啊。”
王观这话不是无的放矢,想当初陆崇明可是一身艺术家的派头,而且蓄有微长的胡须,尽显潇洒的气度。可是现在,胡须已经刮去了,皮肤也晒黑了。整个人好像洗去了浮华之色,显得格外精神,充满了刚健的气质。
乍看之下,不太像是艺术家,反而像是才退伍回来的军人。
“是吃了不少苦头,但是进步却很大。”陆崇明也不讳言,轻微笑道:“至少得到师父的认同,觉得我勉强可以出师了。”
“哦。”
听到这话,王观立即拱手道:“恭喜恭喜。陆大师,以后一定要多多关照啊。”
陆崇明之所以需要闭关潜修,就是由于遇到瓶颈了,没能在准大师的实力上更进一步,甚至十分迷茫。连突破的方向都没有。最后意识到是自己的基础不牢固,太依赖于现代的机械设备,所以才果断从头学起。
经过半年的磨砺,加上陆崇明本身的天赋,效果显然十分明显,已经从准大师变成真正的大师了。当然,或许勉强达到了大师的境界。但是只要保持下去,拥有大师的能力,那是迟早的事情。
“还早。”陆崇明笑道:“接下来就是实践了,锻炼一两年。才能够稳定下来。”
“不管怎么说,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王观由衷说道:“你应该早说的,不然也不会把地方定在茶楼了,应该是酒楼才对。”
“晚上。晚上再说。”陆崇明笑了笑,也随之切入正题:“你现在来沪城。因为是为了巡展的事情吧。”
“没错。”王观点头道:“东西在晚上就押运过来了,到时候带你去看看。”
“太好了,那我就不客气了。”陆崇明笑逐颜开,十分高兴。
“应该的嘛,不要忘记了,巡展的珍宝之中,可是还有你的作品。”王观笑着说道:“要不在巡展的时候,和大家公布一声?”
“千万别,你这是想把我架在火堆上烤啊。”陆崇明立即摇头,毫不犹豫放弃了这个一举成名的大好时机。
所谓的作品,自然就是那件昌化石球,东西的确是陆崇明雕刻成型的,但是其中的创意却是来自王观,陆崇明可不想昧下这个功劳。
人贵有自知之明,类似于昌化石球这种宝蕴天成的东西,本身就是天材地宝,稍微雕琢就可以绽放光芒了,那是宝贝借工匠之手成型,而不是工匠使得东西形成珍宝。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陆崇明区分得清楚,肯定不想让内行人看笑话。
“既然这样,那就算了。”王观耸肩道:“考虑一下,一举成名天下知啊,不要现在错过了,以后却后悔莫及。”
“我相信自己,以后不缺乏成名的机会。”陆崇明自信道。
“得,当我没说。”
在说话之间,王观的目光无意中一瞥,却惊讶的发现茶楼之中还有熟人,当下连忙招呼起来:“宋大叔,这里……”
“谁?”
那人闻声看来,看到王观之后,多少有些意外的惊喜:“王观呀,你怎么也在这里?”
低沉的声音,粗犷的面容,还有满脸的络腮胡子,正是西泠印社的刻印家,也是昌化石的赌石专家宋有道。
“这个也是我想问的。”
此时,王观连忙起身招呼,然后一番引见,才笑道:“宋大叔,是到沪城办事呢,还是打算参观珍宝展览?”
“这还用说,当然是观看展览啊。”宋有道笑道:“看来也不用我多问了,你也是同样的目的对吧。”
“差不多。”王观点头道:“确实是为了展览的事情而来。”这话也没错,不过不是参观,而是组织展览事宜而已。
“我猜也是。”宋有道感叹道:“主办方太小气了,长江三角地区这么大,却只在沪城举行一场展览会而已。江浙两地的人流,自然都往沪城集中了。还好展览会延长两天,不然指不定要闹出什么矛盾来。”
“人很多吗?”王观有些惊讶。
不过考虑到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情况,倒也是可以理解。
“多,多得无法形容,比得上世博会那段时期了。”
宋有道摇了摇头,又问道:“对了,你们买到门票了没有?这展览会的门票,简直比春运火车票还要难买,而且还有诸多的限制,难搞啊!”
为了防止黄牛党趁机抬价,规定每人只能限购两张,这样很大程度抵制了黄牛党,但是却让更多的人怨声载道。因为他们想出高价从黄牛党手中买票,却无功而返,自然很不爽。从某种程度说,也算是一种无奈的发泄。
“我们有票了。”王观轻笑道:“宋大叔你是什么时候的票?”
