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第 251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据人考证研究,觉得乾隆皇帝这些印章和句子倒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考虑到乾隆皇帝鉴定东西的本事也不太靠谱,所以也有人觉得,这画可能是元明时期的仿作。

    然而,东西在流传的过程之中,无论是民国的大收藏家张葱玉,还是近现代鉴赏大师启功先生,以及许多顶级古书画鉴定专家,也曾确定这画为宋徽宗真迹。也就是说,觉得这画卷是真迹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只有少部分人存疑罢了。

    少数服从多数,所以大家觉得这应该是真迹。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在零二年春拍上拍出两千三百万的高价。可是那少部分人也不服气,他们觉得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其中的真真假假,还真是不太好说得清楚。

    不过,在研究片刻之后,一个专家率先说道:“我觉得肯定是真迹,且不提纸质还有印章,单单就画风而言,与宋徽宗另一幅真迹四禽图一模一样。尤其是禽鸟的翎毛的眼睛,更是十分传神……”

    第1033章待定

    “宋徽宗的花鸟画,最细致的就是翎毛和眼睛了。。”

    此时,一个专家侃侃而谈:“据说他在画翎毛的时候,习惯用双勾谨细,使得毛羽洒然,形体生动而自然。尤其是描绘禽鸟眼睛的时候,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

    “这幅写生珍禽图中的鸟儿就是这样,充满了形神兼备的高妙写生,已从朴实真诚之趣,变而为精微灵动,也就是形似以物趣胜,神似以天趣胜……”

    在评点之中,王观等人也纷纷点头。画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直观的感受,自然比较偏向东西是真迹的立场。毕竟所谓的存疑,有时候却是有些人的投机。

    这不奇怪,无论古今,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有投机者的存在。鉴定师这个行业也是这样,在给东西挑毛病的时候,未必就是觉得东西有问题,或许是为了标新立异,又或者是赌一把。毕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以前觉得是真迹的东西,现在也可能断定为仿作了。

    基于这个理由,一些人自然投机取巧,想要赌运气。如果碰巧让他说对了,那么这件事情就是他的荣誉、骄傲,肯定时常挂在嘴边。也就是这个原因,才使得行业之中充斥了各种不同的声音,牛鬼蛇神一大堆,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时常发生。

    所以说,外人觉得古玩收藏的水很深,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毕竟只有乱了,他们才能够浑水摸鱼,大捞好处。

    不过周老等人却很有艹守,有一说一,东西对就对,不对就不对,自然不会有什么私心。经过细致的鉴定之后,一致认为东西就是真迹。

    “肯定没问题,就它了。”一个专家笑叹道:“有了这三件宝贝,真是不虚此行。”

    “你要求太低了,好东西还在后头呢。”

    与此同时,旁边的专家呶嘴示意道:“看见没有,玉玺!”

    玉玺,当然不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而是清代皇帝的印玺。

    毕竟清代的皇帝除了二十四宝以外,还刻了许许多多印玺。比如说乾隆皇帝,一生刻印无数,据说在万枚以上。这些玉玺在清末的时候,大多数被掠夺流失海外。近些年来,世界各大拍卖场上,没少看见这些皇帝玉玺,而是价格被炒得很高。

    有人说,这是掠夺一次不够,看见中国人有钱了,所以变着法子进行二次掠夺。这话尽管有几分偏颇,但是未尝没有道理。

    不过,现在的情况好点,有人打开秘库保险柜大门,让大家随便挑东西。这样的情况可不多见,周老等人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机会,眼睛肯定是有多大就睁得多大,不放过任何一件珍贵的宝贝。

    玉玺,自然是宝贝,尤其是皇帝的玉玺,更是难得的宝贝。现代的人可能缺乏代入感,实际上在古代的时候,印玺相当于身份证,犹如一个人的权势地位象征。

    在一些古代文献资料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事例,在攻破某座城池之时,直接把城中官员杀掉,然后再用官印号令军民,而且军民也十分服从。

    再有就是某某官员在赴任途中,或是病死,或是被大盗砍杀,然后有人冒名顶替去做官,有官印为证,却根本没有什么人怀疑。

    对于这样的事例,估计现代人当成是传奇故事。实际上,这却是真人真事。要知道古代的交通非常落后,尽管没有老子小国寡民,乡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那么夸张,但是有些人真的一生没有走出百里范围之内。

