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迢迢 第 155 部分阅读

文 / 未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这次出事是因为厂党委书记兼厂长熊志理的儿子熊虎——也就是赵长宁的同学加情敌——引出来的。这个熊虎从大学毕业分到省机械厅之后并没有认真干几年,他觉得自己在里面完全是浪费青春。机械厅本身就不是一个很有油水的部门,加上他一下子也不可能身居高位。他父亲虽然是一个厅级干部,但一个厂长地影响力非常有限,最多是助他早一点达到处级干部地位置。

    干了几年后。在别人地鼓动下他就下海自创公司。开始时他雄心勃勃。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和在机械厅积累的人脉关系就能发家致富。不要父亲的工厂帮忙,一个人在外闯荡。哪想到闯社会不是那么容易,不到半年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因为几次投资失误而债台高筑。本不同意他下海地妻子开始埋怨起来。

    被逼无奈的他只好求助于父亲。他父亲也就只有这个儿子,平时也看得很重。也就默许和引导自己的手下帮熊虎一把。

    于是,南山机械厂就成了熊虎的后花园,他和其他企业签销售合同,而从机械厂低价拿产品对外卖,从中赚取差价。开始的时候,他和他结交的那些厂领导胆子还不大。多少给机械厂留下一点点利润,保证不让机械厂吃亏。

    但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地到来,机械行业的利润普遍下降,不说给机械厂留利润,就是按机械厂的成本价销售出去也没有人买他的产品。于是,几个赚钱赚红了眼的人一咬牙,干脆从机械厂白拿。低价向外销售。而让机械厂自己去亏损、去平帐。机械厂效益本身就不佳。工人不停地下岗以实现厂领导提出的“减员增效”,他们这么做无异于雪上加霜。

    这种事做一次二次别人也许不知道。但纸终究包不住火。他们这么搞了半年就被人举报了,纪委稍微一查账就通知检察院介入。检察院很快就查清熊虎这个皮包公司侵吞了机械厂六千多万的产品,挪用了机械厂三百多万地资金。

    省高层自然震怒,大手一挥:“抓!”

    于是包括熊志理在内地厂领导一下被抓了好几个,熊虎的公司自然也跑不掉。

    凭天良来说检察院也是冤枉了他们:挪用三百万资金是真,侵吞六千万产品则未必。这六千万产品是按以前地市场价格计算的,完全是一个虚价,不说熊虎低价销售得利也就一二千万而已,就是正常销售也要砍一半价。毕竟机械产品现在是买方市场,哪里能顺利按标价卖?但检察院为了他们的功劳自然不会体谅这些被关进去的家伙。谁会跟他们讲什么天良?

    这也算是痛打落水狗吧?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对于湘湖南山机械厂的事,薛华鼎听了也就听了,现在经济领域犯罪的人不少,熊虎这种人社会上不少。

    他完全没有往心里去,以为自己与这事完全没有关系。

    让薛华鼎和赵长宁想不到的事,薛华鼎还真与这事扯上了,而且还影响了他的仕途。

    赵长宁兴奋地把这事告诉他不久,省委胡副书记的徐秘书就打电话给薛华鼎,请他星期四上午到胡副书记的办公室去一趟,胡副书记找他有事要谈。

    挂了徐秘书的电话,薛华鼎有点不理解,不知道胡副书记为什么现在找自己谈话:党校学习还只有一半的时间,县里也没有出什么问题。

    薛华鼎心想:“为什么找我谈话?不会真的就考虑要提升我吧?”

    因为不解,薛华鼎就找赵长宁打听。赵长宁也是一头雾水,如果说要升薛华鼎的官,这也太早了点,如果只是胡副书记想私下询问一些情况,那也没必要选在上午、选在办公室啊,搞得这么正规。

    赵长宁和徐秘书的关系很铁,在薛华鼎的请求下,晚上他打了一个电话给徐秘书,想从徐秘书嘴里套套口风。

    不想徐秘书也在狐疑中,他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只说这段时间并没有收到不利于薛华鼎的信息,也没有发现胡副书记对薛华鼎有什么不好的看法。

    徐秘书不是很肯定地说道:“不会是坏事情,具体是什么我还真不清楚。”

    心里忐忑不安的薛华鼎又打电话给王波、小柳,询问县里是不是发生什么不好的事了,二人很肯定的告诉薛华鼎,这段时间没有什么大事,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县里没有什么传言,市里也没发现什么动静。

    到了睡觉的时候,薛华鼎也就放开了,不再自寻烦恼:是祸是福都躲不过,干脆不想这些没有用的事。

    星期四上午,薛华鼎按时到达了胡副书记的办公室。

    刚和徐秘书说了几句见面的话,胡副书记就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对薛华鼎道:“小薛,你来了。进来吧!”