“三天以后……”
宋有道才说着,忽然又有人向他打招呼。王观自然看了过去,只见一个中午人走了过来,看模样应该是宋有道的朋友之类。
但是走近之后,那人看了眼王观,由于不认识,肯定是直接掠过,然后就看到了陆崇明。此时,他却是怔了一怔,然后有点儿惊喜交集道:“陆兄弟,好久不见了。”
“哦……”
此时,陆崇明也有点儿惊讶,仔细打量那人,忽然醒悟过来,也露出笑容:“原来是胡老板呀,确实好久不见,生意兴隆啊。”
“真是陆兄弟你啊,变了个模样,我还以为看错了呢。”胡老板笑容满面,又唉声叹气道:“不过少了陆兄弟提供的货源,生意却兴隆不起来……”
听到这话,王观也明白了,这个胡老板应该是陆崇明的主顾,以前肯定没少在陆崇明那里取货。不过陆崇明为了提高技术,闭关潜修了大半年,渠道就中断了,对于胡老板来说,或多或少肯定有些影响。
“好端端的,工作室怎么关了?”胡老板关心问道:“是不是遇上什么麻烦事了,陆兄弟不妨和我说说,如果力所能及,我绝对不推托。”
所谓物以类聚,能和宋有道这种豪爽人做朋友的,肯定也是颇讲义气。最重要的是,胡老板也明白陆崇明的根底,知道他的本事,自然也想卖个人情,关系更进一步。
“没什么,一点私事罢了。”陆崇明摆手笑道:“感觉手艺不行,就干脆回炉重新学习。”
“啊?”
胡老板愣了一愣,真是出乎意料的答案。要知道陆崇明可是省一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呀,这样的水平还叫手艺不行,那其他人都是吃干饭的吗?
“不是回炉学习,而是进修提高。”王观笑着说道:“深造去了,现在学有所成,实力更上一层楼。”
“原来如此。”胡老板恍然大悟,也连忙恭喜起来,以茶代酒敬了一杯。
现在好了,大家有四个人,相互之间也认识,你聊你的,我聊我的,再时不时交换意见,气氛自然十分融洽。由此也可以知道,人与人之间,真的就是个小圈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遇上了。本来还是陌生人的,下一秒就成为了朋友。
不知不觉之中,却是已经中午了,胡老板立刻站了起来,拍着胸口说要请客,而且不是在酒楼请,而是请另外三人到他家里作客。
一般来说,请人到家里作客,就是拿人当成朋友看待了。另外三人自然不会拒绝,欣然跟着胡老板来到了他的家里。胡老板的家就在一条热闹繁华的街道之中,从环境方面来说,肯定谈不上多好,但是在商业角度来看,绝对是占了地利之便。
事实上也是这样,胡老板就利用了这个地利,在自家的门铺开了一家玉饰店。由于经营有方,加上这边的人流众多,生意也算是红火。
不过说大赚特赚也不太可能,毕竟玉石属于奢侈品一类,就算整个行业繁荣昌盛,但是成本却在不断提高,利润反而下降了。
当然,不管怎么说,有这家店铺在手,胡老板的生活还是很滋润的,至少属于衣食不愁的高薪阶层,很让普通人向往羡慕……
第963章龙碑
“来,大家楼上请。”
此时,在胡老板的引请下,大家由店铺而上,来到了二楼的客厅之中。客厅的装潢十分雅致,偏向古典的风格,彰显出主人的品味倾向。
“大家不要客气,随便坐。”
在胡老板的招呼下,三人自然坐了下来,但是几分秒钟之后,又站了起来。因为胡老板的妻子和孩子出来了,其中肯定要介绍一番。
孩子就算了,由于年纪不大,也有几分羞涩,说了几句话就回房玩耍去了。倒是胡老板的妻子也十分利索,而且也认识宋有道,大大方方地招呼起来。在得知陆崇明是提供货源的玉雕师之后,更是客气几分。
“你去做饭,我来招呼就好了。”胡老板轻声道,他的妻子也轻轻点头而去。所谓的贤内助就是这样了,在关键时刻不会给自家丈夫丢面子。
“嫂夫人,不必那么隆重的,随便炒几盘酒菜就行了。”与此同时,宋有道笑呵呵道:“有酒万事足,其他也无所谓了。”
看似不客气的一句话,实际上却是真正的客气。胡老板的妻子也笑着应合一声,但是该怎么待客,她心里也有数。
“你别多管,该怎么操作,她会处理好的。”胡老板笑道:“走,大家到书房谈,那里比较清静……”
