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挥辛恕G』实鄣诙蜗陆系氖焙颍醇虾夤幻挥薪橇耍咝酥槐呖浣保槐哂忠庥胁蛔愕馗锌担骸庋拭赖牧猓悄芄怀つ瓴换担糜卸嗪茫 哟酥螅墒炝说哪虾猓灰霸诼ɡ锕以谕ǚ绲牡胤剑恢笨梢猿缘嚼茨甓宋缃凇U庵置挥薪怯植灰桌玫牧猓蛭乔』实塾诜獾模跃徒凶觥饬狻督鞔Γ嗬绰颉D虾虿淮螅邢蓿┎挥η螅谑茄睾拥呐┘遥荚诤颖叻帕肆庵郑怨┰督枰R换岫勖堑搅怂骡郑美夏崛フ焕盒孪实姆饬饫戳趵习宄⒊ⅲ椭婪潜纫话懔恕!?br />
说话间,小船在北岸一棵大枫树底下靠了码头。正对着大枫树,是一带白粉围墙,墙上彩绘龙女牧羊、善财参禅、观音送子诸般故事。正中两扇黑漆大门,半开半掩,门楣上石刻的“水月庵”三个正楷空心大字。门外两株冬青,墙内一片翠竹,环境十分清幽。四个人下船上岸,由马维禄在前面带路,一起走进庵中去。
正对大门,是一条碎砖砌的甬道,直通大殿,把个院子一分为二。甬道两旁,是两道花障,爬满了紫红色的大朵牵牛花;竹篱内碗口大的各色菊花迎风招展,笑脸相迎。老尼色空听见院子内有人说话,双手合十迎了出来,见是熟人,连忙稽(qǐ启)首问讯,口称:
“今天是什么风吹送几位施主来到小庵?快请到客堂去歇息拜茶!”说着,就往厢房客堂里让。
本忠事先已经听说,这个色空,就是统领大小神军的都督,颇有些道行的,就仔细地打量她。只见她四十五六年纪,由于将养有方,心宽体胖,已经发起福来,肥臀丰乳,大腹便便,步履颇为沉重。头上六根清净①,戴一顶缁帽,身披宽大道袍,面团团颇有富贵相。见人说话,未语先笑,行动神态,犹露风韵,一望而知是个孽根未除五欲①熏心见钱开眼的马泊六②,即便能够修行得道,也是个饕餮仙③而已。这样的佛门子弟,离那寂灭虚无④,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
……………………
① 六根清净──佛家语,“六根”本指眼耳鼻舌身意;这里戏指剃了光头。
① 五欲──佛家语,指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
② 马泊六──指不正当男女关系的撮合者。
③ 饕餮(t āo tiè涛帖)仙──戏指贪财的修道者。
④ 寂灭虚无──寂灭就是涅槃。佛家认为,成佛的人,也就是死了的修道的人,身体寂静,灵魂脱离一切色相(体质、形相),返本归真,永无生死,称为“寂灭”。虚无,就是虚空无为、无形质、无障碍的意思。两者都是佛家思想的代表。
客堂里面方砖铺地,倒是窗明几净,收拾得一尘不染。正中靠墙一个神龛里,供的是一尊康熙御窑五彩鱼篮观音,十分精致。面前的供桌上放几碟干鲜果品,堆几卷厚薄经文,光彩夺目的香炉里香烟缭绕,发散出阵阵幽香。一张方桌居中,两边八张椅子靠墙,挂几幅山水字画。东边白粉墙上空白处,有两首即景题咏,写的是:
情天欲海起风波⑤,
浅浅东塘是爱河⑥;
引作庵中功德水⑦,
浇开朵朵曼陀罗⑧。
……………………
⑤ 比喻情像天一样大,欲像海一样深。
⑥ 比喻爱欲像河一样能使人沉溺。
⑦ 佛家指善行为功,善心为德。功德水,指西方极乐世界须弥山下大海中八个功德水池中的圣水。
⑧ 曼陀罗,也叫风茄儿、山茄子,是佛教的圣花。《法华经》中说:“佛说法,天雨(y ù芋,动词)曼陀罗花。”这里暗喻做妓女的尼姑。
半点尘缘起凡心,
天花落满佛徒身①;
征夫五百同吃奶,
一炷香供小夫人②。
……………………
① 天女散花的故事,见《维摹经》。大意说:维摹诘说法,化作天女散花。文殊菩萨以下诸大菩萨,因为已离人相我相,不觉得自身是男人天女是女人,所以洒落的花不会着身。而大弟子须菩提未离人我相,因此也未离男女相,认自身为男子,天女为女子,所以洒落的花就立刻附着在他身上,众弟子帮他除去也不能够。
② 小夫人的故事,见《杂宝藏经》。大意说:有一头母廘舔吃了天仙的小便,感孕而生一女子,长得端正美丽,但是双脚像廘,所以叫做廘女,由梵志养育。廘女长大以后,嫁给乌提延王为小夫人,怀孕后一次产下五百个卵,被大夫人用面团换走抛弃,又被萨躭菩王拾去,裂开后是五百个童子,长大后个个都是大力士。后来萨躭菩王派遣五百力士与乌提延王打仗,乌提延王非常害怕。这时候天仙飞在空中告诉五百力士,乌提延王和小夫人就是他们的父母。小夫人挤自己的双乳,每只乳房里射出二百五十股乳汁,流进每个儿子的口中。儿子们即向父母忏悔,两王也都觉悟了,不再打仗,大家都成了佛。这里的“征夫五百”隐喻许多嫖客,以小夫人隐喻做妓女的尼姑。
下面的落款,写的是“江南徐州③铁再云题”。看那字迹斑驳蚀落,已经是若干年前的陈迹了。
……………………