    看到他脸上的笑容,薛华鼎总算放下心来,老实地跟着他进了办公室。

    胡副书记在另一张沙发上坐下,问道:“党校学习怎么样?累不累?”

    薛华鼎道:“学了一点东西。”

    他又问了一下其他情况,薛华鼎都认真回答了他,心里还是猜不出他为什么问这些鸡毛蒜皮的事。

    问完这些,胡副书记似乎很随意地问道:“长益县柴油机厂现在的效益怎么样?它现在叫什么机械有限公司了吧?”

    第527章

    “它被分为几个部分,其中长益华桓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现在效益也不错。工厂的那些工人都安置好了。”薛华鼎老实回答道。

    到现在他还不明白胡副书记为什么找他过来谈话,问的也是过去的事情。

    胡副书记笑着问道:“你认为这个柴油机厂改制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

    薛华鼎略微思考了一下,说道:“我认为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县委县政府和市领导都重视,各级政府全力支持。改制的时候没有干扰,有利于制定的政策顺利实施并达到目的。二是厂里的领导科学地将资产归于优良资产和不良资产,让优良资产发挥了良好的效益,吸引社会资金加入。不良资产没有拖累新的项目。三是改制小组的人走出去、请进来进行得比较好。不贪大、有活就干,社会上的技术和资金被吸引进来。四是我们的产品比较对路。至于管理方面也有一定成功经验,就是把私营企业的管理体制引进来,按件计酬,按质奖励。此外,公司的领导班子基本称职,把以前那些不思进取的领导排除在班子之外。”

    胡副书记一边听一边点头。等薛华鼎说完,他心情很好地说道:“还是你说的比较有针对性,也很有说服力,虽然你说的未必就一定正确。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战略对头,主管这个改制项目的人头脑清晰,有想法,不徇私。”

    薛华鼎听了心里有了一丝激动的感觉,因为这个事情就是他主管的。这不相当于胡副书记在表扬他吗?虽然没有点名道姓。

    果然。胡副书记又问道:“那你说说浏章县纸厂改造成功地经验呢?”完全是围着薛华鼎地功绩在说话。

    薛华鼎轻笑了一下,说道:“浏章纸厂的改造是成功了,但没有什么经验。因为条件摆在那里。不成功都不可能。”

    “呵呵,为什么这么说?据我所知,他们二个纸厂也是琢磨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有搞好,难道他们就没有发现这些条件。”胡副书记笑了一下,又加了一句,“我可是从安华市出来的,对那里地情况了解的不少。”

    薛华鼎也笑了一下。说道:“他们没有改制成功主要是被名声所拖累。以为这二个纸厂有那么久的历史,要一下拉掉,几乎等同于破产,心里过意不去,也怕别人说闲话,惹上一身骚。还有就是他们担心改制的动作太大,对社会造成大的动荡,几百人下岗的话,如果他们闹事。好不容易才实现的浏章县安定团结局面就被破坏了。加上有人有私心,想低价购买这二个纸厂,所以县里迟迟没有动手。”

    胡副书记笑道:“那你怎么就敢下手?不怕下岗工人闹事?”

    薛华鼎说道:“我想长痛不如短痛,现在不让工人下岗,让他们不死不活地吊着。不如早一点割除这个毒瘤。现在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不出几年。我们自己不垮,国家也会逼我们垮。还有,我也得益于一件偶然地事,有了那件事,我更加理直气壮了。”

    胡副书记问道:“国家电视台拍摄纸厂向长江排污的事?它反而成了你的尚方宝剑?呵呵。”

    薛华鼎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笑了,说道:“它帮我扫清了县里的一切阻力。”

    胡副书记也笑了笑。问道:“我听说你为这事还受到了领导的批评?心里有什么想法?”

    薛华鼎说道:“只要把事情办好。被领导批评几句算不了什么。”

    “不错!能屈能伸就是好。”胡副书记突然问道,“你试着去管理一家企业怎么样?”

    薛华鼎有点不相信地看着胡副书记。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胡副书记笑了一下,但没有反驳他说的没有经验的话,而是问道:“你听说过湘湖南山机床厂吗?”

