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商深明律吕的行家,小妹唱得不对,还有刘哥哥替我指正呢!新的曲子好久没学了,将就着唱一曲《乞巧》①吧。”
……………………
① 《乞巧》──即《密誓》,是清代洪升所著《长生殿》中的一出,演唐明皇与杨贵妃七月七日夜在唐宫长生殿互诉衷情的故事。
丁香听见点出名目来了,就带领众姐妹起板动乐。本忠也来了兴趣,当即离座,从一个姑娘的手中接过笛子来,依着曲调轻轻吹出。那激越的笛声,有如行云流水,十分幽雅动人。素素听了,越发振作起来,用全副精神唱出了杨贵妃对唐皇的一往情深,千恩万爱;那低沉含蓄的婉转歌喉,借杨贵妃的唱词,唱出了素素自己心中的情怀,也深深地打动了本忠的心。一曲歌罢,不论是吹的唱的还是听的,全部沉浸在情绵绵意切切的情愫之中。静场片刻,孔大方这才笑着对本忠说:
“这样的曲子,不说绕梁三日,总也得绕个一天两天的吧?不说三月不知肉味儿,总也得一两个月不想肉吃了吧?大小姐唱完了,下面该你刘老板唱啦!是不是你这个做哥哥的听见妹妹唱得太好了,让她给镇住了,不敢唱了呀?”
本忠还了笛子,回到座上坐下,笑着说:
“听过了妹妹的仙音妙曲,我这种山野俚歌,还有什么听头?不过要是不唱一支,又该说我言而无信,是存心赚人家的了。好吧,我就唱一出《男祭》①,算是回赠得啦!”
……………………
① 《男祭》──《荆钗记》中的一出,演王十朋妻钱玉莲误听丈夫另娶的消息,投江自杀遇救,十朋又误听妻子已死,在江边祭奠的故事。
素素一听本忠要唱一出《男祭》作答,心中一动,似乎觉得不是吉利的兆头。不过这种感触一瞬即逝,并没有形之于色,而是从姑娘们的手中要过一支凤凰箫来,也依着节拍“呜哩呜哩”地吹奏起来。不知是那曲调本身就是那样凄厉呢,还是素素内心有一种哀婉的情愫,那箫声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真个像是在哭泣一般,加上本忠手上拿着一支象牙筷当作香,连唱带做的,十分凄惨哀伤。一曲歌罢,座中人莫不愁眉蹙额,盈盈欲泣;再看素素,早已经红了眼圈儿,涕泪四流了。本忠见了,先自笑了起来说:
“今天欢聚,本应该唱点儿高兴的才对,怎么倒惹得大家淌起眼泪水儿来了?都是我的不好,不该唱这煞风景的曲子。俗话说:‘唱戏的是疯子,听戏的是傻子’;要是听了戏再哭鼻子,那就是比傻子还傻的大傻子啦!”
素素用罗帕揉了揉眼睛,也破涕为笑地说:
“我是个看《三国》也掉眼泪的人,怎禁得起哥哥那哀哀欲绝的哭奠祭拜?哥哥唱起来那么逼真,动人肺腑,要是装扮了上台去演,不知道要哭倒多少人呢!”
薛三娘估摸着酒已经差不多,酒菜也将次上完,就吩咐丁香她们说:
“时候不早了,你们再拣那热闹点儿的吹弹一曲,以席上酒尽为度。伺候客官们吃完了酒,都回去歇着去吧!”
丁香等人依言奏起了颇为欢乐的乐曲,席上众客官也依言握起了自斟壶,倒出了最后的一杯酒。入席以后,素素饮酒不多,趁人不注意,悄悄儿把自己的酒壶推到了本忠面前,却把本忠的酒壶拿过去往自己的杯子里倒出全部剩酒。本忠假装没看见,素素干了杯,抿着嘴会心地笑了。孔大方瞥见,笑而不语。
一曲终了,席上的六只小酒壶也全都空了,众姑娘全体起立,向席上请了一个安,夹着乐器提着马扎依次退出。小丫头捧上清蒸甲鱼、素炒什锦之类的饭莱来,每人添了一小碗饭吃着。甲鱼的四周,有一圈儿柔软的肉,称为“鳖裙”,是甲鱼的最肥美部分。本忠生长在山区,别的鱼很少吃到,甲鱼倒是常吃的,因此并不外行,别人吃肉,他只顾吃“裙”,泡上比鸡汤更鲜的甲鱼汤,一碗饭转眼间就吃完了。
本忠头一个吃完饭,道了“慢用”,放下筷子,素素也正好吃完。薛三娘泡了半碗饭,还在陪客人们吃着。两个小丫头捧上漱口茶来,本忠和素素漱了口,另有两个小丫头端来两铜盆洗脸水,覆着手巾,走到本忠和素素面前,屈下一腿,口称“请客官净手”,就把铜盆顶在了头上,高低正好跟一个脸盆架差不多。本忠和素素各擦了嘴、洗了手,两个丫头退了下去。
一时间客人们陆续用毕了饭,洗了手脸,小丫头掌了两盏羊角灯照着路,把客人们送回西跨院书斋里去。
众人步出花厅,外面已经断黑,只见院子里四处都点着墙灯,把通路照得雪亮。书斋里也已经燃上了巨烛,罩着金呍癣伲趴似练纭T诘乒庀旅妫茨敲防贾窬账木樱缘酶予蜩蛉缟颖普媪恕4蠹衣渥净废咨喜枥础?状蠓剿担?br />
……………………
① 金叄è 暗)匝──用金丝编成的网罩。
“今天幸会,承蒙主人盛情款侍,不单饱了口福,也饱了眼福,可以说是不虚此行也。更可喜的是小姐与刘老板二人不单是一见如故,而且是各掏肺腑,结下了异姓兄妹,从此比武论文,品竹酬唱,闺中再也不会寂寞了。明天小姐当是‘桃花马上石榴裙’②,与令兄并辔驰骋于鸳鸯湖畔,只可惜我们都有买卖交易上的俗务缠身,不能再跟二位一起去跑马舞剑、陶情冶性啦!”