③ 江南徐州──丹徒县的别名,即今镇江。
大家落座,老尼在下首相陪。一个三十多岁颇为肥胖的杂役女尼送上茶来。马维禄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话语开口说:
“这位黄老板,本籍温州人氏,家财万贯,以贩卖山货土产为业。结缡已经十有五载,至今依然子息空虚。素闻贵庵送子观音最为灵验,今天特意前来拈香求子,备有香油二十斤,以供殿上燃点琉璃灯之须,意欲烦请诸位师姑,在神前代行一场小小的法事。香火之资,循例照付。不知道今天吉便否。”
那老尼再次双手合十,向黄逸峰打了一个问讯,然后低眉端坐,一本正经地说:
“多谢檀越布施。要说到小庵的送子观音,那是最最灵验不过的了。多少二十多年不生育的老夫老妻,到这里来降一炷香,做一场法事,不出一年,都得了麟儿贵子,这是远近都闻名的。黄檀越只管放心,我佛有舍身度人的本旨,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方便为本,就是施主再多,法事再忙,一坛求子道场,总是能够替檀越结此善缘,行此功德的。我们师徒众人在此修行多年,除了清洗前世冤孽,上者可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九品莲台①之上,次者可得往生色究竟天②之外,无非广积功果,俾便回一己之功德以向于他人,或曰回佛之万福万善以向于众生。我等念佛行香,而归德于他人,俾便皆得超度,皆得福寿,皆得往生净土。我佛佛法无边,能于芸芸众生之中,行四摄法,使其皆依我受道。何谓四摄法?一曰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佛受道;二曰爱语摄,即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佛而受道;三曰利行摄,即以身、口、意广行善行以利益众生,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佛而受道。我等为佛弟子,不过遵从佛说,依从众檀越之所乐所欲而献身护法,现身说法,俾使众檀越皆能乐我爱我而皈依我佛受教受道而已。佛说世人中有四等人不明真谛而颠倒其性,蒙蔽其真。一等人不能探索万象无常之理,而以此世界为常住不变,我身我家亦常住不变,此谓之常颠倒;二一等人不知宇宙万物皆由因缘而成,故离因缘别无我,其人只知自身为有一常主宰之我,而不知世界外有一常主宰之神,谓之我颠倒;三一等人以为由四大假和合①而成之身体为极清净,实际上人之身体,决非清净洁白,生所不净,种子不净,想不净,性不净,究竟不净,此谓之净颠倒;四一等人处在这万苦世界之中,仍自以为乐,有如花前蜂蝶,不知所苦所终,是谓之乐颠倒。反观我等之身,有如十万虚空中吹一微尘②,若存若亡,若生若灭,若有若无。佛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小尼等为众檀越献身修行积大功德,即为脱离欲界③,先登色界④,后入无色界⑤,终成正果。这就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皆大欢喜。佛能知人之一生、二生、百生、千生乃至无量阿僧祗⑥生,无量百千亿那由他⑦生。凡人一念之方生,我佛即已知之。故于佛前毋须隐讳,更不得妄语;有所求者,不妨照直言之。若一念之差,即生烦恼。烦恼有八种,亦称八垢,即生烦恼、有念烦恼、不念烦恼、念不念烦恼、我烦恼、我所烦恼、自性烦恼、差别烦恼、摄爱烦恼。唯有一心向佛无所不可言于佛,方能够摒绝诸种因缘,专一于虚寂,得以解脱。檀越切记心诚则灵,方能有求必应。有何求于佛,有何求于我,结愿作法的时候,请一一直言不讳。观音大士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必能如愿以偿。……”
……………………
① 九品莲台──佛家宣称修行念佛的人,死后可以往生西方净土的莲花之上;因功德的深浅,所坐的莲花,分为九等,即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共九品。
② 色究竟天──佛说:色界诸天分为四禅:初禅为大梵天,二禅为光音天,三禅为遍净天,四禅为色究竟天。色究竟天为色界之极处。世界大劫将尽的时候,水火风三灾相继起,初二三禅诸天,并皆毁坏,唯有第四禅天,得免其难。