    薛华鼎再次吃惊,眼睛睁得很大:前几天才听赵长宁说过这事。

    胡副书记收住笑容,说道:“我想你应该听说了。里面的班子烂了,八个厂领导抓起来六个。现在这个机械厂人心惶惶,我们省委省政府必须尽快派强有力地领导干部进去,否则的话,这个厂子就会烂掉,国有资产就会流失。我认为你有这方面的能力,能够把厂里的局势稳定下来,所以找你谈谈。你个人的意见呢?”

    薛华鼎认真说道:“我个人意见是…我不太想…我愿意去。”好不容易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又加了一句,“因为我实在没有把握能把这个工厂带出来,我也没这方面地兴趣。”

    “呵呵,你的胆子不小嘛。竟然当面拒绝,一点也不委婉。”

    薛华鼎苦笑道:“如果委婉,那你们肯定会让我去。”

    “呵呵,有点自知之明。不过,你反对也没有用。这是组织上的决定,除非你辞职不干。”

    “啊——”薛华鼎哭丧着脸,问道,“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有啊。我现在找你谈话不就是和你商量吗?你回去之后好好考虑,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向我提出来。资金、政策、技术、人事等等方面都可以商量。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你必须去,必须把厂的新班子团结好,必须把厂扭亏为盈。”胡副书记武断地说道。

    薛华鼎也不客气,说道:“胡副书记,我又不是神仙,我怎么敢保证一定能这么大一个厂扭亏为盈?而且…”

    胡副书记鼓励道:“大胆说。我们现在是商量嘛。”

    薛华鼎心想:你这还是商量?简直就是强迫。

    薛华鼎说道:“胡副书记,说实在话,我希望能一直走在政府这条线上,不想转行到搞企业管理。如果是短期的话。我可以考虑。如果…”

    胡副书记笑了,说道:“嗯,我明白了。”说着。他看了薛华鼎一眼,说道,“你官瘾不小。”

    薛华鼎连忙说道:“我是不适合搞企业管理。”

    胡副书记故意板着脸,一副阴沉沉的样子看着薛华鼎。

    开始薛华鼎还不以为然,心里还在想怎么推辞这个事,但见胡副书记一直严肃地样子,心里就有点发毛。心里有点忐忑不安起来。

    但他也没有轻易开口,眼睛望着自己地脚尖,一动不动。整个办公室一下安静下来。

    几分钟过去,薛华鼎感觉有一个世纪那么长地时间。

    他地背上开始慢慢有汗渗出了,正准备开口的时候,胡副书记说话了,他说道:“还是没想通?好吧,我答应你。”薛华鼎刚松了一口气,胡副书记却说道。“你什么时候把这个厂扭亏为盈了你什么时候出来。怎么样?”

    薛华鼎只好点了点头,能怎么样,难道真地一直抗命不遵?

    胡副书记站起来说道:“其实现在很多官员是从经营国有企业出来的。现在我们的王省长就是从煤矿企业转到政府。还有你们县的几个县领导好像也是从纸厂出来的吧。”

    薛华鼎嘴里说道:“我一定尽心尽力把这个厂搞好,绝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心里则不以为然:以前政企不分家,企业领导都有行政级别,转行当然容易。现在没有这个级别了。从企业管理到从政远没有以前那么简单。

    胡副书记道:“那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至于最后是不是任命你为南山机床厂当厂长,组织上还要考察,还有找你正式谈话。我今天只是跟你通下气,你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薛华鼎连忙站了起来,心里强迫自己尽量摆正心态,争取把刚才造成的不良印象挽回来。他语气很平和地对胡副书记道:“胡副书记,我一定会好好考虑。抽时间多学习学习企业管理。如果组织上真地让我去。我不会让你失望的。胡副书记脸上稍微有了一点笑容,说道:“有这个心态就好。组织叫你干啥你就干啥。不要跟组织讲价钱。更不要要挟组织,这才是一个有政治觉悟的干部。如果你有时间,也可以到南山机床厂去看看,今后有什么可以直接跟我联系。”

    听了这句话,薛华鼎心里更有了底:通过这事与胡副书记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今后从政还不是一句话?他爽快地说道:“我会抽时间去了解的。”