……………………
② 唐人杜审言的诗句。
素素侧着脑袋想了一想,回答说:
“鸳鸯湖畔没有空旷平坦的地方可以跑马,我打算到北门外的大路上去遛遛。那儿的黄土路挺宽挺平的,跑起马来最好不过了。”
马伟禄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兴致勃勃地说:
“你们要是到北门外去,可别忘了去看看朱买臣离妻崔氏的坟墓。传说那儿就是她马前泼水的地方,不管真假好歹,那也算是我们秀水的一处古迹呢!”
《马前泼水》是《烂柯山》传奇的最后一折,也是这本戏的俗名。这是一出老生戏,本忠虽然没有演过,但在剧班中两年,听也听熟了。戏中明明说朱买臣是吴中会稽郡人,怎么变成了嘉兴府秀水县人了?反正吃完了饭不能立刻就走,总得聊一会儿天,就拿它当话题说:
“朱买臣,字翁子,是汉武帝时吴中会稽郡人,以采樵卖薪自给。我只知道会稽县就是绍兴府治,采樵卖薪,也应该是山里人干的活儿。朱买臣当了本郡太守,来会稽上任的时候,他的离妻崔氏才来找他‘马前泼水’的,这明明是绍兴府的事儿,怎么搬到嘉兴府来了?”
素素见本忠认了真,不觉莞尔而笑说:
“只当我一个人是读《三国》掉眼泪的呢,怎么哥哥也为古人担起忧来了?这民间故事台上戏,只可姑妄听之姑妄看之,都要认真考究起来,又有几件是真的?坏就坏在天下读史书的人少而听说书看戏文的人多,天长日久,有人就拿稗官野史传奇戏曲中的故事,当成真正的历史了。就拿这个马前泼水的故事来说吧,本是姜子牙妻马氏的典故,自从国朝之初有人撰了《烂柯山》传奇,把马氏的事情揞到了崔氏的头上,这个戏一流传,于是人们就都以为是朱买臣的故事了。其实,朱买臣四十九岁的时候妻子求去的事情是有的,第二年,朱买臣官拜中大夫侍中,出任本郡会稽太守,衣锦荣归的时候,在路上碰见了故妻,当时就叫侍从用车载归后园。崔氏自觉无颜复见故夫,就悬梁自尽了。史书上说朱买臣是会稽郡吴人,汉代的会稽郡领有今苏南、浙西地面,郡治设在吴,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当时的嘉兴,也归会稽郡管辖,所以说他是嘉兴人,多少还沾点儿边儿。要说他是绍兴人,就不沾边儿了。因为绍兴府的那个会稽县,是隋朝的时候才设立的呢!”
本忠听了,方才恍然大悟。黄逸峰笑着说:
“小姐博学,考证得十分周详,令人佩服。其实,天下古迹,牵强附会的居多,反正死人不会说话,也不会从地下爬出来跟谁打官司。要我看,西洋景还是不要拆穿的好。就拿这个崔氏墓来说吧,大家都说它是朱买臣离妻的墓,尽管只有一抔黄土,也会引起浮想联翩,抚今思昔,感慨万千;要是拆穿了,否定了,还有谁会去看一个荒丘呢!”
说话间,丫环送上两盘去了皮、切成块儿的梨来,上面横七竖八地插着几根牙签儿。孔大方见了,打哈哈说:
“你们这兄妹二人才相见,怎么就分梨(离)了?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哇!这时候,应该送上两盘蜜饯来,那才真是甜哥哥蜜姐姐的,甜甜蜜蜜,永远粘在一起,难拆难分呢!”