① 四大假和合──佛说:凡身体坚牢之处为地,湿为水,暖为火,动为风,即地水风火为构成一切万物之元素。由此四大假和合所构成的身体,烧即成灰,埋即成土,所以不论何处皆无我,不过由于因缘现其身体而已。同理,天地间万物皆由此因缘构成,离此因缘,即无天地万物。
② 语出《首楞严经》: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万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
③④⑤欲界、色界、无色界──佛经所谓的三界诸天:欲界诸天人皆有情欲;色界诸天人但有形色,情欲俱无;无色界诸天人色相皆空,得无上乐。
⑥ 阿僧祗──佛经中虚拟的数量词,即无尽数、无穷大数。计算方法:以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一个阿僧祗为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
⑦ 那由他──佛经中虚拟的比阿僧祗数量更大的数量词,具体计算方法不详。
马维禄见老尼唠唠叨叨,没完没了地说起因缘果报来,无非是为她开此善门找些佛说依据罢了。本非佛门子弟,又偏要借佛门宝地行戒律所不许的淫邪之事,还要从佛典中找出可行的依据来,当然不免是穿凿附会,信口开河,难于自圆其说。能够说到这个地步,也应该说是很不容易的了。好在众人今天来此,只为一开眼界,并不为与老尼盘道谈禅,所以不等她把因果说透,赶紧就打断了她的唠叨:
“师太妙法真谛,果然透辟明白,与众不同。我等有如醍醐灌顶,真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如今除去叶豆,顿开茅塞,心胸豁然开朗,眼前金光万丈,趁此大彻大悟之时,请师太速速开坛作法,我等当于佛前各明心迹,虔诚祈求。佛门清静之地,且宝庵香火隆盛,法事繁忙,不敢多所搅扰,我等在此用过午斋,即便离去,望师太行个方便为是。”
老尼见如此说,心知贵客们至少今天是不会在这里与小姑子们广结善缘的了,也就不再啰嗦,当即站起身来说:
“既然众檀越行色匆匆。不能久留,待老尼即去安排一番,诸位请在此小坐片刻,法事齐备,当即来请。”
老尼说完,施礼自去。不久听见云板三响,大殿上人声隐约,不过半顿饭工夫,老尼返身进来,说是法事已经齐备,请众檀越前去降香。老尼前行,众人随后,带了香烛供品,一齐进了正殿。
正殿三间,颇为宽敞,却只供着一尊并不太大的送子观音神像,因此显得十分空旷。神像面前,一张竖向安放的长供桌,中间放满了各样供品,两边是各样法器,正面放着香炉烛台,红烛高烧,香烟缭绕,桌前有四个拜垫,八个带发修行的妙龄女尼身披五彩斑斓袈裟,脚穿大红丝襻云鞋,头戴八宝毘卢帽,脑后披散着长发,脸上薄施脂粉,双手合十,端端正正地坐着,眼观鼻,鼻观心,嘴唇微微翕动,正在无声地默念一篇什么求子的经文。看见四个施主进来,为首的一个拿起小槌来击了一下铜磬,立刻每人拿起面前的法器来,开始敲敲打打,为这一别开生面的求子道场奏响了序曲,既热闹,又神秘,似乎进入了天宫佛国,置身于瀛洲仙境一般。
老尼燃起了一撮香,递给四位施主每人三支,在乐声中引他们到拜垫上跪拜祷告了一番,然后把香插进香炉,站到了一旁去。施主的礼仪,就算结束了。
这时候,八个妙龄尼姑一面敲打着法器,一面齐声念起经来。经文当然是谁也听不清楚的,但是那梵呗的声音,却十分轻柔婉转,忽而声高,忽而声低,忽而急促,忽而缓慢,乐声铿锵,歌声抑扬,一串骊珠,一片宫商。那美妙的歌喉,清亮而和谐,那异样的法器,雄浑而激越。两者相合,构成一部神奇的乐曲,娓娓动听,十分感人。这明明是销魂荡魄的欢歌,哪里是什么求子道场的经文?这明明是妙音天①的辩才女,哪里是什么水月庵的比丘尼?明明是妙色身菩萨驾前的彩女,哪里是观世音大士座前的尼姑?四个人耳听妙音,眼观美色,身临奇境,心醉神摇,不能自已。正恍惚迷离间,忽然铜磬连击三声,梵呗声突然终止,靠里的四个女尼放下了手中的法器,吹响了箫笙管笛,靠外的四个女尼手拿小锣、小鼓、碰钟、木鱼,离开了供桌,就在佛堂中央的方砖地上按着节拍踏步旋转边歌边舞起来。
……………………
① 妙音天──佛家语,也作“妙音乐天”,是“辩才天”的异名。辩才,指解说佛法的贯通与透彻。这里故意直解字面,曲解其意。
女尼们穿着五彩缤纷的袈裟,一个个有如花丛彩蝶,翩然翻飞;那时俯时仰的舞姿,有如柳飘荷摆,体态轻盈;那忽高忽低的歌唱,有如梁间乳燕,呢喃啁啾。攘臂则露玉腕,抬腿则见云鞋,前进微仰粉脸,旋转轻扭纤腰。这明明是月宫里的霓裳羽衣曲②,哪里是尼庵中的梵呗祈祷声;这明明是天上神仙的婀娜婆娑舞,哪里是人间女尼的六幺花十八①。古有借花献佛,今有借佛献花,居然把庄严清静的佛堂,变成了轻歌曼舞的勾栏。为了二十斤香油,不惜违背佛门八戒②,把道场法事变成了歌舞伎乐,真是挖空心思,尽圆通变借之能事也。