    告别胡副书记和徐秘书,薛华鼎回到党校把相关情况跟赵长宁说了。赵长宁也是张大了嘴巴,想不到让他去这个差事。

    接下来他也对这件事做了分析,他的分析和薛华鼎当时想的差不多:这事不能逆着胡副书记的意思来。也许他已经跟省委常委的其他人打过招呼,如果坚决拒绝,不但有损于胡副书记地威信,更可能使薛华鼎失宠于他。即使真的进入了企业管理,有了胡副书记的关照,再次从政的话也不会很难。也许还真把那个厂子给扭亏为盈了,增加一份别人所没有的政绩。

    最后的建议无疑是劝薛华鼎愉快地或者装着愉快地接受这个任命。

    薛华鼎跟老师请了假,当天就赶回了安华市找岳父许昆山商量对策。

    许昆山给他地建议也是顺着胡副书记的来,而且这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许昆山还透露一个信息给薛华鼎:“我早就听人说胡副书记有可能在担任湘湖省省长,他现在把南山机床厂的事揽起来,说明他当省长的事不是空穴来风。如果他真的成为省长,这样使用你,那充分说明他已经把你当得力干将在使用,你已经被他纳入了他的***里。那么,我就得恭喜你了,也许这才是你真正踏入了政界的一个起点!你想让他重视你。你必须把这个厂搞好。让他觉得你真地有能力,也让他在同僚面前扬眉吐气一番,让那些潜在地政敌知道他是一个懂经济地省长。也是一个知人善任地省级领导。”

    薛华鼎有点心虚地说道:“我没有管理大中型企业的经验,我就怕把这事办砸了,辜负了他地期望。我不但从中得不到好处,反而…”

    许昆山笑道:“反而堕了一世威名?呵呵,你还很看重你现在的功绩啊。”说着,他收住笑,继续说道。“你以前功绩就算最大,那也是以前的。而且你当时的***只是一个县,功绩的影响力非常有限,省级高官也许还不完全看在眼里,就如大人看小孩过家家,呵呵,别不服气。

    至少你做的事还远远不够惊动省里高官的地步,除非是想胡副书记这么一直注意你地领导。现在他给你提供一个舞台,固然有他的私心的考虑。更是你展示你才能的机会。

    再说,世界上的事哪有绝对有把握的?如果大家都认为这个厂容易实现扭亏为盈,你未必就能抢到这个机会?大家都会眼红呢,就是做出了成绩,大家也会不以为然:谁都可以,你来出什么风头。”

    薛华鼎问道:“这次谈话。我现在在他心目中也许有了一个不敢挑重担的印象。要不要主动一点,争取让他印象好一点?”

    许昆山想了想,安慰道:“问题不大,既然是他找你商量,又不是正式的组织谈话,你当然有发表意见的权力。你没有一口应承下来,这也说明你稳重。不是轻浮邀功之人。在他心里。未必有什么坏印象,你尽管放心。他要地是你脚踏实地地做事。不是要你做什么没有用的表面功夫。当然,如果你能主动一点那更好,更让他早一点放心。”

    实际上,许昆山也不知道胡副书记到底是怎么想的,对薛华鼎是不是有了不好的看法,他心里并没有底。

    薛华鼎心里也只是把握不定,之所以说出来内心的疑虑,仅仅是为了宽慰一下自己,没有寻求标准答案的意思。

    大地思路理清了——决定了到南山机床厂去,接受胡副书记的安排!

    二人接下来就是讨论如何接手这个事了。

    薛华鼎和许昆山认为这个南山机床厂除了表面上人见人怕的不利因素外,还有五个明显的优势:第一是领导重视,特别是胡副书记亲口说的有事找他,那就说明南山机床厂在省领导那里都挂了勾,薛华鼎有什么想法都有可能贯彻实施。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肯定比其他企业有优惠。第二,厂领导班子几乎都是新的,那些领导被抓之后,即使还有留任的老领导,他们现在肯定也是内心惊慌,至少暂时不会和新来地领导唱对台戏。第三,南山机床厂这么多年来也打出了一定地名气,有一笔可观的无形资产。只要这个厂能在短期内做出一点成绩,过去遗留地名声就可能承接过来,不会一下被行业人士所遗忘。前提是不能沉寂太久。第四,现在中国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生产企业多、相互竞争激励是明面上的事,但市场需求量大也是实实在在的事实。第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机床行业水平低,设计、生产技术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二人商量之后,决定让薛华鼎还是为党校学习,他请人对南山机床厂和国内相关行业进行调研,同时聘请专家对南山机床厂进行全面的分析,尽可能找出几个好的方案供薛华鼎思考。