黄逸峰却不以为然地说:
“我们买卖人,可不忌讳这些。有几个跑码头做生意的人是带着父母妻子儿女出门的?哪能像你们开当铺、做经纪的,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守着老婆孩子的呀!”
素素是比较相信朕兆之说的。经孔大方一点明,她颇为责怪母亲的疏忽。连想起本忠刚才唱的《男祭》来,不觉心中也有几分凄然,琢磨着:“这个年方二十的风流才子,难道不能永远属于我么?难道他是已有妻小拿我逢场作戏的么?他在嘉兴做完了这趟买卖,难道就此南归,不再来了么?”这么一想,不由得颇为感慨地说:
“亲如家人,尚且不免要生离死别,何况哥哥是过客中的过客,东西南北飘泊不定的呢?但不知哥哥这笔交易成交之后,是立即南归呢,还是在秀水再住一些时日呢?”
马维禄假装疯魔地嗔着孔大方说:
“都是你说话没遮没拦,也不避个忌讳,人家还是头一天见面呢,你就念离别经!这不是,招得大小姐心里不痛快了。你这是何苦!”
孔大方嘻嘻地笑着辩解说:
“刘老板这次到秀水来,是贩运烟草。眼下烟市还没有开盘,等到买卖成交,运回温州去,也得一个月以后了。那时候,小姐收拾收拾,跟令兄同船南下,到天台、雁荡、括苍这些名山去尽兴一游,等明年开春,让令兄再送小姐回来,不是就可以跟令兄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不但山水之乐一并领略了,武艺上也可以随时领教了吗?要是还觉得意有不足,那就只好照我刚才说的:改从刘姓,搬到浙南去,两家并为一家,再在当地开个铺子不再出来跑码头,不就可以天天见面。永世不再分离,像我们一样了吗?”
素素见孔大方又说到这上面来,没法儿答话,只好低头不语。孔大方这一说,本忠也不好说什么,于是大家都沉默了下来,喝茶的喝茶,吃梨的吃梨。马伟禄想起了刚才看的那四幅山水,有意思想买回去装潢客厅,趁这会儿静场,就开口说:
“去年我得了小姐画的一幅水墨观音,老太太就爱得了不得,挂在她自己房里,早晚上香,还总说要请小姐专为我们画几幅山水中堂,以光蓬荜。刚才看的那四幅山水人物,幅幅精彩,不揣冒昧,想请惠赠一幅,润笔援例照纳,不知小姐肯依允否?”
素素见这个一身铜臭的人,居然也要冒充起风雅来,心里本来是不十分乐意的,但想到今天他陪着本忠到自己家里来,不无功劳;不如做个人情,送他一幅。转念一想,单送给他,不送孔黄二位,也不合适,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每人送一轴就完了。主意拿定,含笑答话说:
“这几幅山水,刚才刘哥哥评过了的,本不是什么佳作,只要诸位客官不嫌粗陋,我这里每人奉赠一幅,聊充进见之礼,润笔是绝不敢拜领的。”
马伟禄闻言大喜,孔大方、黄逸峰也都拱手相谢。素素把那四幅山水又都搬了出来,让每人各选了一幅。马伟禄再三道谢之余,还要求当场落款,素素也不推辞,叫丫环研好了墨,四个丫环一人捧一支华烛,就在方桌上挪开茶具当众落了上下款,用了图书。素素把画挂在墙上,等墨迹干透。大家看那字,飘若游云,矫若惊鸿,风流俊逸,学的是王羲之的草隶。本忠也连连夸奖她的字体娟秀。素素说:
“王羲之作《兰亭序》以后,用蚕茧纸、鼠须笔写成定本,自称落笔的时候,若有神助,连他自己也十分珍爱。这个定本传到他七世孙僧智永的手上,为酷爱二王①书法的唐太宗所得,摹刻拓印了几本,用来赏赐皇子近臣,就把刻石毁掉,真迹后来用作唐太宗的殉葬品,从此世间再也见不着了。后世的《兰亭序》帖,版本多至几百种,都是用唐太宗的摹刻本翻刻的,其中以宋代宣和中所刻的定武本为最好。我用的帖子,就是这种‘定武兰亭序’。我每天临三页,每页一百字,哥哥要是也喜欢这种字体,我把这本定武帖子送给你,好不好?”
……………………
① 二王──指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303…361 )、王献之(344…386 )父子。
本忠逊谢说:
“有道是字如其人,像我这样的莽汉,哪儿配学这种风流体呀?再说,妹妹每天学书要用的帖子,怎么可以夺你的呢?还是妹妹留着自己用吧!”