    这也就是所谓的乡土情结,故土难离。主要是一离开,很多时候就再也没有机会返回乡村之中了。客死他乡,葬送在别的地方,这样的情形也不少见。

    交通的落后,自然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在没有相机电话网络的时代,符印自然就成为了检验一个人身份的信物。那么有了官印,自然可以冒名顶替。也就是说,官印是权力的象征,大家认印不认人,印比人重要。

    就是明白这点,周老等人自然更加清楚玉玺的价值。不仅是经济价值,更包括了背后的传统文化价值。所以在发现有玉玺之后,就纷纷围了过去打量。

    细看之下,只见玉玺的玉质偏向于暗黄,看起来十分古拙的模样。而且是一般的方形印玺不同,这枚玉玺却是圆状,就好像一根柱子。在柱上却是简单的雕刻,类似于山体状,却磨去了棱角。此时,一个专家把玉玺拿了起来观赏,着重打量印面的文字。尽管印面的文字是反向的,但是专家经验丰富,稍微打量就辨认出来:“五福堂。”

    “哦,是雍正皇帝的印玺啊。”

    旁边的人一听,马上就有了结论。毕竟每个皇帝,在皇宫之中都设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然后取了各个文雅的堂号。比如说乾隆皇帝的三希堂,那是收藏字画的。至于五福堂,却是雍正平时休闲放松,修身养姓的地方。

    “可惜了,只是堂号玺。”

    与此同时,一个专家叹道:“如果是雍正御览之宝,雍正赦命之宝,为君难,敬天尊祖,亲贤爱民之类的玉玺,那就更加珍贵。”

    “有堂号玺就不错了。”周老笑道:“毕竟雍正可不是乾隆,他叫人篆刻的玉玺不算多,而且在战火纷飞之中,能够存留下来的更少。现在能够看到一块,也是比较幸运的事情了,不要再做其他奢求。”

    “也对……”这样一想,大家也深以为然,不再纠结印文内容,而是观赏玉玺的质感,以及篆刻的手法。毕竟印玺的好坏,很大程度体现在材料、雕工、篆刻方面。好料配好工,这才相辅相成。要是雕工和篆刻不行,那纯粹就是糟蹋东西。

    不过,皇帝的玉玺,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玉料就不说了,哪怕雍正为了给康熙皇帝擦屁股,收拾一大堆烂摊子,为人比较节俭。但是身份摆在那里,再怎么节俭也不会缺少一块好玉料。至于雕工和篆刻,更是由宫廷大匠出手,篆字铁钩银画,在苍劲的线条之中,又带着洒脱轻盈的美感,非常漂亮。

    皇家出品,本身就是精品的保证。毫无疑问,东西肯定是难得的珍品。

    “这个……待定!”

    就算是属于皇帝的玉玺,但是毕竟只是私人印章一流,而不是皇帝诏告天下的钦命之宝,在文化价值上肯定比刚才的几幅字画稍逊一筹,所以只能列入待定的范围内。毕竟交换的东西数额有限,肯定要慎之又慎,不可能匆匆决定。

    “对了,这个是什么。”

    就在这时,有人在玉玺的旁边,发现了一块奇怪的东西。

    “什么?”

    众人也顺势看去,只见东西犹如圆盘大小,材质却不明显,有点儿稀奇。一时之间,大家也多了几分兴趣,周老更是直接把东西拿了起来打量。

    “咦。”

    稍微掂量,周老就微微一惊:“好像是龟甲。”

    与此同时,大家也看清楚了,东西好像圆盘,刚才是盘心向上,自然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可是现在却是盘背向上,大家自然看见了一些纹理。从纹理来看,就可以知道东西是龟甲,而且不是一整块龟甲,却是一块龟甲片。

    另外在龟甲片上,还有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绘刻,又是线条,又是圆点的,让人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如果是之前,大家肯定是不解其意,但是经过昨天拜访徐老之后,现在再看到这一块龟甲片,众人的眼中难免多了几分异色,有种无巧不成书的感觉。

    “是它吗?”

    适时,一个专家悄声道:“感觉好像啊。”

    “不仅像,我觉得就是它。”

    旁人示意道:“你们看,这些线条与点,简直一模一样。不过边角好像被打磨过,不知道人为蓄意切分,还是惨遭意外破裂分开……”

    “不管是哪个原因,东西却只有一片,太可惜了。”

    听到这话,众人纷纷点头。残不如整,这是公认的事情。尽管常说管中窥豹,那也是无奈的事情。如果有条件,谁不想拥有全部?