    当然,最主要的是帮薛华鼎写出一个实施方案来,让他尽早交给胡副书记,让他知道薛华鼎并没有推诿、闹情绪,而是在积极想办法。

    薛华鼎在党校里一边上课,课余时间则在加紧自学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财政厅预算处处长鲁利帮忙,薛华鼎还和湘湖大学管理系的教授建立了联系,作为一个插班生插入研究生班中学习。

    让他有点不解的是,自从那次谈话之后,胡副书记一直没有提起这事。没有接到这方面任何消息,只是听说近期内法院就侵吞国有资产将对熊虎父子进行公开审判。

    显然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干预下,办案速度大大加快的缘故。

    薛华鼎心里想:“是不是不让我去当那个厂长了?那我这一段的努力不白费了吗?”

    不过,说到底,薛华鼎还是不愿意到一个企业去任职的。如果是上面不让他去,那就最好不过了,也就不用担心胡副书记对他有什么看法。

    离开县委书记位置半年多的时间,薛华鼎心里开始留恋起来。以前觉得辛苦的工作,现在反而认为只有那样来充实。更自豪那种被人人尊敬的氛围。

    半个月之后,许昆山打电话给薛华鼎,说是调查出来一个大概,问他要不要看看相关调查资料,编写一下自己的行动计划。

    为了未雨绸缪,薛华鼎自然愿意,而且那些调查资料花费了许昆山不少心血,即使将来不到机床厂当领导,对自己将来的工作也有用,至少得领了许昆山的这份情。再说,经过在湘湖大学研究生班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也慢慢入了门,利用许昆山的资料应该可以写出一篇不错的论文来。

    论文让教授修改之后发表出来,不也是一个升官的筹码吗?完全可以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儒将”形象,更有利于自己进步。

    许昆山把一大堆资料放在薛华鼎面前,说道:“要让这个工厂扭亏为盈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是这个厂是一个空架子,资产和债务几乎相等,也就是说它的净资产接近零。二是严重缺乏人才,说是说职工有近万人,但大多是一些普通工人、低级技术人员、工厂自己提拨的管理人员,有点本事的都辞职跑到南方打工或者办厂去了。三是人力资源配合严重不合理,工厂里脱产的干部比车间的一线工人还多,一个车间一般都是七八个车间主任、副主任、书记、副书记,还有工会委员、工会主席、女工委员、安全员等脱产干部。至于工时计算、复核、会计、工艺员更是名正言顺…”

    说到这里,薛华鼎插言道:“车间要会计干什么?”他心里很是感激许昆山帮了这么大的忙,有了他的帮忙,自己就是现在去上任也不会一眼抹黑。

    许昆山回答道:“他们的工时计算和工资拨付不是厂里统一进行的,而是先把钱统一拨到车间,车间按他们的规定发钱。自然需要会计。”

    薛华鼎哦了一声,问道:“还有其他问题没有?特别是有关产品方面的。”

    第528章

    许昆山说道:“当然有问题。而且问题还很严重。第一,南山机床厂没有拳头产品,对外销售的产品都是大众货,无论是技术、质量都没有突出的。说质量差?算不上。但也绝对说不上质量好。在其他人的印象中,南山机床厂生产的产品种类不少,但质量都是一般般。…,第二就是没有技术含量,无竞争力,这与他们没有拳头产品相辅相成。在同行业里,他们生产的产品只能算是低附加值产品。除了普通车床外,其他产品一般的乡镇企业也能生产。你就很容易想像他们的产品竞争能力。他们在市场上完全是拼价格,拼服务。即使是普通机床,也是低技术产品,几十年没改进,一直在吃老本。虽然很多乡镇企业暂时不能生产,但全国有上千家大中型企业也生产这些。”

    薛华鼎问道:“他们以前凭什么打出名气的?在我的印象中,这个厂似乎还有点名气,不是你说的这么不堪。”

    许昆山冷笑道:“他们凭的是时间!改革开放以前全国机械产品极端缺乏,基本上是卖方市场,加上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他们的产品生产出来以后都是国家给他们销售,这么多年自然积累了一些名气。还有就是前几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技术落后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很多私营企业都愿意购买他们这种价格低、精度也不很高的机床,所以他们在低端产品市场拥有了一点名气。”