说话间落款的墨迹干透,素素一一卷了,依次递到了各人手中。
本忠接了画轴,无限感慨地说:
“今天幸会,蒙贤妹不以粗野见弃,各吐肺腑,相见恨晚。临去又承以山水画卷一轴相赠,贤妹深情,难以忘怀。我在客中,身无长物,无以为报,实感汗颜。尽管我读书无多,又从未在诗词之道上下过工夫,但是一腔衷情,梗梗在怀,亟欲一吐为快。不怕明公齿冷,我这里填了一首小令,赧颜写出,权表答谢之意吧。”
大家听说本忠要填词,都十分兴头,素素更其高兴,取来几张雪浪笺,又叫四个丫头在桌前捧烛环立,趁着现成的笔墨,就敦请本忠快写。本忠操笔在手,略一思索,写下了:
水调歌头
赠素琴贤妹
泣别慈母泪,欣逢异姓亲。昔日街头陌路,今夕成嘉宾。侬本粗野牧竖,卿乃名门闺秀,博古又通今。承颠倒错爱,何物酬知音? 银钱俗,诗文丑,唯此心。不顾荒腔走板,狂歌唱入云。借来山乡俚曲,谱出前人佳句,赠贤妹素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下署“丙子仲秋括苍山人赧颜涂鸦”。写毕,自己通读了一遍,这才放下笔,抱愧地说:
“信口雌黄,不合格律,不成体统,诸位莫怪!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填词,戆大学雅,有如东施效颦,贤妹只当笑话看就是了。”
孔大方看了本忠填的词,虽然在平仄格律上有失严谨,但立意是清新的,文风是纯朴的,感情也是真挚的,不由得拍案高呼说:
“小姐看见没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哪!更何况你们两个根本就不在天涯海角?嘉兴温州,同在一省之内,半月即可来回的路程,即便一时分离,也是过眼又能聚首。只要心近,不怕路远。就是相隔千山万水,又有什么关系呢!”
素素看了本忠发自心声的词章,也是十分激动,眼睛里满含热泪,动情地说:
“哥哥太自谦了。我是个罪臣之女,又是此门中人,怎敢跟哥哥的英武清白多才相比?哥哥不怕众人耻笑,引我为同类,就是我莫大的幸运了。哥哥的词章,不尚旖旎华丽,专以粗犷朴实动人心肺,绝非‘为赋新词强说愁’者无病呻吟所能比拟的。这种文风,小妹由衷感到喜欢。不怕诸位笑话,我这里也试学着哥哥的风格,填小令一阕,作为回赠。”
说完,拿过笔来,铺开一张诗笺,略一思索,就挥毫写出。众人看时,写的是:
水调歌头
答学友刘兄
言志写诗赋,说理做文章,欣喜挥毫作画,颠狂舞刀枪。已为罪臣之女,又加身近污浊,焉能不悲伤?幸有远来客,慰我心中创。 评书画,论枪法,诉衷肠。不避腥膻龌龊,引我为同窗。酒逢知己不醉,话遇投机难尽,倾心道短长。天热有限度,心热无法量。
下署“瑯嬛女史薛素琴拜识”。
孔大方看了,第一个评论说:
“小姐这首词,有言在先,学的是你刘哥哥的风格。这没得说,果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一学就像。不过其中有一句,敝意以为尚需商榷。小姐的词中,‘话遇投机难尽’,当然不难理解;至于这‘酒逢知己不醉’,请问是怎样讲?”
马维禄不知道内情,自作聪明地代素素回答说:
“你还算是读过几年书的哩,这么清楚明白的词句都不会讲?‘酒逢知己不醉’,就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意思嘛!”
“那么,请问这千杯酒,是怎么个喝法呢?是一个喝一千杯,一个滴酒不进呢,还是各喝五百杯呢?抑或是一个喝两三杯,一个喝九百九十多杯呢?”
“你这纯粹是抬杠,没话找话!酒逢知己,当然是你一杯我一杯,大体上一人一半儿,哪有一个猛喝,一个干瞧着的道理?”
“要是这么说,小姐的‘酒逢知己不醉’就不稀奇了。诸位不知,这兄妹俩,今天酒逢知己,一个猛喝一个干瞧着不算,喝到后来,两把酒壶就换了一个个儿,美酒都叫做哥哥的喝了,做妹妹的其实没喝几口,还会醉呀?”
“噢,原来你们两个悄悄儿地喝开了交杯酒了呀!喝交杯酒得换着杯子喝,哪有换着酒壶喝的规矩呀?”
孔、马二位,一搭一档,说了一段儿对口相声,逗得大家“格儿格儿”地笑个不住。本忠说:
“妹妹才思敏捷,情真意实,发之于心,命之于笔,都是华丽词藻,锦绣文章,只是过于自卑了一些,于情大可不必。感慨身世,徒增伤悲而已。须知来日方长,事在人为,过去的过去了,悲之叹之恼之恨之,与心有损,于事无补;不如来者可追,觅一个远离尘嚣的清静所在,图一个安身立命,自得其乐。以贤妹的才智,又有何难?今天夜色已深,吵扰已久,我这里再填小令一首,聊表未尽之意。贤妹有何指教,明天出城,一并细谈吧!”