……………………
② 霓裳羽衣曲──传说是叶法善引唐明皇梦游月宫,在月中听到此曲,醒后写出。据《唐书》,此曲本是婆罗门乐曲,传自西凉,为河西节度使杨敬逑所献,经唐明皇润饰修改,更名《霓裳羽衣曲》。
① 六幺花十八──古舞蹈名。六幺指《六幺曲》;花十八指“花十八拍”,“花拍”是正曲之外的变奏。欧阳修诗:“贪看六幺花十八”,即指这种舞蹈。
② 八戒──佛门八戒,指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著华鬘璎珞,不习歌舞妓乐。
本忠正嗟叹间,一抬头,忽然看见对面的墙上,有人留下对联一副,写的是:‘此曲只应天上有,斯人确是世间无。’墨迹犹新,想必是不久之前哪位骚人墨客来此尘俗之外的仙境中畅游,欣赏了此歌此舞之后,雅兴大发,借前人名句以为后人谈笑之助吧。心想此处既有题咏,决不会只此一联,回头看看身后,墙上果然也有一联,写的是:‘一指③一滴④一味⑤,一世吃着不尽;三欲⑥三昧⑦三归⑧,三身⑨生息无穷。’因为语涉禅理,本忠不甚懂得,估计都是游戏笔墨,借佛说隐喻神军的。
……………………
③ 一指──即佛家所谓的“一指禅”。《传灯录》中说:“有僧过天龙,天龙竖一指头示之,僧大悟。后示寂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吃著不尽。”
④ 一滴──即佛家所谓的“一滴禅”。《释氏通鉴》中说:“韶国师问如何是曹溪一滴水,法眼曰:是曹溪一滴水。韶闻乃大悟。生平疑滞,涣若冰釋。
⑤ 一味──即佛家所谓的“一味禅”。《广语》中说:有一个和尚辞别归宗,要去学五味禅。归宗说:我这里有一味禅,为什么不学?和尚问什么是一味禅,归宗举手就打。
⑥ 三欲──佛家以饮食、睡眠、淫为三欲。
⑦ 三昧──梵语音译,本意为正觉,是佛经中的四种修行方法,今转指深奥难懂的事物。
⑧ 三归──即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⑨ 三身──佛经中的“三身”有许多种解释。这里戏指男身、女身及所生小孩身。
这时候,铜磬又发三响,即刻乐止歌停舞歇,四个女尼一一返本归真,回到了供桌两旁,双手合十,同声齐诵佛号。老尼引导四位香客再次礼拜一番,然后从供桌上拿起一个直径一寸的四铢古钱来──当然是仿制的膺品──上面有悬针篆①“布泉”二字。先拿到香烛上缭绕一圈儿,然后郑重其事地交给黄逸峰,再三声称这是观音菩萨所赐的“男钱”,只要把它系在裤腰带上,就准保会生儿子的云云。
……………………
① 悬针篆──字体的一种,后汉曹喜所作,以其形似悬针而得名。
法事到此,宣告结束,八个小尼,鱼贯退出。老尼请众客官回到客堂去待茶。坐定以后,马维禄生怕老尼不识趣,又说起因果来,抢先夸奖了求子道场的神气美妙。正说话间,四个小尼嘻笑着迈进客堂里来,一个提着一把圆筒形花瓷茶壶,一个捧着一摞细瓷茶碗,一个端着攥心果盒,里面是各色糕饼点心,一个托着广漆托盘,里面是各色瓜子和干鲜果品。她们把所拿东西在桌子上放下,就动手斟茶献果。老尼倒也知趣,关照小尼们好生在此陪施主说说因缘,她到厨下去张罗一下午斋,告了失陪,就颠儿颠儿颠儿地走了。
四个小尼,一般的十七八岁年纪,都披着宽大的玄色生丝道袍,衬着雪白的领口,头上倒梳云髻,挽了个坠马妆。俗话说:若要俏,一身皂,真是不假。小尼们穿上一身乌黑的海青,反倒显出那脸儿手儿的格外白净来了。再仔细一看,立刻就认出,她们就是刚才在佛堂手执法器载歌载舞的那四个小尼,只是这会儿脱去了五彩袈裟,匆匆挽了挽头发罢了。
马维禄不愧为个中老手,这水月庵,来过也不知道有多少次了。这四个女尼,不管熟不熟,至少每个都能够叫出法号来:个儿稍高的两个,一个叫妙色,十九岁,一个叫妙相,十八岁。个儿稍矮的那两个,一个叫妙音,十七岁,一个叫妙容,十六岁。马维禄一一都引见了,最后指着本忠对那两个小的说:
“这位是温州来的知名富商刘老板,不单是家财万贯,广有资产,还是个有情有义的风流才子。别的甭提,你们就先看看这一表人才,眼馋不眼馋?那么多来烧香的施主,有半个及得上他的么?不过人家今天可不是为求子而来的,不瞒你们说,刘老板年方弱冠,至今中馈①尚缺,正赋凤求凰,不知姻缘着落何方呢!你们两个,不是都还没有结善缘么?还不赶紧巴结巴结刘老板,伺候得刘老板高兴了,拍出一千两银子来,学一个一箭双雕,把你们两个的尘缘都了了,岂不是皆大欢喜?”
