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点击/收藏到桌面
再说郑厉公一大早也曾派了一些士卒埋伏在郊外树林里,想见机行事,助雍纠一把。没料到祭仲派出的一百多名家丁已先一步占领各处,把他们杀得七零八落,四散逃命去了。
郑厉公也吓得逃到蔡国避难去了。
无中生有
晋献公开始娶了几位夫人,生了3 个儿子。大儿子名叫申生,还有两个名叫夷吾和重耳。申生被立为太子。
后来,晋献公带兵同西部的驱戎部落打仗,取得了胜利,骊戎部落就向晋献公进贡了两位美女,一个名叫骊姬,另一个是她的妹妹。姐妹俩又分别为晋献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奚齐,一个叫卓子。
骊姬长得十分漂亮迷人,而且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别人的心意。一举一动都能迎合晋献公的喜好。晋献公对骊姬的宠爱,已经到了离开她,就吃不好,睡不香的地步。于是就干脆立骊姬为夫人。还想将太子申生废黜,重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于是,他有一天召集诸子说:“曲沃是我们祖先宗庙所在地,而蒲又与秦国地壤相接,屈这个地方又与翟相接壤。如果不让你们去镇守,我不放心呀!”众公子听了,没有谁敢说没有道理。就这样,他就命太子申生居于曲沃,命公子重耳居于蒲,命公子夷吾居于屈。三个公子奉命离开了京城。晋献公与骊姬的儿子奚齐居于绛。晋国人一看这种局面,断定太子申生的地位将要被奚齐代替了。
太子申生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名曰齐姜,死得较早。而申生的同母妹妹又为秦穆公夫人。重耳的母亲是翟国狐氏之女,夷吾的母亲又是重耳母亲的妹妹,两人既是同父异母兄弟,又是姨表兄弟。在晋献公前后8 个儿子中,唯有太子申生以及重耳、夷吾有贤得之才。但自从有了骊姬以后,晋献公就开始疏远这三个儿子了。
有一天,晋献公对骊姬说:“我想废了太子申生而以奚齐代之。”
骊姬听了心里十分高兴,但表面上却装得十分害怕的样子哭着说:“你立申生为太子,这是各诸侯国早已知道的事。你又让他多次带兵打仗,百姓们都依附他,他是一位很有本领的人,你为什么要因为我的缘故而废嫡立庶呢?你真要这样,那我就要自杀了。”
这一通情真意切的话语,让晋献公听了更加觉得骊姬可爱,是一位懂情理,识大体的贤慧夫人。从此,对骊姬就更加宠幸了。
废立太子一事,虽然表面上冷了下来,但骊姬一刻也没有停止活动。她暗中专门指派和收买一些人,在各种场合讲太子申生的坏话。并伺机栽赃陷害申生。
有一天,骊姬向晋献公恳求说:“主公您已上了年纪,我那两个孩子年龄尚小,以后我们都得靠太子庇护。您能不能让申生回来一次,我要当面向他托付托付。”
晋献公立即派人送信给申生。申生虽驻守边城曲沃,但接到父亲的信后,就连夜赶了回来。
来到宫中,行过大礼后,骊姬推说晋献公有事去了,就让申生陪她到后花园凉亭中喝酒。申生不便推迟。又陪骊姬聊了一会儿,申生就告辞了。
谁知,骊姬请申生喝酒,完全是为了给申生制造陷井。当晚,骊姬见晋献公回来后,只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在地上打滚哭闹,急得晋献公这老头儿不知如何是好。
骊姬一手捂着胸口,好像有满肚委屈说不出来。经晋献公的再三安抚,她才哽咽着说:“太子。。他。。欺侮我!呜。。”
“他到底对你怎么啦?”晋献公焦急地问。
“他对我说;‘爹老了,将来你好歹总要跟我!’说着,就嬉皮笑脸地要来拉我的手。我慌忙把他推开。呜。。”骊姬越说越伤心,几乎就要憋过气去。
晋献公气得两眼直冒金星,跺脚发狠说:“这个畜牲,我,我宰了他!”