说罢,拿起笔来,略想了想,挥笔又写下了一首:
水调歌头
再赠贤妹素琴
诗赋粗又俗,武艺久疏荒。商旅踯躅多日,为锱铢奔忙。昔日从未觌面,今宵一堂欢聚,恍如回故乡。虽异姓手足,兄妹情谊长。 佳肴美,元鱼烂,犬牒(改月旁)香。漫话山南海北,醇酒入欢肠。更深谈兴未竭,奈需城东投宿,恋恋返栈房。心头如火炽,不觉夜风凉。
署了名,用镇纸一压,就抱拳告辞说:
“吵扰了一天,不单尽了兴,还尝到了珍馐美酒,又赠我以山水图卷。如今夜色已深,该我们满载而归了。承蒙错爱,既然已经与小姐兄妹相称,再提‘谢’字,未免见外。不日就是重阳佳节,晚生等已经租下大游船一条。届时敦请三娘及小姐去南湖作竟日之游。先期口头相邀,改日再补请帖过来。就此告辞了!”
主客全都站起身来,相互作揖万福道别。廊下的鹦鹉高叫“送客”,梅香已经到二门去传了话,孔家的小厮在二门外垂手而立,口称:“轿子已经齐备。”素素送到二门口,就敛衽再拜,不再住前送了。三娘则一直送过了前厅,眼看着客人们上轿去了,方才回来。
这早晚,天香楼前院儿正是一天中最热闹、最繁华的时刻。楼上楼下的每一间房间里,华灯下,仙乐中,喧声笑语,歌舞轻盈,红男绿女,纸醉金迷,一片太平盛世的欢乐景象!
妓院里的夜晚,永远没有饥馑,没有灾难,没有水旱瘴疠,没有烦恼忧伤。
只要你有黄金,只要你身上有亮闪闪的金子,你年老会变成年轻,你丑陋会变成美貌,你贫穷会变成富有,你怯懦会变成勇敢!
只要你有黄金,只要你身上有了黄澄澄的金子,你就可以把美貌的姑娘呼之来则来,挥之去则去,你就可以在她们身上任意取乐,为所欲为,你就可以受人跪拜,受人颂扬,让人家把你捧上了九霄,青云直上!
啊,奇怪的人间,猜不透的人间!到底是用黄金换来了娼妇,还是用娼妇换来了黄金?
是不是黄金就是娼妇,娼妇就是黄金?
对了,正是黄金就是娼妇。这黄澄澄金闪闪的东西,正是人们共同的娼妇!
第七十八回
叛逆山民,牵肠挂肚英雄气短
罪臣遗孤,推心置腹儿女情长
本忠和黄逸峰两个回到客栈,已近午夜。一天的畅游,黄逸峰已经感到精疲力尽,只想躺下;而本忠则依旧精力充沛,毫无倦意。
但是两个人都睡不着。两个人都在想心思。
黄逸峰和衣歪在床上,闭着眼睛,一动不动,似乎睡着了的样子。其实,他只是腿脚酸软,懒得动弹,脑子里不单清醒得很,而且想得还很多。
他想起了临动身之前陈焕文的谆谆嘱咐,也想到近一个时期来本忠的反常乖张。按照他的看法,买卖人出门在外,谁也不带着妻妾内眷,在不耽误做买卖的前提之下,特别是为了交易上的方便,逛逛秦楼楚馆,图个眼前舒坦,原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买卖人做惯了买卖,不免把世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可以用银钱买卖的货色,包括人的肉体和灵魂在内,都可以标明价格,出租出售。因此,在他们看来,嫖妓宿娼,是一个给钱,一个给肉,本是一桩公平交易,既天经地义,也无可厚非的。再说,做买卖就是为了赚钱,赚了钱就是为自己花起来方便痛快,就是为自己日子过得更称心,更舒服。
黄逸峰自称不愿做守财奴,也不愿为儿孙做马牛。他最崇拜的人是范蠡,主张铜钱银子要赚得进来也花得出去,还要得风流时且风流,学一个载西施游五湖,在花天酒地中度过一生,才算不辜负财神爷的恩赐。
但是在如何对待女人这个问题上,具体地说,是对于妻、妾、妓三者的界限,他是分得很清楚的。他把妻子比作大米饭,把妾比作佐餐的佳肴,而妓女则不过是各种应时小吃,用来换换口味而已。因此,他对于妻、妾、妓三者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妻子必须是贤惠的,不单不能吃醋,而且还要有治家的才德,可以让自己外出而无后顾之忧;妾则必须是美丽的,但同时必须是听话的,不但要服从正妻的管束而不争宠,还要辅佐正妻料理家务;而对于妓,则像各种应时小吃一样,不妨什么样儿不同的口味都尝尝;只要调治得法,不是酸了的豆汁儿、臭了的豆腐,都能变成饶有风味的小吃么?即便不对口味,也不过是现钱买来的现货,大不了扔掉几个小钱就完了,既不伤筋动骨, 也无伤大雅。但是,任怎么好吃的小吃,也只能偶尔尝之,绝不能摒弃饭菜而天天以小吃果腹。