……………………
① 中馈──主持家中饮食,转指妻室。
那两个年纪小的,听了马维禄的话,果然就大大方方地坐到了本忠身旁来,一边一个,替本忠嗑瓜子儿、砸核桃、剥菱肉。最小的那个,一面剥着菱肉,一面歪着脖子乜斜着眼睛装出一副娇媚的神态来说:
“马老板还不知道呢,我师哥的事儿,已经说定了,早晚就是这个月底、下个月初办事儿。师父替她把新房都粉刷齐楚了呢!”
马维禄“噢噢”连声,颇感意外地问:
“我两个月没来随喜,妙音就要结善缘了,倒是真快呀!头两个月,不是还说没主儿吗?是哪儿的娇客?本地的?外乡的?”
妙音见她师弟已经把话吐出去了,也就不再隐瞒,苦笑着说:
“像我这样儿的,还有哪位贵人能相中我了?还不是我那个老相知高二相②?要不是师傅着了急,紧着催,我着这份儿急干什么?她那里一催,我这里只好老老脸皮,先给人家开口了。找上门儿去的买卖,还能有好价码了?头年师哥们办事儿,都是四季衣服四箱,床桌柜橱齐全,师父那里是一百两的礼,酒水在外;到了我这里,就什么都降了一等:衣服只得两箱,多半儿还是棉的布的;房间里的摆设,只答应一张床,还是松木的,桌子、柜子都得我自己去想办法。师傅那里一百两的礼,酒水他就不管了。那个小没良心的,一个劲儿只会哭穷:又是年成不好佃户们的租子交不齐啦,又是在家里他不管账,钱柜儿钥匙在他大奶奶手里啦,还起誓说:他要是有钱不花在我身上,他就是乌龟王八蛋,天打五雷轰。还说什么要是嫌他穷就叫我另找别人去,他宁可吃碗过水面。我看他连这样的话儿都说出来了,气得我哭了好几个晚上。可眼前又没个有钱的大施主肯跟我结这个善缘,再说,这两年来高二相尽往我这里跑,零打碎敲的,也使过人家百十两银子了。一赌气,酒水的银子由我自己出,就答应下来了。我师父说:我这是拿人参当萝卜干儿──贱卖了!”
……………………
② 高二相──高是姓,二是排行,相是相公的省略。实际上就是“高二相公”的简称。
马维禄是个好生事的主儿,惟恐天下不乱,听妙音这样一说,就可着劲儿地给高二相公上烂药:
“你说的高二相,不就是东栅口的那个高祖俊吗?那个小猴儿崽子,谁不知道?有名的叫做馋猫高二,也叫瞎话二相公。他家钱柜子,他老婆连摸都摸不着,哪儿能替他管钥匙?要说这二年收成不好,倒是真的;可他家租出去的田地,从他爷爷手里就定的是死租,哪怕是颗粒无收呢,他家的田租可是一两也不能少的。要说他没钱,去年在桃花楼梳拢小红桃,花了多少银子?请了多少客?有人给他算了算,只怕五百两还打不住呢!这都因为是你自己上赶着找的他,加上你面软心慈,让他给抓住你了,就只好全都听他的摆布啦。要我看哪,这明明是他欺负你是还孽债的身子,不肯往出拿银子,存心白拣你一个便宜呢!”