胡老板的书房在三楼,而且是在房子的后侧。房子前面是热闹的街道,但是后面就是比较宁静的住宅小区了。书房临窗,正好可以看到一片小区绿化园林,倒是比较清雅。此时阳光明媚,还能够听到园林中的雀鸣声。感觉真的不差。
不过,说是书房,这里却没有多少藏书,反而在书架上搁了不少玉石摆件。
这些玉石摆件造型各异,有纯净的白玉,也有碧透的青玉,更有漆黑的墨玉,以及各种颜色混杂的玉髓。不管是什么颜色,但是经过高明匠师的精心雕琢。却是仪态万方,散发出不同寻常的魅力。
“咦。”
此时,陆崇明惊讶道:“胡老板,那我不是我三年前的作品吗,你还留着呀。”
王观顺势看去。只见陆崇明说的是一匹玉马摆件。东西的造型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参考马踏飞燕,一蹄落地,三蹄凌空,充满了栩栩如生的张力。
只要有几分欣赏水平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这匹玉马的雕工非常精妙。将整件东西的重心集中于一点,没有厚实的功力。以及对于巧劲的把握,那是很难办到的事情。
“东西太好了,我非常喜欢,舍不得出手。只好藏私了。”胡老板解释起来,语气十分诚恳,却是对陆崇明的最好赞誉。
要知道胡老板以经营玉器为生,最忌讳的应该是藏私了。毕竟不卖东西。他就该喝西北风去了。可是他却把陆崇明雕刻的这件东西截留下来不卖,就知道他是真心喜欢这件东西。反过来说。也证明了陆崇明手艺的精妙绝伦,让胡老板不能割舍放弃。
对此,陆崇明表面上没说什么,心里肯定十分高兴。
“果然是难得的好东西。”
此时,宋有道观赏了片刻,也赞同笑道:“特别是骏马奔腾的时候,肌肉的那种张驰感,非常的传神……”
“不不是,还差得远呢。”陆崇明摇头道,不是在谦虚,而是在陈述事实:“太生涩了,如果现在让我来雕刻,重点不应该表现在肌肉上,而是着重马的耳朵,眼睛,以及鬃毛上,或者马尾的飘扬……”
陆崇明细数起来,居然挑了许多毛病。
然而,众人听了,却切切实实地感受到,陆崇明真的进步了。人就是这样,能够检讨自己以前得失的时候,就是进步的明证。
一番评点之后,陆崇明摇头道:“可惜东西已经定型,不可能再修改了,不然就显得不伦不类,反而破坏了整体气势。”
“这样就很好了。”胡老板连忙说道:“如果陆兄弟觉得不行,我手头上还有一块品质不错的白玉,可以给你再雕琢一件。”
众人一听,就轻轻笑了,胡老板这是打蛇随棍上啊,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行。”
陆崇明沉吟了下,居然答应了下来:“不过需要再等半年,在半年之后,我的工作室重新开张,第一单生意,就交给胡老板了。”
“一言为定。”
胡老板眼睛一亮,急忙敲定下来。在聊天的时候,他已经知道陆崇明现在跟随国家级玉雕大师身边潜修,敢把日期定在半年以后,说明陆崇明有把握在这段时间突破自己的极限,达到新的高度。
陆崇明现在已经是省级工艺大师了,更上一层楼以后,再不济也是无限接近于国家级别的工艺大师。那个时候再出手,东西的质量就不比当初了。
这样的机会,胡老板怎么可能错过,毕竟无论怎么看,他都不会吃亏。
“定了,到时候给你电话,不然你去太仓找我也行。”陆崇明笑道,本来他现在就可以出师了,但是考虑到根基不算扎实,就想多磨练半年。现在陆崇明终于明白根基的重要性,反而不急着赚钱了。
“有你这话就行了,到时我肯定亲自前去拜访……”胡老板笑容可掬,又引请大家到旁边坐了下来,顺便烧水泡茶。
在茶几的旁边,却搁了几本书,从折皱的痕迹来看,好像是经常被人翻阅。王观目光也随之停顿了一下,很自然地看了眼书名,发现都是些玉石类书籍。不过,这些并不是现代新编教材,而是古书,古人编著的玉石类丛书。
说起来,古人对于玉石的认知,往往带有一些主观性,附会了许多传说。但是阅读起来,确实很有味道,比现代干巴巴的说明书更有可读性。
“老胡,品味高了很多了嘛。”
与此同时,宋有道也看到桌面上的书籍了,顺手拿起来翻了一翻,顿时笑道:“最近受到了什么刺激,居然开始啃起文言文来了?”