骊姬见已将晋献公的火气引了上来,暗自高兴,但她又一下子钻进献公怀中,说:“请主公千万不能这样做。。”
“什么,你难道要我饶了这个畜牲?”
“太子是我请回来的,”骊姬说,“要是为了这事杀了他,外人会怎么看我呀?人们肯定认为是我在陷害他,我就是浑身长满嘴也说不清呀!”
晋献公听了,也觉得有些道理。想想这件丑事,虽说骊姬闹得利害,但毕竟太子没有得手,况且,我也没有亲自看见呀!家丑不可外扬。晋献公噙着老泪把这口气强吞了下去。很快派人打发申生回曲沃去了。
申生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已被骊姬在暗中重重地刺了一刀。从此后,恶献公越发坚定了要废黜申生的决心。
栽赃陷害
骊姬一心想除掉太子申生,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为太子。她除了在晋献公身上下足媚劲外,正在绞尽脑什,想治申生于死地。
晋献公二十一年,骊姬先在晋献公面前无中生有地演了一出申生要调戏她的丑剧,致使申生在献公的心目中,位子一落千丈。骊姬认为火侯已到,就加快了陷害太子的步骤。
一天,骊姬让人捎口信给申生,说晋献公在梦中见到了申生的母亲齐姜,让太子申生在曲沃举行祭祀,以安慰齐姜的亡灵。
申生非常感激骊姬的关心,觉得这个后娘对自己还真不错。就立即备了酒菜,在曲沃设案祭礼亡母,依照当时朝廷祭祀规则,祭祀用的酒肉之类,在祭祀完了以后,必须将其分给自己的亲人享用。于是,申生又从曲沃返回,将祭祀用的肉之类食品敬献给晋献公及骊姬品尝。
太子申生带着祭肉等食品回到了宫中,可不巧,晋献公外出打猎去了。
因为骊姬知道这两天申生要送祭祀过的酒肉回来,就竭全力劝晋献公出去打猎,散散心,想把晋献公支走。晋献公觉得这几天心中窝着闷气,因为骊姬曾告诉他,太子申生要调戏骊姬,所以,晋献公也就真的带着鹰犬,外出打猎解闷去了。
申生见父亲不在宫中,也就把食品放在那里,又赶回曲沃去了。
骊姬趁这当儿,将事先准备好的毒药悄悄地放进食品中。
过了两天,晋献公打猎回来了。骊姬告诉晋献公有关申生送来祭祀用过的酒肉一事。晋献公已饿的很慌了,忙命宰人(厨师)将酒肉进上,拿起一块肉就要往嘴里送。
骊姬早已侍候在献公的身边,急忙一把抓住晋献公的手,说:“主公请慢,这些食品是从远处送来的,最好检查一下,别吃出毛病来。”
晋献公一听,觉得也对,就随手将一块肉扔到地上,只见地面奇迹般地隆起一大块。把众人吓了一跳。献公情知食品中有变,连忙让人唤来一条狗,那狗将食品刚刚吞下,便“呜呜”惨叫,倒地而毙,四肢抽搐了一会,就呜呼哀哉了。
“呀!”骊姬惊叫一声,抖抖索索地说:“难道、难道这酒里有、有毒?”
说着她拉住一个宫女,要叫宫女喝太子送来的酒。宫女拼死拒绝,最后,骊姬又让别人帮忙,掐住那位宫女的脖子,强迫她喝了下去。只见那宫女刚几口下肚,就立即倒地,七窍出血,嘴唇发紫,在地上滚了两下,就再也不动弹了。
这一切,像梦一样,惊得晋献公瞪大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
骊姬见别人的戏已演完,该轮到自己登场了。于是,她“哇哇哇”地乱嚎乱叫,用手抓乱了自己的头发,十分伤心地哭喊着:“天哪,太子的心也太狠毒了,连亲生的父亲都不放过,将来我们还不知道怎么活呀!还不如趁主公在世,我们娘儿三个一起死掉算啦。。”说着,就把奚齐和卓子叫来,要他们同自己一道吃那带毒的酒肉。
晋献公一见,要出大祸了,赶紧一步上前抱住了骊姬,一边发怒地向奴仆们喊道:“还不赶快把这些毒东西拿走!”一边又安慰骊姬道:“上次我要处置这个畜牲,你硬阻拦我。这次我可对他不客气了,非宰了这小子不可!”