为这件事儿,妙音心里本就不痛快,听马维禄这样一说,更加觉得委屈了,两颗晶莹的泪珠儿,盈盈欲滴。妙容年纪虽小,人却机灵,赶紧拿话来岔开去,把她剥出来的几个菱肉一齐送到了本忠的面前说:
“刘老板喜欢吃老菱还是喜欢吃嫩菱?黑壳儿的是老菱,煮熟了的;绿壳儿的是嫩菱,生的。您先尝尝,喜欢吃哪种,我再替您剥。”
马维禄不等本忠开口,就替他回答说:
“这还用问吗?刘老板这么青春年少,当然喜欢吃嫩的啰!像你这么嫩的,十五六岁,一掐一包水儿,身上的皮呀肉的也是紧箍箍滑溜溜的,搂在怀里也是软绵绵热乎乎的,有多好多美?老牛都还喜欢吃嫩草哩,谁还喜欢啃那煮不烂咬不动的老帮子?”
妙容扭动着腰肢和脖子,摆动着肩膀和脑袋,做出一种不依不饶的媚态来拿眼睛白着马维禄说:
“马老板就会拿我们这些苦命的没脚蟹打哈哈,死了也不怕入拔舌地狱!我这儿说菱呢,您又扯到我的身上来了。”
马维禄指着本忠笑着说:
“我说的是实话,谁拿你打哈哈了?你们两个,一个十五六,一个十八九,一个青春,一个年少,一个身似浮萍,一个命如落花,一个财无主,一个身无主①,可不正好是天生的一对儿吗?听你师哥说,她是遇上了吝啬鬼,人参当成了萝卜干儿贱卖出去了;我们这位刘老板,只要他真的看上你了,钱多钱少可不在乎。你要是有本事讨得他喜欢,留在这里跟你结善缘,别说是四只箱子了,就是八只,也能给你办到呢!”
……………………
① 俗谚:男无妻,财无主;女无夫,身无主。
妙容歪了歪脑袋,瞟了本忠一眼,接着就俯首低眉,颇为自卑地说:
“刘老板是金枝玉叶上飞得高飞得远的大鹏鸟,我们是茅房草棚屋檐下暂且栖身的小麻雀,哪里般配得起呀!只要刘老板得闲了常来我们这里吃杯茶,开导开导我们,就给我们添了光彩了。”
本忠在船上听孔大方说了封菱的典故,这会儿看看桌子上的菱,果然都没有角,该长角的地方,只有一个小鼓包,就像是初生牛犊的头顶似的。顺手拿起妙容剥出来的两种菱肉来尝尝:嫩的脆而甜,老的绵而香。要是疗饥解饿,确实是老的熟的好;要是当水果吃,当然是嫩的生的鲜。妙容见本忠一连吃了好几个嫩的,赶忙又剥出几个来,送到了本忠的面前,一面剥,一面说:
“这菱,都是我们自己种的。我们差不多一年到头都有菱吃。也全亏了这菱,我们才活过来了。要不,只怕早都饿死了呢!您不知道,我们庵里,规矩一天只吃两顿饭:天刚亮吃一顿,中午吃一顿,一过了午时,就不许吃饭了。有客人的时候,我们还能够沾光,偷偷儿吃几块点心;没有客人,就只好饿着。实在饿急了,我们就偷着煮菱吃。师父知道了,还得挨打呢!”
本忠还不明白,认真地问:
“大夏天的,日长夜短,我们家乡,干活儿的人一天要吃五顿饭,不干活儿的,三餐之外,也要吃一顿点心,你们怎么倒只吃两歺呢?就说吃两歺吧,也得巳时一顿酉时一顿才合适;过午不食,下午这四五个时辰就得饿着,受得了吗?”
妙音解释说:
“我们师父说:清晨是天食时,中午是法食时,黄昏是畜生食时,夜晚是鬼神食时,这叫做四食时①。过了中午还吃饭,就成了畜生鬼神了。其实,师父她自己屋里糕饼点心从来没断过,什么时候想吃就吃,只要不叫我们看见就得。师哥她们广结善缘,只要有客人在房间里过夜,要什么吃的没有?就是没客的日子,她们手里有钱,也能够买些吃的来藏着。只有我们这样的小师弟,手里一个钱也没有,肚子饿,也只能干忍着。实在饿得受不了了,就喝上一肚子水,做完晚课早早儿去睡。只是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叫唤,想睡也睡不着哩!”
……………………
① 四食时──《法苑珠林》里说:清晨为天食时,即诸天的食时;中午为法食时,三世诸佛以午时为如法食时,过午则为非食时;日暮为畜生食时,昏夜为鬼神食时。
本忠鼻子里哼了一声说:
“什么四食时五食时的,这不是把天下吃晚饭夜点的人都骂在里头了吗?照我看哪,这明明是恶婆婆管小媳妇儿,不让吃饱了,还尽有理呢!”
黄逸峰正跟妙色聊得挺欢,听见这边说吃饭的事儿,就转过头来插一句说:
“这你们就不懂了。俗话说:‘饱吹饿唱’嘛,你们师父是怕你们吃得太饱了,内膛填得死死的,唱起来缺少底气儿呢!”