严格来说,宋有道这话有些夸张了,这些古籍还没到文言文的地步,但是其中的行文方式对于现代人来说,确实有一点阅读障碍。正常的情况下,没什么特别原因,一般人都是选择看白话文版本,或者带有翻译的版本,很少直接拿纯粹的古籍来看。
不过,宋有道却看得清楚,这些古籍却是切切实实的古籍,并不是复制本,自然没有什么翻译。连他这种在西泠印社出身的人,都觉得这书晦涩难懂,更何况胡老板了。
作为知根底的人,宋有道可是明白胡老板的水平,或许在鉴定玉石上有一手,大多数是靠实践的经验,但是在知识理论方面却有所欠缺。难道是认识到这一点,所以知耻而后进,努力弥补起来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却是可喜可贺啊。
“又来笑话我了。”
此时,胡老板有些尴尬,不过还是解释起来:“你猜对了,真是受到刺激了。你不是来参观珍宝展览的吗,那些珍宝之中,可是有不少传说听东西。”
“以前吧,觉得传说不可信,现在才知道,原来传说也十分靠谱。所以我就找来这些古籍看看,免得到时候遇上了,却有眼不识金镶玉,直接忽略过去了。”
说到这里,胡老板很有感触的样子:“而且还真别说,看了这些古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老祖宗们的能力真不是吹嘘出来的,心灵手巧,匠心独运……可惜就是东西失传了,没能让大家领略其中的精妙。”
“嗯,很有道理。”
宋有道称赞起来:“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这些书没白读。”
“见笑、见笑。”
适时,胡老板招呼道:“来,大家喝茶。”
“有劳……”
宋有道举杯抿了口清茶,也随手翻开古籍浏览起来。而且十分凑巧,就给他翻到了玉圣陆子冈的介绍之中。
稍微看了两眼,宋有道若有所思,好奇道:“陆兄弟,书上说玉雕界的祖师爷陆子冈是太仓人,你也是太仓的,该不会有什么关系吧?”
“哈哈,不知道了吧。”胡老板立即笑道:“陆兄弟是陆子冈的嫡系子孙,现在算是继承祖业,迟早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胡老板,你千万不要把我捧得太高。”陆崇明连忙摆手道:“以前是我浅薄无知,硬要与祖师爷扯上关系,实际上是不是一家子,还真不好考据出来。”
“同姓同宗同乡,五百年以前肯定是一家。”胡老板笑道,也未尝没有道理。毕竟古人轻易之间不改姓,而且宗族之间喜欢群居,哪怕不是一家子,也是同一族人。
“就是。”
此时,旁边的王观也笑道:“你又没给祖宗抹黑,有什么不敢认的。”
“行行行,就是一家子成了吧。”
陆崇明苦笑了下,不经意说道:“而且也不算是乱攀亲戚,毕竟在我们村子的后山脚下,确实有一块龙碑,据说就是祖师爷遗留下来的东西……”
“龙碑!”
一瞬间,另外三人很感兴趣:“那是什么东西?”
“不是什么东西,就是一块碑状的石头。”陆崇明笑道:“石头上刻有简单的龙纹,但是又不齐全。村里人传说,那是祖师爷的绘刻……”
第964章遭遇
“据说,龙碑上有祖师爷绘刻的龙图,而且一开始的时候,龙图是没有眼睛的,后来某一天祖师爷心血来潮,就把眼睛给点上了。”
此时此刻,陆崇明表情古怪道:“接下来发生什么事情,估计你们也心里有数了,被点晴的龙图就活了,直接在石碑中腾飞而出,遨游天空而去。然后石碑上只留下影子了,再经过几百年的演变,龙影就化成了简单的龙纹线条……”
“咳!”