对于这种处世之道,黄逸峰是几十年来奉为经典,身体力行,从不违背的。但是本忠近来的所作所为,跟他的这种宗旨已经是大相径庭,几乎达到无法容忍的地步了。
老嫖客之对于妓女,有一条基本守则,那就是绝不动真情。不论是怎么漂亮、怎么可爱的妓女,进了她的房,上了她的床,可以叫她心肝儿宝贝肉,也可以指天划地手拍良心起重誓赌血咒,只要一下了床,一出了房,不管下次来与不来,都应该立刻把她扔到脑袋后面去,该干什么的还干什么。反正花钱嫖妓为的就是取乐,只要乐子取到了,银子也付过了,用生意场上的行话来说,这就叫“银货两讫”,不论从良心上说,从道义上说,都不欠她什么了。
不过,要修炼到老嫖客这样炉火纯青的道行,并非易事。不在孽海上漂荡有年,不在情天中翻过几个跟斗,不经过欲火的反复锻炼,是很难做到这一步的。尤其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略有不慎,稍一大意,只要一念之差,动了真情,马上就会在孽海中翻船落水,从此随波逐流,上下浮沉,苦海无边,不能自拔。黄逸峰动身上路之前,陈焕文之所以要谆谆嘱咐,再三关照,千万不要把本忠带到花街柳巷去,所虑者也就在此。
黄逸峰与本忠一起出门来之后,开头一些日子,尽管他我行我素,依旧到处寻花问柳,但是他遵守自己的诺言,既不带本忠同行,也不让他知道自己的去向。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本忠发现了他与郝端端之间的秘密,于是从此不可能再背着本忠单独行动了。从本忠的自我表白和他平时的行动来看,他的确不是个好色的人。不过不好色不等于无情,而在嫖界中最最忌讳的,偏偏又是“有情”二字。黄逸峰不能有见及此,来到嘉兴,第一次吃花酒,本忠就动了真情,花了三百两银子,连春风一度都没有,只落下一个当面受人奉承,背后让人叫傻瓜。今天的事情呢?那就更荒唐了。尽管素素不是行院里的姑娘,但也是老鸨子的女儿。对于这种女人,逢场作戏,拿她开涮打哈哈,倒还可以,自己当初怂恿他出马,也是这个意思;要是真个推心置腹地认起兄妹来,交起朋友来,这算是哪一出?发展下去,怎么收场?难道真打算收她做妾?别说素素自视甚高,根本就不肯做妾,就算肯了,秀芝面前怎么交代?陈焕文面前怎么交代?吵起包子来,他黄逸峰夹在中间,岂不是要两面受气,两面为难么?
黄逸峰越琢磨越不是事儿,越琢磨越不对味儿。睁开眼睛看看,本忠已经脱去了外衣,正在洗脸。看他那神气,就像是办了一件十分称心十分如意的好事,美不滋滋的,连走路都轻快了许多似的。黄逸峰再也不能保持沉默了,顾不得浑身酸懒,坐起身来,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忧心忡忡地问本忠说:
“这个薛素素,你难道打算真地认她做妹妹,教她学剑术
么?”
本忠放下面巾,回过头来说:
“为什么不是真的?她武功多少有些根底,又真心实意愿意学,烟市开盘之前,反正也没有什么事情,趁便教教她,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再说,她不是还教我骑术么?”
黄逸峰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回答:
“要我说,这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的事儿。她一个闺阁小姐,会舞两下好看的花剑,也就可以了。绣花儿画画儿的手,学哪门子武艺呀!你也一样。咱们浙南不比北国,除了马戏班和官府衙门里之外,根本就见不着马,你去学那没用处的骑术干什么?就算你学会了,又上哪儿去找马骑呀!像咱们这样儿的,学学凫水,掉进河里淹不死,倒还有点儿用处。要我说,这天香楼你也进去过了,薛家母女你也见识过了,眼界也开过了,没花一文钱,又吃又喝又拿的,也算值得了,明天你就别去得啦!”
本忠含笑摇了摇头:
“那怎么行呢?一个人要是说话不算话,赶明儿谁还相信我呀?俗话说:‘宁失江山,不失约会’嘛!再说,有道是‘艺不压身’,多学一宗本事在身上,即便眼前一时使不上,不用背也不用抱的,有什么累赘?我今后难免要与官兵遭遇,只要节骨眼儿上用着一回,可不就算是赚了么?”