    要知道残片只是残片,就算可以通过残片了解一些情况,但是有时候也会发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事情。就是明白这点,大家才会这样叹惜。

    “再看看有没有另外的龟甲……”

    这个时候,也有人不死心,在各个保险柜中翻找起来。可惜却没有什么收获,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龟甲片没有找到,那人却发现了另外一件比较稀奇的物件。

    “你们过来看看,这是什么?”

    在那个的招呼下,大家自然望去,只见东西居然是一块石头,不过在石头上却隐约有蟠龙浮现,鳞甲、头角、足爪、颈毛都看得一清二楚。最重要的是,石头上的龙形图案并不是人为雕刻上去的,而是天然形成的纹理。

    “龙纹奇石。”

    乍看之下,大家却是啧啧称奇,却是把龟甲的事情暂时置之脑后。

    一番检验之后,大家也可以确定,石头纹理真的就是天然成型,龙图天成,妙趣横生。如果放在古代,肯定是祥瑞的征兆……

    第1034章石雕残像

    大家观赏了奇石,再研究其他东西,却没有什么惊喜发现了。

    “既然这样,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与此同时,周老回头问道:“安德森先生,另外的东西什么时候到啊?”

    “快了,快了,正在协调。”安德森先生微笑回应,也不算是敷衍,毕竟东西在不同人的手里,怎么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够争取过来。

    对此,王观等人也不管,反正只要东西拿来就好。至于安德森先生怎么运作,那就是他的事情了。可见不管什么事情,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享受过程,不注重结果,那是失败者的托词,或者胜利者的虚伪谦虚。

    不管怎么说,今天的收获不错,敲定了三件珍宝,以及一件待定的东西。大家也有几分心满意足,然后谢绝了安德森先生请客吃饭的提议,就直接返回酒店。

    路上,大家的心情舒畅,不过也有专家感叹:“可惜,不是大英博物馆、法国罗浮宫或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与我们交换。不然的话,根本不用鉴定了,直接按照名录拿就行。”

    “也是……”

    一时之间,众人深以为然。毕竟这三大博物馆之中的中国文物,早就被大家鉴赏多次了,根本不用怎么鉴定,都可以确定是真正的稀世宝贝。

    “好了,别多想了。那些东西,不是想换就能换到的。”周老摇了摇头,说了句大实话。毕竟除非是私人性质的博物馆,不然类似于世界三大博物中的东西,都属于公共财产。其中的变更损坏。恐怕都牵动整个国家民众的心。

    在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应该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打博物馆东西的主意,哪怕是公平合理的交换也不行。从某种程度上,博物馆有点儿像貔貅,吃了不吐出来。

    明白了这个道理,王观等人随之点头,不再感叹。

    一番辗转之后,大家也回到了酒店。一边聚餐,一边闲聊刚才的诸多东西。

    实际上,几个保险柜里的东西,也不全都是真的。其中也有一些赝品的存在。刚才有安德森先生在旁边不好说,现在再也没有顾虑。自然是深入评点起来。

    另外真在什么地方,哪里又能够看出假的,都有许多的学问。要知道每个人鉴别的角度各不相同,却是可以相互借鉴。就是这样,在谈笑风生之中,一天过去了。在第二天早上,王观才吃了早餐。却看见有人过来拜访。

    “约翰先生!”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王观一点儿也不惊讶,反而微笑道:“早上好,要不要来一杯上午茶。”

    “不了。谢谢。”

    正事要紧,约翰先生也不打算耽搁,在王观的示意坐了下来之后,也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说道:“王先生,我们老板想请去美国一趟。看一些东西。”

    “看什么东西?”王观一脸淡然的样子,当然也有几分好奇。

    “一些中国的古董。”

    在说话之间,约翰先生再次拿出来一张相片,然后反面递了过去。

    王观自然接了过来,顺手翻转打量起来。乍看之下,他就有几分惊愣,然后沉吟了下,就缓缓点头道:“难得你们老板这样有心,不去怕是不行了。”

    “既然这样,我们立即出发吧。”约翰先生欣喜道,如果能够顺利敲定这件事情,对他来说就意味着升职加薪,他肯定有几分急切。

    王观也没意见,干脆起身与去周老打声招呼,表示自己要去趟美国。对此,周老等人似乎也没有什么意外的神态,只是嘱托王观尽快回来。

    告别之后,王观又叫上两个保镖,这才跟随约翰先生朝机场方向而去。

    到了机场,王观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土豪。因为在机场之中,早就有专机等候多时,直接坐上去就可以飞往美国了。