    薛华鼎思考了一会,问道:“我们能不能继续抢占这个市场?我的意思是说,这个厂现在是这个样子了,想一步登天肯定不可能,与其不及实际地去抢占高端市场,还不如继续从低端市场入手,稳打稳扎,解决工人的吃饭问题再说。”

    许昆山摇了一下头。笑着道:“你的思路他们早就在执行。这几年南山机床厂几乎都没有进行什么技改,也没有开发新的产品。他们都是尽可能节省成本,挤压其他同行业里抢占低端市场的对手。结果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越抢越萎缩。有人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商业竞争中不想占据上游的企业也不会是好企业。你听说温州有人制造纽扣,每粒纽扣只赚几厘钱,通过巨额数量来发大财这种事吧?你就不要做这个梦了。温州地私营老板行,但你这个厂是不可能的。你这个国营老厂,成本怎么降也难以拼杀那些私营企业。因为你们这个厂的包袱太重。唯一的出路就是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或者寻找一种单件利润虽然不高、但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

    薛华鼎苦笑道:“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谁不想?问题是科技人员呢?资金呢?技术呢?还是市场呢?”

    许昆山道:“这就靠你去想办法,正因为胡副书记都知道这个原因,大家都知道这个厂的难处,所以他才想起把这个厂交给你来管理。如果很容易的话。你怎么可能去那里?”

    薛华鼎不说话了。

    许昆山拍了薛华鼎地肩膀一下,站起来说道:“你把这个资料好好看看,专家的建议也在这里,你看看他们说的是不是有道理。认真思考一下,尽可能写出一篇好一点的文章让胡副书记高兴一下。”

    薛华鼎对许昆山道:“爸,谢谢你。”

    “呵呵,客气的话就不要说。我也就出钱安排几个人调查而已。再说,有些资料还是胡副书记地秘书打了招呼才得到的,你在其中也起了不少作用。我只是掏钱,没什么辛苦可言。等下我们还要好好喝一杯呢。”许昆山笑问,“呵呵,这个要求不高吧?”

    “今天一定敬你几杯酒。”

    “那好,我等着。你先忙,再见!”

    文章其实已经由许昆山安排的那些专家写好了,薛华鼎只是觉得里面的学术味太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请专家捉刀的。薛华鼎在仔细读了这文章和相关资料、数据之后。综合自己的思路另外写了一篇《湘湖南山机床厂管理之我见》的文章。

    文章重点分析了机床厂地难点和缺点。存在的问题。对于今后怎么办倒是没有说多少。他相信胡副书记也能明白,能够看出问题,也就有可能解决问题。办法说多了,反而给人夸夸其谈的感觉。

    等文章写完,交给许昆山看了一下,许昆山仅仅扫了一眼,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就交还给薛华鼎。说道:“这是你的事。我只负责喝酒。差不多可以吃饭了吧?”

    吃完晚饭,休息一段时间之后。薛华鼎把文章重新修改了一遍,然后打印出来。

    第二天一早就赶到省城,把自己写的文稿交给了徐秘书,再到党校学习。

    稿子交上去的当天晚上,徐秘书就打电话给薛华鼎。他转告了胡副书记感谢薛华鼎写了文章。但没有说文章写的好不好,也没有暗示薛华鼎会不会到机床厂去。

    不过,薛华鼎没有等多久,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找他谈了话,明确他到机床厂当党委书记兼厂长,而且命令他三天之内就到机床厂上任。

    薛华鼎只好草草地结束了党校学校,在二000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来到了这个除了门楼漂亮,其他建筑都破旧不堪的机床厂。

    送他上任的就是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和省工业厅厅长。

    迎来送往几天之后,薛华鼎就正式坐在了他地厂长办公室里,开始思考湘湖南山机床厂地问题。

    他原来的秘书王波也被他从浏章县要来,当了厂办公室主任。小柳则留在了浏章县。

    如果按过去的行政级别算,王波是连升二级,从浏章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科级干部升到现在的处级干部。只是机床厂是真正的企业,没人承认这回事。处级也好、科级也罢,都不过是一个工厂的厂办公室主任而已。出了这个厂就不可能威风八面了。

    薛华鼎同样如此,当还在党校学习的赵长宁笑他已经是正厅级干部地时候,薛华鼎只要苦笑。出了这个厂,连一个股级干部地派出所所长都可能对他指手画脚。

    他还要对省城机床厂所在区的区长、区委书记陪笑脸。因为机床厂地垃圾处理、电力供应等等,还要当地部门支持。

    当然,这些事是不需要薛华鼎出面,不存在真的要向区委书记陪什么小心,也不存在什么被一个小小的派出所所长吆三喝四的。

    只是说明薛华鼎这个没有正式文件承认的正厅级干部与政府正二八经的正厅级干部在社会权力方面相差巨大,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