这个时候,其他三人面面相觑,好耳熟能详的典故啊,分明是画龙点睛嘛,而且还是直接照搬,一点也没修改,太明目张胆了吧。
“这种传说,大家听听就算了,也不用当真。”
适时,陆崇明笑道:“不过这也是我们的村中,唯一能够与祖师爷扯上关系的东西了。而且我仔细研究过了,那块石碑看起来确定年代久远,说是明代的东西也能让人比较信服。就是不知道是先有石碑,还是先有祖师爷。料想应该是由于祖师爷的名头太响亮了,然后就被人牵强附会在一起。”
“这也难说,或许是真的呢。”胡老板反应过来,立即笑道:“都说不可考据了,未必不是真的,说不定真有什么联系。”
胡老板这话,一看就是有些违心,陆崇明笑了笑,直接把话题带了过去:“龙碑是真是假不重要,毕竟在展览会上,可是有一件真东西。”
“没错。”
胡老板深以为然:“那枚黄玉扳指,一定要仔细鉴赏。”
“相比之下,我对昌化石更感兴趣。”
此时。宋有道接话道:“那才叫夺天地之造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两人的感叹声中,胡老板的妻子也走了上来,招呼大家可以去吃饭了。才二十多分钟而已,午餐就已经准备好。这并不说明胡老板妻子的敷衍了事,而是人家直接到酒楼定餐,速度自然不慢。
当然,这是旁枝末节,反正在胡老板一家人的热情接待下。王观等人宾至如归,很快就吃饱喝足,然后在客厅中小坐消化。
“老板。”
然后,才坐了几分钟,一楼店铺的伙计就跑上来了。却是有顾客上门,要买店里的一件比较珍贵的玉器。在价格方面谈不拢,伙计也不好做主,自然要找胡老板做决定。
见此情形,王观等人自然识趣告辞,胡老板挽留不成,只好送三人离开。然后才返回店里与顾客讨价还价……
与此同时,走在热闹繁华的街道上,王观却感到有几分熟悉。定神一看,才发现街道的隔壁就是古玩街。他上次来沪城的时候就逛过一回,自然有几分印象。
不仅是王观有印象而已,别人对他也有印象。
就在王观等人在古玩街旁边经过的时候,冷不防有一个人冲了过来。冲他露出了灿烂的笑脸:“王东主,好久不见了。”
“呃……”
王观一怔。仔细打量来人,记忆随之浮现出来,然后也笑着招呼起来:“原来是谢掌柜,近来生意可好?”
这个谢掌柜,却是当初他在古玩街发现黑定瓷的时候,在旁边围观的几个店铺掌柜之一。当时大家还互换了名片,王观的记忆力不错,自然还记得这事。
当然,相对来说还是谢掌柜的记忆更加深刻。毕竟他可是一直惦记着黑定瓷碗,希望某一天王观突然给他打电话,说是准备出手这件东西。不过十分可惜,他一直没有等到这电话,反而把人等来了。
既然遇上了,而且又没别的什么事,谢掌柜肯定要出来招呼。作为一个入行十几年的古玩商人,他当然清楚机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主动创造出来的。想到这里,谢掌柜当机立断,立即跑了出来,一边招呼,一边引请王观等人到他的店里坐坐。
“你们觉得呢?”王观征求宋有道和陆崇明的意见,如果只是他单独一人,坐不坐都无所谓,但是多了另外两人,就不好替人做主了。
“去看看。”陆崇明颇有兴趣。宋有道见状,也是没有反对。
当下三人就在谢掌柜的带领下,进到了他的店铺之中。才进门口,王观随意环视一眼,顿时惊讶道:“谢掌柜,你专营瓶子呀,好多的瓶子。”
“……没办法,这是潮流。”谢掌柜含糊道,有几分尴尬之色。
王观的惊讶,以及谢掌柜的尴尬,自然是有原因的,主要是这些瓶子,模样大致相同,都是米黄颜色,有几分粗糙感的瓷瓶。这样的形制,与枯木逢春瓶差不多。显然在珍宝展览引起轰动之后,一些仿制品就如雨后春笋一样冒涌出来了。
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情况,王观也没有什么特别感受,反而饶有兴趣打量这些瓶子,然后拿了一个观看起来。片刻之后,他忍不住点头道:“挺像的……”
“王东主,你是大行家,就不要笑话我了。”
此时,谢掌柜也不讳言:“这些东西,就是单纯的摆设,给个几十上百块就卖了,绝对没有坑人的意思。”
谢掌柜这话倒是不假,如果他存心骗人,那么应该只摆一只出来就好。毕竟一堆大致相同的瓶子搁放在一起,是人都知道属于仿制品,应该不会有人蠢到上当受骗吧。如果这样都被骗了,充分说明你傻,被坑也正常。
所以,王观也由衷说道:“我可不是笑话,而是夸赞谢掌柜仁义。”
“仁义不敢当,只是知道哪些钱能赚,哪些钱赚了亏心。”谢掌柜笑呵呵道,又殷勤地请三人到茶室稍坐。
“喝茶就算了。”
王观笑道:“才从朋友家出来,现在是一肚子茶水。相对谢掌柜的好茶来说,我对你店里的宝贝更加感兴趣。不知道谢掌柜有什么珍藏,能不能拿出来让我们大开眼界啊。”
“王东主这是在寒碜我啊。”谢掌柜连忙摆手道:“我店里的东西再好,也比不上王东主黑定瓷的一个零头。”
“过了过了,没有这么夸张。”王观摇了摇头,可不敢小看任何人。毕竟经历多了,他怎么知道,在每个不起眼的店铺之中,都有可能隐藏了各种珍宝。
再说了,谢掌柜的古玩店,少说也有十四五年历史了,经营了这么长的时候,要说没有一两件压堂,王观无论如何也是不相信的。要说没有,肯定是两人的交情不够,谢掌柜不肯拿出来让他观赏罢了。
在两人闲聊的时候,宋有道和陆崇明也在店里浏览起来,不过是随便看看。但是在走到店铺角落的时候,陆崇明看到一件东西,忍不住惊愕的叫了出来。
“怎么了?”