黄逸峰听他说得那么轻巧,不由得收起那一丝笑意,正色说:
“我不是反对你学艺,而是担心你年纪轻,阅历浅,涉世不深,这种陷人的地方,知道一下是怎么回事儿,就得了,还是少走动的好。俗话说:‘是非之地,不可久留。’这种行院人家,比是非之地还要是非!你年纪太轻,只怕你一陷在里面,就拔不出腿儿来了。当初你丈人把你托付给我,又再三关照我不要把你带进风月场去,为的也是怕你意志不坚,让人家算计了去,花费银钱事小,消磨了志气事大。你在红云身上花了三百两银子,把她救出来打发走了,我没有为钱财上头说过你。尽管那件事儿办得荒唐,好在人走了,没人在你跟前招你惹你,引你逗你,也就算了。这个素素,你没在她身上花过一文钱,相反她倒花了不少钱请你吃请你喝,临走还送给咱们一人一轴画卷拿着。你不想想,她们是什么人家?都要这样倒贴起来,有十个天香楼,有更多的钱树子,也要贴光的。不是我多心,她们是不是想在你身上打主意,想坑你一头,还很难说呢!你想过没有?你们这样哥哥妹妹地浑叫起来,打算怎么收场?这位小姐如此任性,真的要跟你去天台、雁荡、括苍诸山游玩,你老丈人和秀芝会怎么个看法?你可得想明白了,她是个摆小姐架子不肯做妾的人。就算她没打算设圈套坑你,而是真心实意要跟你,这样的人,能够安份服小老老实实听秀芝的令儿么?讨小我不反对。特别是妻室无出,为继承宗祧,还非讨不可。只要手里有钱,讨上三个五个的也不算多,要紧的是讨什么样的人。小家碧玉,自然不敢拿大;像她那样的人家,官不官商不商的,谱儿倒挺大,脾气还不小。你要是再听她吹吹枕头风,安安生生的一家人,就再也不得消停了。这些关节,你都前前后后思忖过了么?”
本忠洗完了脸,正在洗脚,听他叔丈这一通开导,不由得顿时愣了神,低头琢磨起这件事情来了。孔大方之所以会在百忙之中放下生意不做带本忠去见识天香楼认识薛素素,看起来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诚心诚意要给本忠找个如夫人,而是因为素素的性格脾气过于孤傲,想借本忠去坑她一头,也杀杀她的威风。本忠在见到素素之前,确实也只想去观光观光,见识见识,根本没打算跟她交什么朋友,更甭提认什么兄妹了。但是见面以后,感到这个奇特的女子不仅才艺超群,加上她落落大方的仪态和殷勤待客的豪情,不单具有大家闺秀的娴静庄重,又具有小家碧玉的温文尔雅,更具有江湖女侠的大胆、泼辣、豪爽和风趣。总之,这个当年两江总督的庶出小姐,如今妓院老鸨的独生女儿,不伦不类的这样一位姑娘,竟是本忠一生中所见过的女子中最高尚、最可爱、最美丽、最有才艺的一个。在半天加半夜的相处和接触中,他一点儿一点儿地攫取了她的心,博得了她的好感,但同时在不知不觉中竟把自己的心也一点儿一点儿地交给了她。直到分手的时候,才觉察到自己的心已经挂到了她的身上,颇有些难分难解了。
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到了情急的时候,连哑巴都会说话;在激情中,从来没有学过赋诗填词的本忠,居然也会文思翻涌,梗梗在怀,急欲一吐为快起来。这场戏,没有人教,没有人导,自然而然地就演成这个样子了。但若问他一声下文如何?打算怎样收场?说实在的,他还确实没有认真想过,不知道下面的戏应该怎样演。他凭自己的感觉,认定素素的所言所行绝非演戏而是出于真心。他也知道他们之间的友情实际上不过是男女之爱。但若问他准备把这个女人放在什么位置上去爱,他又会张口结舌,不知所对了。
不错,他是个有了妻室的人。他们夫妻之间,相敬如宾,恩爱甚笃。秀芝曾经为他含辛茹苦,担过不少心,流过不少泪,而且是在他流落他乡一无所有的境况中跟他结婚的。因为有了她,他方才结束了流浪的生活,安定下来,读了一些书,从一个贫寒的山村小石匠,从一个跑码头的小戏子,一变而为快婿,再变而为富商。所有这一切好运道,都是因为有了秀芝以后才有的。她是他的妻子,他的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他的恩人。这样的妻室,他难道可以离弃她,抛开她,停妻再娶么?