骊姬又哭哭涕涕地说:“他是太子,杀不得。我们这些人命贱,还是让我们去死吧。他之所以要这样,肯定是因为我和奚齐的原因。要不,我们娘儿三人就到别的国家避难去,免得将来也会成为太子刀俎上的鱼肉。开始你要废除他,我觉得不妥,想不到我看错人了。”说着说着,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晋献公立刻召集大臣上殿,宣布了申生谋杀弑君的罪过,下令处死。
太子听到这件事后,赶快奔到了新城,这地方是太子的封邑。晋献公知道后,以杀死申生的师傅杜款来解恨。有人知道事情的内幕,对太子说:“放毒药的明明是骊姬,你为什么不站出来拒理力争呢?”
太子申生说:“我的父王已年老了,没有骊姬陪伴,他就睡不好觉,吃不香饭。假如我去辩论,真相明白,骊姬也就无脸见人了,父亲怎么受得了?
还是不去讲为好!”
也有人劝太子申生:“你可以到其他国家去嘛。”
太子感慨地说:“我现在已披上了弑君的罪名,又有哪个国家敢收留我?
我真不如死了算了。”十二月底,太子申生在新城自杀了。
太子申生一死,骊姬除却心头一大患。但转念一想,公子重耳和夷吾还在,为了不留后患,她又要对这两位公子下手了。重耳和夷吾听说哥哥申生被害,预感到大祸即将要降到他们的头上了,就及早悄悄收拾一番,一个逃到狄国,一个逃到了梁国。这一来,骊姬又在献公面前告状了:“重耳、夷吾偷偷逃跑,一定是与申生同谋,这是在畏罪潜逃。”当晋献公派人去追杀这二位太子时,他们已逃得无影无踪。
这一来,骊姬的儿子奚齐就稳稳当当地当上了晋国的太子。骊姬终于露出了阴森森的笑脸。
隋文帝杨坚有5 个儿子。在争夺太子地位的斗争中,老二杨广(即隋炀帝)夺得了杨勇的太子帝位。这时,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杨俊已死,尚有第四子蜀王杨秀为益州总管,第五子汉王杨谅为并州总管。杨广深知自己为太子,这两位小兄弟肯定是不会服的,于是,决定先拿杨秀开刀,搬掉这块绊脚石。
杨秀在益州任总管期间,却也是生活十分奢侈,大有谋夺之心。他常常把自己的车马被服装扮成与天子所使用的规模格调一样,在益州到处张扬,俨然一副天子威风。杨广知道后,觉得这正是置杨秀于死地的绝好机会。就让亲信杨素以外界人的身份,不断在隋文帝面前揭露杨秀的僭越之罪。隋文帝听了,常为此大发脾气,骂这个不知礼节的逆子。
仁寿二年(公元602 年),隋文帝将杨秀召回京师,说要有事同他说。
杨秀怀揣忐忑不安的心情奔回京师,满以为皇帝老子会立即召见他,谁知文帝就是不见他,而是让身边的亲信大臣轮流找杨秀训话。杨秀开始还不知道皇上召见他的原因,等到此时,他才知道,自己在益州的行为已被皇上知晓,内心十分恐惶。这时,又有大臣传话,说:“皇上让你悔过,否则,将不认你这个儿子了。”此话的意思很明白,即要杀了杨秀。杨秀一面托人在皇帝面前求情,一面表示永远不再做违反朝廷规矩一事,其认罪态度,令隋文帝为之动容。所以,也就迟迟不对杨秀僭载一事作出定论。