妙容认了真,争辩说:
“要说我们四个唱的得饿着点儿,那吹箫笙管笛的四位师哥呢,不应该让人家吃得饱点儿么?”
孔大方听这边说得热闹,也撇下妙相转过身儿来插嘴说:
“你们说的都不对,其实师父是怕你们吃得太胖了,不单再也无法轻盈起舞,施主们来结善缘,也不喜欢,岂不是耽误了你们师父的买卖?想当年赵飞燕①要不是一天只吃一歺,怎么能够身轻似燕,怎么能够作掌中之舞?妙音要不是有那杨柳细腰、两肩如削,高二相公肯出几百两银子跟你结善缘吗?”
……………………
① 赵飞燕──本是汉成帝刘骜的宫人,以体轻善舞得到成帝的宠幸,先为婕妤(宫中女官,汉制位在昭仪之下,地位相当于列侯),后来废许后,立赵飞燕为后。
马维禄大摇其头说:
“那倒不见得。有道是‘百货中百客,各人各喜欢’嘛。俗话也说:‘有爱孙猴儿的,也有爱八戒的。’你爱那瘦小的,抱在怀里不麻腿,我就爱那胖墩墩儿的,拿她当褥子垫着睡觉,也不会瘦骨嶙峋地硌我的肋巴骨。胖姑娘有胖的美处,丰肌玉润,粉脸含春,不比那瘦刀螂②动人得多么?要不然,为什么唐明皇先宠梅妃③,及至有了杨太真④,就把梅妃迁到上阳宫去了?梅妃骂杨玉环是‘肥婢’,可见杨贵妃是个胖子,梅妃是个瘦子。唐明皇爱胖不爱瘦,所以杨妃得宠,梅妃就失宠了。在下所见,诸位服也不服?”
……………………
② 刀螂──螳螂的俗称。
③ 梅妃──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本姓江,蒲田人。开元中高力士从福建选送入宫,大受李隆基的宠幸。因她性喜梅花,称为梅妃。后来杨玉环擅宠,梅妃失宠,自请迁入上阳宫。
④ 杨太真──即杨贵妃杨玉环,因为当过女道士,所以称为太真妃。
孔大方哈哈大笑说:
“老兄高见,确实与众不同,佩服,佩服!如此说来,你老兄如果在这水月庵中结善缘,一定是选中刚才送茶来的那位胖徐娘①啰?”
……………………
① 徐娘──指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南史·元帝徐妃传》中说:“元帝徐妃讳昭佩,东海郯(tán 谈)人也……帝左右暨季江有姿容,又与淫通。季江每叹曰:‘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俊,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所以后来就用“徐娘”来称风韵犹存的中年女人,带有轻薄的意思。
一语未了,只见那位充任杂役的胖尼姑两手端着个托盘,迈着沉重的步子,已经在门外远处出现了。黄逸峰赶紧做了个手势,示意孔大方不要肆无忌惮:
“快别往下说了。说到曹操,曹操就到;说到肥婢太真妃,就来了胖墩儿比丘尼。咱们这里拿人家打哈哈,叫人本主听见了,可不像话。”
马维禄回头一看,见胖尼姑还在门外十步开外,连忙压低了嗓音悄悄儿地说:
“黄兄休要小看了这尊女菩萨,倒退十五年,这水月庵里有她半边儿天下,到这里来与她结善缘的施主此去彼来,摩肩接踵,那才真正叫做夜无虚度,应接不暇呢!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转瞬即逝,年纪大了,腰身粗了,人老珠黄,渐渐地无人问津了。往日的半边儿天下,也不得不让位给这些后起之秀,如今只好退居斋房充当杂役;再过十年,还不知道上哪儿找她去呢!”
话刚说完,咚咚咚的脚步声从门外一路响了进来。胖女尼托盘里端的是四大碗素面──这是水月庵接待不留宿香客的常规午斋──四个小姑子帮着把面端到了各人面前。胖姑子又从托盘里搬出一壶酱油一壶醋,还有一个硕大无比的胡椒筒。马维禄倒拿起胡椒筒来,不由分说,就往黄逸峰的面碗上撒去。那胡椒筒的出粉孔还挺大的,不几下就盖了黄黄的一层。黄逸峰大叫:“够了,够了!太辣了!”可是马维禄偏偏不停手,还一个劲儿往面上撒去,黄逸峰只当是马维禄恶作剧,急得连忙举手去推,一来一去,撒得满桌上都是。马维禄“啧啧”连声,十分惋惜地说:
“可惜,可惜!这么好的东西,让你白白糟蹋了。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这不是胡椒粉,不信,你先尝尝!”
黄逸峰果然挑起几根沾满了黄粉的面条来,试探地送进了嘴里,同时也做好了万一上当立刻吐掉的准备。只见他眯着眼睛嚼了几下,一伸脖子嚥下去了,却没有说话,接着又挑起大大一筷子面条来塞进嘴里。嚼了半天,这才嚥了下去,连连夸奖说:
“好鲜,好鲜!快告诉我,这是什么东西?”