    说实在话,看到专机的一瞬间,王观也有些意外,但是想到欧美大富豪拥有私人飞机很正常,也随之释然了。毕竟不仅是欧美地区,就是现在的国内,私人飞机也不算少见。只不过拥有的人十分低调,不太显摆罢了。

    自然也有显摆的,比如说一些娱乐明星,发现他们也有私人飞机之后,自然引起各种羡慕嫉妒恨,然后闹得沸沸扬扬。

    不管怎么说,在专机的载送下,王观等人很快就抵达了美国。之后更是有专车开了过来,服务十分周到。也就是说,从澳大利亚来到美国,一路上他几乎没有用到脚的地方。嗯,就好像是残疾人的待遇。

    反正就是舒舒服服地来到了目的地,一栋环境优美的庄园之中。

    庄园很大,坐落在半山腰中,两边是高高的围栏,把一座山头包围起来,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堡垒似的独立王国。从山脚下望去,有点儿易守难攻的感觉。

    尤其是通过安检之后,车子通过铁栏大门驶了进去,王观也隐约看到在连绵起伏的庄园建筑的角落,好像是隐藏了不少保安。

    当然,到底是普通保安,还是雇佣兵之类,王观也管不着,也不想管。等到车子停在了庄园的旁边,他就在约翰先生的引请下走了出来。

    “王先生,请进。”

    片刻之后,王观来到了庄园客厅。厅中的豪华奢侈也不必多说,反正肯定是在典雅之中处处透出富丽堂皇。

    不过,与王观想象中的不同,他来到客厅之后,居然没有主人来迎接。客人来了,主人却不见踪影,未免太失礼了吧。

    想到这里,王观自然是皱起了眉头。

    见此情形,约翰先生连忙解释道:“王先生,我们老板现在在欧洲,一时之间也赶不回来了,请你多见谅。要不,我们先去看看东西?”

    王观不置可否,但是约翰先生很有眼力,自然知道王观同意了,当下连忙在前面带路。绕过豪华客厅之中,一直深入庄园之中。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处守卫森严的地方。

    守卫真的很严,几个大汉站在旁边,就算是约翰先生,也要经过一番搜查,这才放行。反倒是王观不用检查什么,等到约翰先生把门打开了,直接走进去就行。

    走进去之后,王观忍不住一阵惊叹。因为表面上,这里是一栋房子,实际上内部却与山体相连,整个山腹已经被挖空了,形成一个巨大的空间。在空间的内部,肯定是经过加固强化了,又是钢筋混凝土,又是金属甲板什么的,或许连炮弹也轰炸不开。

    然而,王观才懒得理会空间建筑有多好,在进入其间之后,注意力一下子就被空间之中的东西给深深吸引住了。

    “王先生,没有骗你吧。”

    与此同时,约翰先生也有几分得意:“相片是实景拍摄,绝对没有任何作假。”

    “嗯。”

    王观微微点头,之前约翰先生给他看了一张相片,他确实有几分怀疑。因为相片上拍摄的是一个巨大的仓库,在仓库之中又陈列了许多中国的文物。

    一眼望去,简直比希夷博物馆还多。

    不过现在,王观不再怀疑了,反而觉得相片拍得不够全面,只是拍摄了其中一角而已。实际上仓库的东西,远超乎他的想象。

    此时,王观目光环视,只见巨大的空间之中,整齐有序地摆放了几十个大架子。在每个大架子上面,却是一件件古董。或是瓷器,或是瓷器,或是字画,或是玉石杂件。总而言之,这里的东西要比国内一些省级博物馆的收藏还要丰富。

    打量片刻,王观都有几分眼花缭乱之感。

    “王先生,我们知道你与安德森先生有协定。”

    与此同时,约翰先生趁热打铁道:“我们老板也打算与你做这样的交易,想必王先生应该不会拒绝吧。”

    王观没有急于回答,想了想之后,手指一圈:“如果我答应下来,这里的东西是不是全部都归我所有。”

    “呃……”

    一瞬间,约翰先生有些惊喜和错愕。惊喜的是王观的态度松动,错愕的是他狮子大开口,胃口足够大,居然把仓库的东西一网打尽。

    对此,约翰先生也恪守本职,摇头道:“王先生,这件事情我做不了主,需要老板决定。不过我觉得,凡事都可以商量……”