    薛华鼎在来之前就已经考虑了很多,现在早抛开了这一切,开始认真地站在厂长的位置考虑全厂地问题,考虑全厂近万人的吃喝拉撒睡。

    厂领导班子包括薛华鼎在内共有七名。一名厂长,六名副厂长。六名副厂长分别是主管党群、办公室的副厂长庄孟军、主管生产和产品开发的副厂长王文杰、主管销售的副厂长王见春、主管采购地副厂长姚新和、主管后勤的江德荣、工会主席周来顺。

    薛华鼎知道,这些厂领导除工会主席周来顺是机床厂的元老,在此之前就是工会主席。其他的人都是原来的厂领导出事之后新任命的,其中第一副厂长还是从其他企业和薛华鼎一样抽调过来的。是一个有企业管理经验地老同志。上级这么调配也是担心薛华鼎经验不足。

    整个湘湖南山机床厂共有十一个车间,其中第一车间为装配车间,专门负责产品的产品装配、包装、储运,这些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几道工序。

    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车间都是机械加工车间。其中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车间以切削、钻削等为主。第六、第七车间也是机械加工车间,但是它们以齿轮加工为主。第八车间是工具生产车间,主要为整个工厂各车间生产非标准件、工装夹具、刀具。可以说是一个服务车间。第九车间则是铸造车间,以制造模具、翻砂、铸造等工序为主。第十车间是试验车间。负责新产品的测试、试制,同时为其他车间提供轧制件、锻压件。第十一车间为修理车间,负责工厂各种设备的维修、保养、报废。

    除了生产车间,厂里还包括办公室、销售处、计划处、劳资处、设计所、采购处、材料处、基建处、动力处、后勤处、保卫处、宣传处等等。

    显然,这些处室中,销售处的人最多,在厂里的话语权也最大,不过他们的压力也最重,时时为完不成厂里下达的销售任务而头疼。

    各处的领导都是处长,处级干部。这些都是过去地称呼。厂里原计划想参照其他企业将“处室”改成“部室”。这些领导地称谓也改成经理。无奈大家都不同意。他们都说现在的经理多于牛毛,一个三四个人的小作坊老板也被称为经理,实在有点掉价,所以大家还是以处长相称。

    薛华鼎到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安排什么大事,天天跑了这个车间就跑那个处室,或者找退休工人座谈。直到半个月之后之后。他才下手。也就是世人经常说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第一把火就是一反常态地搞职工下岗!这是所有企业最得罪人且最难进行的行为。

    王波听到薛华鼎一上来就准备砍掉一批人,急了。连忙好心相劝:“薛书记,你这样搞不好吧?你还没有立稳脚跟,会不会引起全厂人的反弹?到时候职工没减下去几个,民心却丧失了。”

    王波还不习惯别人喊薛华鼎为厂长的称呼,依然喊薛华鼎为书记。别人也不以为意,因为薛华鼎本身就是厂党委书记。只是现在实行厂长负责制,厂长地称呼比厂党委书记地称呼要牛得多。

    薛华鼎只是笑了笑,反问一句:“我们什么时候算站稳了脚跟?”

    王波听了这话,虽然心里还是不明白,但也没有再说什么。

    薛华鼎反而认为现在是最适合进行大动作的时候,因为手下地副手对自己的性格还不了解,除了第一副厂长外,其他副手都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自己将采取什么样的办法。

    他们这次虽然升上来当副厂长,但与原来那些被抓的厂领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一个厂里呆久了,就肯定有各种关系牵扯进来: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利益关系。

    这些人能够升官,并不是说他们就没有一点问题,只是他们的问题没有被上级组织挖出来,或者说他们的问题不是很大。上级考虑到他们的资历、能力和为了工厂平稳过渡的角度出发,让他们升了上来。他们这些人在这段时间内还不敢牛岗,来自领导层的阻力肯定大得多。

    第529章

    除了厂级领导在观望状态而不敢出手阻拦之外,现在进行大动作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上级领导的支持。