黄逸峰的神态,把一老四少五个女尼都逗笑了。那胖尼姑一边抿着嘴吃吃地笑着,一边斜着眼睛卖弄风情地瞟着他轻轻地说:
“这是我们小庵自制的纯素三鲜粉,还是当年迦兰陀长者在竹林精舍①供奉释迦牟尼佛用过的东西呢!小庵从天竺得到了秘方,拢共才配制了一小瓶,别处再也得不着的东西,却叫二位这一推一搡糟尽了这许多,真是罪过之上,又加罪过呢!”
……………………
① 竹林精舍──指迦兰陀寺,在王舍城旁边,为天竺五精舍之一。梵语迦兰的本义为“山鼠”。《佛国记》里说:往昔毘舍罗王入山,在树下睡着了,有毒蛇出来咬他,幸亏有一头山鼠把他叫醒了。王感其恩,就用迦兰作为村名。村中有一长者,名迦兰陀,在竹林中建精舍奉佛。
黄逸峰闻言大惊,没有想到在这个小小的尼庵里,居然还能吃到这样稀世的珍品,同时又为自己撒落了那么多的三鲜粉而惋惜不已。这时候,马维禄替孔大方和本忠都撒上了厚厚一层三鲜粉之后,干脆把胡椒筒的后盖儿拧开,在桌上磕了磕,把剩下的三鲜粉统统倒进自己的碗里,一面用筷子上下翻拌着,一面故弄玄虚地说:
“不瞒诸位说,这个秘制的三鲜粉方子,还是不才花了一百两银子从一个天竺僧人手里买来,敬献给水月庵观音菩萨,专门用来接待四方香客的。其实,凡是神奇的东西,大都神而不奇;拆穿了西洋景,也就一文不值了。今天我也替释迦牟尼布一回道,说一通法:有谁肯出钱当东道主让我一醉一饱的,我就把这个秘方公诸于众,决不食言。有不怕上当的没有?”
黄逸峰一面吃着三鲜粉拌的素面,一面暗暗寻思:今天到水月庵观光神军,是打着自己要求子的幌子来的,用不着说,除去香油、供品已经由孔大方备下之外,庵里的香资茶钱斋费,当然应该由自己恭候了。在这里用完了斋,接着就去逛天香楼,那是打着为本忠说媒的旗号去的,那笔花销,用不着说,应当由本忠出。既然如此,不妨落得大方,送他个顺水人情,就说:
“马老板只求一醉一饱,这样的东道不算什么,今天晚上,就是在下我的东道主了。马老板就请把这三鲜粉的来历和做法,当众演说一番吧!”
马维禄是个开当铺的人精子,不用算盘就能算账,什么招儿能遮住他的眼睛了?听黄逸峰这么说,“嘻”地笑了起来:
“黄老板真不愧是久跑江湖的老生意经,账算得真精!今天晚上,咱们说好了是天香楼聚会的了,为刘老板撮合提亲,难道还用你黄老板破费么?不过前天席上黄老板已经自认重九南湖登高欢聚作东了,就算是领你的这份儿情,今天在下把这个纯素三鲜粉的秘方传给你,你把它带回温州去,兴许还能赚回许多银子来呢!听清了,我可只交代一遍,不说二回的。原料:肥嫩母鸡一只,鳝鱼二斤,虾仁儿二斤,上等酱油一斤,葱姜佐料适量;做法:用文火炖熟煨烂,捞去骨头杂质,原汤耗干,加鸡油炒成粉末,用绢罗筛过即得。怎么样,记下了没有?”
一听说这种“纯素的”三鲜粉,原来是用母鸡、鳝鱼、虾仁儿做成,把黄逸峰等三人全都逗得哈哈大笑起来。连一老四少五个尼姑也忍俊不禁,笑了个嘴开眼闭,肩斜腰弯。
施主用斋,四个小姑子不便在旁边注视,都告辞自回斋堂用膳去了,只留下胖姑娘子在一旁伺候。孔大方问她船上的小厮和船家的素斋是否已经送去,答说是先送给他们后送到这里的。马维禄悄悄儿问她近来庵里香火如何,胖尼姑答是今非昔比,大大不如从前了。问其原因,答说是水月庵离城虽则不算太远,但总是地处城外,有些绕脚。前年有两家离城最远的同行迁到了南湖旁边,香客们弃远求近,从此抢了水月庵的香火。一年中,除了二月十九观音大士生日的前后几天,有那真正为了求子的来上香上供做道场之外,平常日子,香火并不旺。如今庵里一共有六个“师哥”是可以广结善缘的,但是近来常常连一个求宿的香客都没有。师父总骂她们不善于待客,其实这不能怪?(精彩小说推荐:
)
( 括苍山恩仇记 http://www.xshubao22.com/5/55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