    只要上了谈判桌,再漫天要价也没关系,落地还钱就好,最后无非是退让妥协而已。

    “那你就去请示老板啊。”王观随口道,然后在仓库之中漫步游走起来。走了几步,正好来到一个摆满瓷器的架子旁边。

    稍微打量,王观也有几分赞许之色。毕竟架子上的瓷器品相看起来挺好,洁净如玉的胎质,釉光十分温润不带火光,一看就知道是老东西。

    以王观现在的经验,自然能够看出来,这些瓷器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东西。尽管不能称为稀世珍宝,但是总体还是不错的。

    与此同时,王观的目光在这些瓷器扫过之后,他也绕开了大架子,注意力却集中在架子后面的一件件石头雕像上。

    这些石头雕像,却是观音佛陀的形态,而且体型十分硕大,庄严肃穆之极。尽管数量不是很多,另外还有几件是残缺不全的佛头,不过从雕像的风格来看,应该是魏晋隋唐时期的东西,堪称国宝级文物……

    第1035章赑屃

    ps:这是第二章,本书快完结了,不急,慢慢写,再求个票,请支持。(即可找到本站)

    毫无疑问,这些东西应该是上个世纪时局动乱之中,被人掠夺或者盗卖海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与国内藏家重视明清铜制佛像不同,海外的藏家显得更加注重唐宋以前的石头佛像。究其原因,应该是审美观的问题。或许在西方人眼中,只有石雕才是真正的艺术。比如说大卫雕像、断臂的维纳斯等等,这些举世闻名的珍宝,都是石头雕像。

    所以中国的石雕佛像,在西方人的眼中,应该是比较亲切。

    况且,魏晋时期,尤其是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佛教十分盛行。在贵族的顶力支持下,佛教徒们开始占山立寺,并且营造石窟。

    经过一两百年的发展,在隋唐年间,石头佛像的雕刻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了。造像的身材比例匀称,结构公道,体态丰腴饱满,袒露的胸肌有起伏变化,写实xing较强,而且体态自然伸展,具有很强的动感。

    尤其是造像的衣饰,能够在坚硬的石头上雕刻出柔软如水的质感,手艺堪称一绝。只要不是瞎子,都能够看出石雕的jing妙绝伦。加上西方人本来就是非常喜欢这样的东西,所以在清末民国年间,各大寺院惨遭洗劫……

    一尊尊雕像被运到了海外,有些存放在博物馆之中,有些则是落到一些大藏家的手里。显然,仓库之中佛像的来历,不外乎这两种原因。

    经历多了,王观也没有什么愤慨,只是觉得叹惜罢了。当然,多多少少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如果……

    凡事没有如果,王观微微摇头,轻步走到一个佛头脑旁边,只见佛头为束发式高肉髻。目光平视,鼻梁高挺,容貌端庄秀气,神情平静温雅。给人庄严的感觉。

    不过,佛头体型很大,王观站在旁边比划一下,发现佛头的高度已经过腰了。那么也可以试想。完整的佛像又该是有多么的巨大。或许就是由于佛像太大了,当年掠夺的人也搬运不了,干脆只砸下佛头带走。

    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只要去一些名山佛寺参观就知道了。在佛寺之中有许多当年遗留下来的残缺不全的佛像。运气好的,只是断了脑袋而已,要是运气不好,身躯都碎裂了。

    不过,也可以看得出来,仓库之中的这些石雕佛像保养得不错。看起来十分干净,而且没有任何风化的痕迹。尽管有些涨他人志气的嫌疑。但是也不可否认,在保护文物这一块,欧美发达国家肯定走在中国前边。

    这是必然的情况,无论什么事情,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谈什么动物保护,那纯粹是扯淡。文物的保护也是这样,经济不够发达,条件跟不上,自然没办法保护。现在好多了,大家生活好了,富裕起来了,自然开始逐渐重视。

    一口吃不成胖子,文物的保护也要一步一步来,想要一蹴而就,那也不现实。

    这是题外话,反正看到这些石雕佛像,王观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相片,然后第一时间传给了钱老、周老等人。

    见此情形,约翰先生也没有阻止的意思,反而乐见其成。片刻之后,钱老等人纷纷回信了,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把这些东西带回去。

    对此,王观当然也想,只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再打量两眼这些佛像,他就绕了过去,继续观看其他东西。

    还真别说,在这个时候,王观真的觉得自己就在一家博物馆之中参观浏览。一排排过去,尽是十分珍贵的文物。

    又走过几排架子之后,王观突然停了下来。因为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一件东西,一件出乎意料的东西。看到东西的一瞬间,却是让他感到十分惊奇和意外,自然停下了脚步。