    上级派薛华鼎来主持这个厂的工作,心里并不是很有底,他们都还不知道薛华鼎有没有能力领导这个厂走出困境。正因为怀疑,他们在开始的时候一定会大力支持他的工作。如果薛华鼎的第一把火就很羞人地熄灭了,不但薛华鼎脸上无光,就是他们领导也面子上不好过。

    至于工人,从来就是放在从属地位,没有哪一个当官的优先考虑他们。对于厂里的新措施,以吃苦耐劳为美德的普通百姓唯一的反应就是观望、等待和忍受。当然,其前提条件就是厂领导只要不要做太过分就行。太过分了,他们就天不怕地不怕,敢把皇帝拉下马。

    所以当全厂所有人,包括所有厂领导和所有工人,都在观望年轻的薛华鼎有什么举措时,薛华鼎坐在主讲位置上对全体中层干部宣布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减员增效,彻底改选基层班子。

    甚至没有提前跟胡副书记打招呼,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意味。

    新措施的实施是他在全厂中层干部会议上突然颁布的。

    会议刚开始不久,坐在主席台上的薛华鼎就中气十足地说道:“同志们,这段时间我一直在了解我们厂,我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事实。我们这个机床厂一方面不断让工人下岗,但另一方面又不断聘请外面的临时工进来。我不知你们在座的是不是感到奇怪,但我想了好几天都想不通。各位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无论是薛华鼎还是其他厂领导心里都很清楚为什么这么做:正式工人下岗了,厂里领导的权就大了,不但厂里的工人要尽心讨好他们,厂外的人也想方设法巴结他们。只要有一点权力,这些厂领导、干部都可以招临时工进来,能够获得一大堆礼物和感谢的话,也更加突出他们的权威。

    而且临时工好指挥。要他们做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不会讲价钱、讲条件。还有就是临时工可以随时开除,没有开除正式工那么多隐患。

    但是这些原因大家都不愿意直接说出来,更不愿意在大会上说。当薛华鼎眼睛扫过去地时候,大家都很傻的样子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薛华鼎说道:“让我们的正式工人下岗,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机床厂的人多了。工厂不需要这么多人做事。那么,请临时工进来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我们工厂的事多,我们厂里的职工忙不过来,必须请人帮忙我们才能完成这些工作。

    呵呵。是不是很矛盾?…,是的!很矛盾。也许有人会说,正式工人下岗了,临时工进来了,我们工厂地人工费用就减少了。能够为我们节省很多工资支出。但是你们想过没有,通过人员置换,我们职工的素质降低了多少?很多有经验的工人出去,让没有一点经验的人进来,我们地竞争力无形中失去了多少?”

    薛华鼎提高音量说道:“所以我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退所有临时工!临时工一个不留,除非我们工厂的产品生产忙不过来,我们机床厂真正地缺人,工厂的职工无需下岗了,我们才有可能请临时工。”

    所有与会人员都是一愣,都把目光看着薛华鼎。眼里都是探寻的目光。

    薛华鼎说道:“你们又奇怪了吧?临时工走了。我们地生产怎么进行?是不是把下岗工人都招回来?”

    大家都在等待薛华鼎自己来回答。

    薛华鼎大手一挥,说道:“不是的!这次我们厂要进行一次岗位大调整。调整幅度巨大,我告诉各位,改革的目标是脱产干部只保留现在的五分之一,多出来的干部全部下到车间当一线工人!不能当一线工人的,竞聘不上的人,全部下岗待业。缺人的岗位让已经下岗的优秀工人补充进来。”

    除了几个事不关己的厂领导。大家都吃惊地看着薛华鼎。

    薛华鼎又放出了一颗重磅炸弹:“我地意见是:各车间、各处室通过民主推选各单位地主要负责人。另一名主要负责人由厂党委会议推荐。二人确定后,厂党委组织人员对他们二人进行考察已确定谁主谁副。然后由这二人在现有人员中挑选各车间各处室的干部职工。没有被选上的就地下岗。各单位不足的人员从下岗工人中选拔。各单位职工人选问题厂部之负责监督,如果发现徇私舞弊不按原则选拔职工,在职工申诉后,我们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情况属实,其负责人就地免职下岗。”

    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有性急的人喊忍不住大喊道:“薛厂长,这不大乱了么?”

    薛华鼎冷笑道:“乱?谁乱谁下!我还正 (精彩小说推荐:

    ) ( 官路迢迢 http://www.xshubao22.com/5/5440/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

新第二书包网每天更新数千本热门小说,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www.xshubao2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