杨广见杨秀被皇上召回,一边继续派人在皇帝在面前说杨秀的坏话,一边又在挖空心思,想置杨秀于死地。
当时宫廷内外,巫风盛行,于是杨广又想借助巫术手段,使杨秀罪上加罪。他命人暗中作一木偶人,上面写着如下文字:“请西岳慈父圣母收杨坚、杨谅神魂。。”埋在西岳华山脚下。过了几天,又派杨素假装到华山进香,让杨素把木偶人挖出来,向世人宣称,这个木偶就是杨秀埋的。引得朝廷内外十分震惊。
仅此还不够,杨广还伪造一篇杨秀造反的檄文,放在杨秀的文集中,再派亲信加以发现。
这一系列的栽脏陷害,使隋文帝杨坚本来对杨秀的不满而变成了仇恨。
认为杨秀是不孝子孙,必须逐出门户。遂下令将杨秀废为庶人。杨广陷害杨秀的目的终于达成。
杀人灭口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因受骊姬的陷害,逃往到国外避难。当他外逃时,晋国的狐毛、狐偃、赵衰、介子推等有才能的人,因平时很敬重公子重耳,所以,也一道与重耳逃亡避难。
当重耳一行逃亡到齐国时,齐桓公把宗室的一个女子姜氏许配给了重耳,还赠送他80 匹马。重耳他们在逃亡途中,是有一顿没一顿的,过着颠沛流离、凄凄惶惶的生活,有几次差点给饿死。想不到到了齐国以后,齐桓公把这帮“逃犯”当作上宾对待。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又享受起了公子哥的舒适生活。
一晃7 年过去了,重耳几乎忘记了自己是晋国的宗室,根本没有丝毫离开齐国的意思。事有凑巧,齐桓公父去世了。重耳的部下狐偃他们已经预感到在齐国再也不能呆下去了,就希望重耳尽快离开齐国,可重耳一点离开齐国的意思也没有,这可急坏了那一帮随从。
一天,狐毛、狐偃、赵衰他们来到了一棵大桑树下,几个人商量着如何使重耳振作起来,让他离开齐国,继续上路的事。谁知隔墙有耳,就在这棵大树上,有一个养蚕的侍女刚好在树上听见了。待这帮人走后,她悄悄下来,急忙跑回宫里,把这事告诉了姜氏。
姜氏虽是女流之辈,但也不乏远虑。她也早已对重耳不思奋发的行为有不满情绪,设法劝说重耳。侍女的告密,使她觉得大事已经开始走漏风声,弄不好会误大事,于是,她就把那位好心报告的侍女给杀了,以灭后患。
姜氏赶忙去告诉重耳有关事情的经过,并力劝重耳尽早离开齐国,去振兴晋国。
重耳听得不耐烦了,说:“人生只要有安乐,谁还去管其他事体。”
姜氏焦急地说:“你是一国的公子,只因国内发生了动乱,你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来到齐国。几个随行的大夫们把你看作是晋国的命根子,你不赶紧回国,振兴晋国,报答这些劳苦功高的臣子,反而在这里贪恋女色,贪恋安逸舒适,我私下里真为你感到羞愧!”