    细看之下,东西却是一只乌龟,一只巨大的乌龟。

    当然,这只乌龟是死的,确切的说,是一只乌龟的造像。只见乌龟甲背大概方圆两米,四肢微探出来,脑袋却半缩在甲壳之中,给人活灵活现的感觉。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龟甲,在龟甲的上面,却是有一块石碑。只要对于神话传说有点研究的人都知道,如果乌龟的背上多点什么东西,那么乌龟就不再是乌龟了。

    如果多了一条蛇,那就玄武,要是多了一块石碑,那就叫赑屃。

    赑屃,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在庙院祠堂里,处处可以见到这位任劳任怨的大力士,据说触摸它能给人带来福气。

    古人对于大地认识有限,在他们的想象之中,在茫茫的大海之中,有一只大龟托着大地,才不至于沉没于水中。所以大家就把龟神圣化了,才有了玄武和赑屃的形象出现。

    至于赑屃背上为什么要有石块,这自然也有它的来历,而且与治水的大禹扯上关系。

    传说赑屃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

    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赑屃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赑屃治水的功迹,叫它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才不能惹是生非。后来,那块石碑就逐渐发展成为了神功圣德碑,上面记录不再是赑屃的功绩,而是帝王将相的事迹了。

    此时,王观仔细打量赑屃,只见赑屃背上的石碑在历经岁月沧桑之后,遗留下来许多斑驳痕迹,甚至连石碑上的文字也剥落大片,变得模糊不清。另外连赑屃本身的情况也不太好,风化的痕迹十分严重,甚至于能够看到片片裂纹。

    王观十分怀疑,如果不加以补救,恐怕再过百八十年,赑屃就自然碎裂成小石块了。在打量的时候,他也有了初步判断,石碑这样高大,应该是明清时期的形制。可惜碑上的文字太模糊了,不然或许能够看出它的来历。

    可能是由于之前拓片和龟甲片的事情,让王观变得愈加敏感起来。

    现在看到这个赑屃造像,王观总是感觉有什么不对。有的时候他还是很相信自己直觉的,所以又看了两眼之后,就直接绕过赑屃,向一边的架子走去。

    在架上之中,是一件件牙角木雕,王观顺手拿起一件竹雕龙舟观赏起来。当然,表面上是在观赏龙舟,实际上却是在凝神注视赑屃。

    乍看之下,王观愣住了,那是惊喜交集的失神。好久之后,他才算是清醒过来,努力收敛心神之后,嘴角忍不住浮现丝丝笑意。就知道直觉没错,果然非常灵准。

    可惜……

    又过了一会,王观心里也有几分暗叹,可惜这里不是古玩店,不然看中什么东西,直接买就行了。不管多少钱,无非是讨价还价而已,总能够拿到手。可是现在却不同,东西却是人家的,而且东西的主人也不缺钱,买肯定是买不了。

    看来,唯有答应下来了,大家相互交换。事实上,王观本来就有这样的意向,现在只是更加坚定而已。

    当然,表面上王观却不动声se,继续在仓库之中浏览。在牙角木雕之后,却是存放字画的地方。随便翻一下,他发现字画不仅有古代名家作品,也包括了民国大师的画作。总而言之,其中的价值不菲。

    不过,由于昨天才观赏了大批珍贵画作,王观也有难免几分审美疲劳,高兴是高兴了,却不至于有多么兴奋激动。

    就是这样没有什么波动的平常心,却是让约翰先生误会了,以为王观嫌弃东西不好,当下目光一转,急忙走过来说道:“王先生,不要着急。外面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其实里面还有。”

    “嗯?”

    王观一怔,也有些意外。不过也在瞬间反应过来,顺水推舟道:“既然这样,就麻烦约翰先生带路了。”

    约翰先生自然没有意见,连忙在前面带路,只见在角落之中,果然还有一扇门。把门打开之后,里面却是一间三十平方左右的房间。

    在开门的时候,约翰先生也顺手打开灯光。王观走近之后,还没有进入门口,就觉得一阵绚烂的光芒在房间之中迸发了出来。

    一瞬间,王观下意识地眯眼打量,只见房间之中并没有他想象中的古玩,而是琳琅满目的宝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猫眼石等等,其中肯定少不了钻石。

    各种宝石就搁置在特制的钢化玻璃罩之中,有大有小,大的犹如拳头,小的好像花生米,无一不散发出se彩斑斓,晶莹剔透的璀璨光芒。在灯光的照she下,璀璨光芒争辉相映,十分绚烂夺目,光彩照人。