素素虽然是个鸨母的女儿,但她也是制台的千金,尽管这个制军大人到后来连脑袋也耍丢了,但小姐总是小姐,何况她还那么有钱,那么多才多艺,要她去做妾,总是不行的。按照孔大方的意思,拿她当玩物,跟她开够了玩笑之后再一走了之,当然更不是他吴本忠一向的行藏。
有许多事情,如果不经细想,似乎十分简单,也没有多大周折;一旦前前后后思索一番之后,立刻就会发现其中竟有这么多的疙瘩,这么多的难办之处。关于素素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处置,如何进行,经黄逸峰一问,自己再仔细一想,他确实感到为难,感到棘手。在无可奈何中,他只能相信“船到桥门自会直”和“天无绝人之路”这两句古话了。经过一阵沉默之后,他的最后决定或者说是暂时的决定,也只能是“走着瞧”三个字,同时也决定在这个叔丈人面前不说真话。他一面洗着脚,一面装作不在意地说:
“想得那么远干什么呀!您不是说:行院里的事情,不过是逢场作戏,认真不得么?我既不想在薛家招门纳婿,又不惦着把素素带回温州去,认个干妹子,叔丈怎么就认起真来,想得那么多那么远了?”
黄逸峰根据他沉思的神情,判断出他的这句话并不是出于真心。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并不是自己的儿子,打不得,骂不得,把话说明白了,也就算是尽到做叔丈的责任了。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地说:
“这个世道,人心险恶,出门做生意赚几个钱,也处处都是真刀真枪,你争我夺,稍不留神,就会掉进人家的圈套里,让人家给卖了,还帮着人家数钱呢!所以说,出门在外,一点儿也大意不得。我比你年长几岁,做买卖的路也比你多跑几个来回。咱们在一起搭伙计,即便你岳父不曾关照过我,有些事情,我也不能不给你提个醒儿。你是个聪明人,点头知尾,用不着我细说。咱们出来做生意,只要能够赚上几个钱,也不叫自己苦着,平平安安地回去,就算是万事大吉了。除此之外,什么事情都以少沾少惹为上。说句不中听的话,我这是头一趟带你出来探探路道,你总不会叫我回去以后在你岳丈面前无法交代吧?”
本忠洗完了脚,爽朗地笑着走到黄逸峰的床前说:
“叔丈只管放心得啦!我又不办出格儿的事情,怎么会让您在我岳丈面前无法交代呢!叔丈要是不放心,明天跟我一起到北门外去,看着我们骑马击剑,好不好?”
黄逸峰苦笑着摇了摇头说:
“我才不去受你们的白眼呢!你们两个哥哥妹妹的说不完的情话,我夹在中间,算什么呀!今天跑了这个大圈子,就够我累的了,我还是好好儿歇上一天吧!时候不早了,既然你明天还要去骑马击剑,也该早点儿睡觉啦!”
本忠答应着,替他倒好了洗脸水,这才摊开自己的被子,上床歇息。
黄逸峰懒洋洋地站了起来,擦了一把脸,连脚也没洗,就上床睡觉了。
本忠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睡得很不踏实。朦胧中,一会儿看见父亲那血肉模糊的尸体,一会儿看见大哥身带镣铐被关在狱中,一会儿看见秀芝在楼窗上凝神远望,一会儿又看见素素在丝绳上盘旋击弹。他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时而入梦,时而惊觉。恍恍惚惚间,好像自己正和素素并辔而行,有说有笑,十分欢洽,忽然一阵狂风,刮得飞沙走石,对面不见人影。风过处,见一个女人披头散发嗥叫着迎面奔来,扑向素素,互相扭打,滚作一团。仔细一看,不是别人,正是秀芝……。
天色刚亮,听对面床上鼾声正匀,本忠却再也睡不着了。他翻来覆去地考虑着:他跟素素之间,究竟应该以怎样一种关系结束,才算是名正言顺。才不会招徕物议,不会引起轩然大波呢?
这件事情,想来想去单单就多了秀芝一个人。要是没有秀芝,他满可以跟素素成就好事,在嘉兴招赘,花前月下,吟诗作画,享一份人间艳福。如今有了秀芝,这一切,都只能落空。眼下素素还不知道他是个有妻室的人,言语神态中,总拿他当她的意中人看待。要是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她会有什么变化呢?是变得冷若冰霜呢,还是掉头相向,再也不理他了呢?
为此,今天的城北之游,都应该跟素素说些什么,倒是应该先仔细琢磨琢磨。
本忠首先想到自己不是一个只图牟利只求消受的富商巨贾,而是一个更名改姓逃亡在外正在缉捕之中的杀人犯,不仅自身生死存亡难卜,而且全家合族都因此被逼上梁山,正在白水山扯旗造反,跟官家作对,能否取得成功,他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是对于杀父仇人林炳,他却是宁可用自己的性命去换,也要手刃而后 (精彩小说推荐:
)
( 括苍山恩仇记 http://www.xshubao22.com/5/55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