王观闻声一怔,顺势看了过去,笑问道:“发现什么好东西了?”
“不是好东西,而是……”
陆崇明顿了一顿,招手道:“你们过来看这件东西……”
听到这话,其他人真的好奇了,纷纷围了过去。片刻之后,王观定神一看,只见东西居然是块残碑,拱门状的碑上,充满了岁月洗礼留下来的痕迹,另外还有一些凌乱的线刻,看起来十分旧破。
“咦。”
不过,看了一眼,王观就知道陆崇明惊奇的原因了。因为这块碑面上的线刻,居然是呈龙鳞片纹状的,与他刚才描述的村中残碑一模一样。
“好像啊。”
此时,王观笑道:“难道是你村里的东西?”
当然,王观这是在开玩笑,但是却提醒了陆崇明,只见他立即蹲了下来,直接把残碑翻过来看后面。乍看之下,他的脸色就变了。
察觉陆崇明的异常,王观也低头看去,只见残碑的背面也是坑坑洼洼的样子,其中又被人刻了许多凌乱的线条,就像是小孩涂鸦一样让人不忍直视。
然而,凌乱的涂鸦之中,也有刻画得不错的图案,比如说一只小乌龟。那是让人用锥子深刻上去的,龟甲的背片,半伸半缩的脑袋,还有活龙活现的四肢,都是那么栩栩如生,堪称精妙佳作。
“这是我刻的。”
此时,陆崇明手指在小乌龟图案上拂过,表情有几分怀念,还有许多迷惑不解:“没错,残碑应该是村里的东西,怎么出现在这里?”
听到这话,众人愣住了,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看来不仅是像,而是同一件东西啊。但是这样一来,事情就多了几分蹊跷,陆崇明村里的东西,总不能无缘无故地却出现在古玩店里吧?
一时之间,其他人看向了谢掌柜,露出了探究之色,希望他能够给个答案。当然,这不是在质疑,而是希望他释惑。
“这东西是你们村的?”
与此同时,谢掌柜多了几分惊讶,但是倒不置于怀疑陆崇明撒谎,主要是残碑真的不怎么样,就算想讹诈也没必要拿这玩意说事。明白这点,当下他也认真解释起来:“严格来说,这不是我收上来的东西,而是有人拿过来推销。”
“不过东西太次,又没有什么价值,本来我不想收的,但是那人死皮赖脸,把东西搁在这里就赖着不走了。为了不让他影响我做生意,我随手塞了几十块钱,把人打发走了。之后东西就留了下来,一直没空处理。”
说话之间,谢掌柜无奈道:“石头太重了,扔到垃圾堆旁边,清洁工也不乐意搬走。”
第965章人情和买卖
ps:新的一月,求几张月票,请大家支持一下。
在谢掌柜的解释下,其他人也不怀疑。
毕竟就如同谢掌柜所说,残碑又不是什么珍贵的宝贝,估计也没什么人愿意收藏。不然东西搁在店也有些日子,有人想要的话早就卖出去了,何必等到现在。
“明知道没人要,干嘛还要搬来推销?”宋有道也有些奇怪。
“石碑应该是搭头。”
此时,谢掌柜智珠在握道:“这位兄弟,你们村里是不是有什么古桥梁之类?”
“呃……”
陆崇明一怔,随即点头道:“有啊,村前村后有 (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