    乍看之下,不要说王观了,就是约翰先生本身,也有几分失神。

    “王先生,你觉得怎么样。”

    好半响,约翰先生才缓过来,目光也有几分得意:“这些东西绝对是纯天然宝石,再经过世界顶尖宝石设计师进行切割,无论是品质还是品相,都堪称完美无暇。”

    “确实十分漂亮。”关于这一点,王观自然不会否认。毕竟事实摆在眼前,却睁着眼睛说瞎话,只会让人耻笑。

    第1036章五大名窑一网打尽

    感觉王观好像心动了,约翰先生自然不错过这样的好机会,连忙鼓动起来:“王先生觉得不错,不妨进去仔细欣赏。”

    这个世界上,不仅是巨龙和女人喜欢闪闪发光的宝石,其实男人也差不多。只不过相对女人在看到宝石后会尖叫的表现不同,男人就比较含蓄了。

    在约翰先生的引请下,王观走进了藏宝室……真正的藏宝室,整个房间陈列的都是宝石,能让全世界女人疯狂的天然宝石。

    王观走进去一看,立即觉得眼花缭乱,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才好。不过,相对各种宝石,他更加在意钻石。尤其是粉钻,由于开采十分困难,向来是钻石中的珍品。

    钻石本身价格就贵,其中的珍贵价值更加不用多说。反正在这些钻石之中,王观发现了一枚鸽子蛋大小,色彩又十分浓郁的粉钻。通透明亮,又十分纯净,价格肯定过亿。

    “不错,非常好。”

    对于真正的好东西,王观从来不吝于赞赏。看到这个情况,约翰先生自然清楚,王观肯定动心了。动心得好,不动心的话,就谈不下去了。

    想到这里,约翰先生立即化身成为珠宝公司的推销员,不断地介绍房间宝石的来历。有些是直接从产区购买的原石精心切割而成,有些则是在拍卖会上以高价拍下来的物品。每一枚宝石都是昂贵的珍品,在市场上十分罕见。

    对此,王观倒是没有怀疑,类似这样的奢侈品,一但亮相,肯定引起世界各地大富豪们的哄抢,甚至还没有上市就被预定光了。不在市场上流通也正常。

    对于这些东西,王观当然有些兴趣。不过,不至于让他利令智昏的地步,稍微观赏了片刻之后,他就回头说道:“约翰先生,我想,我们该谈谈正事了。”

    “当然……”

    约翰先生一听,顿时喜出望外:“确实应该好好谈谈了。”

    之后,在约翰先生的热情引请下,王观重要返回客厅。与他商谈起来。其实也没谈什么,就是敲定了一个大致的意向,具体的细节。还要等专门的团队过来磋商。

    尽管如此,约翰先生也非常满意了。有了一个大概的备忘录,他也可以向老板交差了,然后升职加薪,成为CEo。走向人生巅峰……

    在约翰先生浮想联翩之际,王观也随之告别而去。一码归一码,澳大利亚的事情还没有解决呢。至于这边的事情嘛……也要尽快搞定。

    想到仓库里的赑屃,一时之间王观也有几分决断,立即给钱老打了个电话,汇报了具体的情况。然后表示可以近一步接洽。

    “你觉得可以洽谈下去,那就谈吧。”钱老微笑道:“况且,如果我没有料错。那个仓库里的东西,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幕后的老板,收藏之丰富,绝对出乎你的想象。”

    “咦?”

    王观有些意外:“听钱老这话的意思,好像知道幕后老板的底细。”

    “大概知道一些。”钱老笑道:“好了。这事你不用烦恼,交给我来处理就行。或许。过程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快。”

    “哦,那就等钱老你的好消息了。”王观也乐得当甩手掌柜,结束了通讯之后,又登上专机返回澳大利亚。期间,肯定少不了接受周老等人的盘问。

    不过,美国之行,说起来只是小插曲,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安德森先生承诺的各件东西也陆续运送过来了。

    这些东西自然是十分珍贵的文物,其中还有一些是周老等人指定需要的珍品。比如说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以及大名鼎鼎的元青花、釉里红。

    此时此刻,一件件瓷器就摆在桌子上,天青色的汝窑、窑变无双的钧窑、色泽淡雅,纹饰秀美的定窑、紫口铁足,金丝铁线的哥窑、晶莹剔透,开片呈冰裂状的官窑。另外还有纹饰繁缛,胎体十分厚重的元青花,以及殷红灿烂的釉里红。

    在灯光的照射下,件件瓷器散发出瑰丽的光泽,可谓是宝光内蕴,美不胜收。王观可以肯定,这些东西绝对是真品。或者说,安德森先生根本没必要拿赝品来糊弄人。再说了,在场都是大行家,是真是假,很容易鉴别出来。

    “汝窑,汝窑瓷啊。”

    这一时刻,一个专门研究瓷器的专家眉开眼笑起来,毫不犹豫直接伸手拿起汝窑笔洗,爱不释手的仔细打量。

    尽管这些天来,瓷器他也看了不少,但是称得上珍品的瓷器却没有多少。看到一件件名贵书画层出不穷,虽然他也颇为开心,不过总感觉少了几分兴致。然而这个时候,看到诸多的珍贵瓷器,专家心里顿时觉得平衡多了,一阵兴高采烈。

    五大名窑的珍稀贵重就不用多说了,反正在明清时期,就是难得一见的珍宝。特别是汝窑瓷器,堪称是五大名窑之首,有宋瓷之冠的美誉。

    名瓷之首,汝窑为魁,由这话也可以知道在世人心目中,汝瓷到底有多么珍稀了。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这是古玩行中盛行的一句话,想必许多人都能够耳熟能详。

    青如天,那是指釉色。据说为了烧制珍品汝瓷,窑坊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釉中含有玛瑙,釉面色泽自然十分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素雅漂亮之极。

    面如玉也很好理解,主要是指汝瓷的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也足够说明汝瓷的胎质极佳。

    蝉翼纹,其实这是一种缺陷。汝窑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铁份,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纯正的天青色,使汝窑釉面开裂纹片成为一种装饰,使在烧成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不过后来大家觉得这种缺陷很有韵味,所以无意识也变成有意识了。

    就好像是哥窑与官窑的开片一样,釉面充满了裂纹,看起来残缺不全,但是却古人却十分欣赏这种残缺不全的美感,逐渐掌握了开片的规律,化腐朽为神奇。

    至于晨星稀,却是指釉下的稀疏气泡,只要仔细打量,就可以发现气泡也散发出十分美妙的光芒,就好像是晨曦的光华。

    另外芝麻支钉釉满足,那纯粹就是外在特征了。

    毕竟汝瓷是正烧,摆放在窑里烧造的时候,那是正面向上,所以底下要架支钉,免得釉料在高温下变得粘稠,瓷器与瓷器之间就粘合起来了。如果在瓷器的底下,没有这种支钉的痕迹,那么完全可以肯定东西不真。

    不过,经过专家的仔细鉴定之后,却是没有挑出任何假的地方来。

    “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雨过天晴,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

    适时,那个专家摇头晃脑感叹,欣喜说道:“漂亮,太漂亮了。”

    “知道漂亮,还不赶紧放下来给我们看看。”

    与此同时,旁边有人也催促起来。好东西啊,哪怕在故宫也有,但是类似这样的珍品,那可是有一件算一件,十分稀少难得,根本满足不了大家的观赏需求。

    “急什么。”那个专家呶嘴道:“桌上还有,自己不会去拿啊。”

    “有个屁……”那人气急败坏,沮丧道:“下手慢了,都被抢光了。”

    事实也是这样,在发现桌上的珍品瓷器之时,可谓是手快有,手慢无。反应敏锐的,就捧着东西观赏,慢了一线的,只得在旁边干瞪眼了。

    王观也不例外,不好意思与周老等人相争,一样只能在旁边观看。不过,他打量的不是汝窑瓷,而是官窑瓷。

    说起来,在北宋五大名窑之中,有一个名窑的瓷器,多少有几分歧义。这个带有歧义的名窑,自然就是官窑瓷器。一般情况下,大家口中的官窑,是指历代由朝造专设的瓷窑。不过,官窑与北宋官窑,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准确的说,北宋官窑,应该称之为官瓷。

    官瓷是一个特定的称谓,专指北宋大观及政和年间于汴梁所设的官窑所造瓷器。作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官瓷专供皇家享用。而且由于制作技艺高,成品率极低,加上制作工艺的失传,所以传世作品甚少,倍显珍贵。

    另外,北宋官瓷作为一种尊贵和权势的象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在市场上流通的瓷器,因为出身皇室,只供朝廷专用,于一般布衣?(精彩小说推荐:

    ) ( 拣宝 http://www.xshubao22.com/4/4869/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