重耳仍然不听,并还责怪姜氏是不存心让他活得安稳。
姜氏又去找狐毛、狐偃一帮人,最后大家商量决定,用酒把重耳灌醉,再用车子强行把重耳拉上了路。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有取而代之之势。当时,司马懿不仅是出生名门望族,而且又是雄才博学,精通文韬武略。曹操对这位大司马是既存戒心,又在设法使他就范,为我所用。
司马懿为了拒绝曹操的差遣,避免曹操对自己下毒手,就在家装病,说自己手脚麻木不仁,患了伤风瘫痪症,长期卧床不起。
一天,司马懿正在家晒书,把个院子几乎晒满了。中午时分,天空乌云突变,一场大雨说来就来,眼看书籍就要遭殃。
爱书如命的司马懿见状,忘记了一切,一骨碌从床上爬起,跑到院中,帮助妻子张氏收拾书。张氏一看可急傻了眼。因为,司马懿的这个举动已被家中的一个婢女看见了。这个婢女也正赶过来帮着抢收书。张氏连忙对司马懿说:“大人,你手脚不灵便,还是进屋躺着吧!”说着,又使劲向司马懿使眼色。
司马懿一下子好像明白了什么,身体像触电似的,突然僵住了,连忙哼了起来:“哎哟,哎哟。。”身子就要朝下瘫。张氏立即让那个婢女搀扶着司马懿,送他进屋躺着。
书已收拾好了,雷雨一个劲地下着,厄运也开始降临到那个婢女的身上。
司马懿和妻子张氏一合计,觉得不杀掉那个婢女,恐要将自己装病的秘密泄漏出去,让曹操知道了,会招来满门遭斩的横祸。于是,就把那位婢女给杀了。
从此后,张氏每天亲自下厨房,为司马懿做饭,再也不敢让司马懿动手动脚了。
封赏仇人
晋文公刚刚当上国君,晋怀公的旧臣吕省、芮十分不满,企图放火烧宫。这个阴谋被晋文公的仇人寺人披知道了,寺人披出于讨好晋文公的目的,将此事汇报给了晋文公。晋文公后来粉碎了吕省、芮的阴谋,避免了一场宫廷骚乱。
但是,吕省、芮党徒甚多,吕、二人被杀后,这些党徒们终日惶惶不安。于是,就大肆制造谣言,危害晋国的安全。晋文公刚刚接管国柄,遇到这些麻烦事,很是伤透脑筋。
此时,有个名叫头须的小吏求见晋文公。尽管此人也曾是晋文公的仇人,但晋文公为了稳定局面,还是接见了他。头须对晋文公说:“如果主公能任用我这个大罪人,百姓们都会说您不念旧恶、人心就安定了。”
晋文公听了后,心想也行。于是,就托言要巡视城防,让头须来为自己驾车,在大街上招摇过市。
吕省、芮的党徒们见头须这样的仇人都被晋文公重用了,他们这些人也定会有好日子过了,所以也就放心了。这
一来,晋国国内流言渐息,出现了安定局面。
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只是先对20 多个大功臣加以封赏,引得其余大臣们日夜争功不休,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
刘邦有一天来到洛阳南宫,望见许多将领常常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便问留侯张良:“那边是怎么回事?”
张良回答说:“陛下您由平民百姓起家,依靠这些将领们夺取了天下。
如今你位居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些旧好;所诛杀的都是一些与你有怨仇的人。因此,他们相互聚在一起,时刻准备造反。”
“造反?”刘邦十分担忧的问张良,“这便如何是好?”
张良说:“这事说难又不难。皇上您生平所憎恨的,并且众大臣也都知道你确实是憎恨的这个人他是谁?”
刘邦不假思索地说:“雍齿这像伙几次使我难看,我恨死他了!”
张良说:“那好,现在,皇上您应当立即给雍齿加封。如果这样,那众大臣就不会再有怨言了。
刘邦为了稳住局势,只好采纳了张良的意见,最后封雍齿为什方侯。
消息传出,那帮大臣们都高兴地说:“皇上连雍齿这样的仇人都给封了侯,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从此,对刘邦封赏不均的议论声也就渐渐平息了。
曲意逢迎
晋襄公于周襄王三十二年(公元前620 年)去世后,他的7 岁的儿子在相国赵盾的扶持下,当上了国君,是为晋灵公。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晋灵公长大了,可就是不成器,只知道变着法子胡闹,把国家大事全文给了赵盾去办。赵盾一心辅佐国君,希望他能恢复晋文公时代的雄风,可是晋灵公就是不听,并且还经常躲着怕见赵盾。
一天,晋灵公与他的宠幸之臣屠岸贾一起到桃园里打鸟,玩腻了,两人就登上园中的一座高台。这高台十分典丽,飞檐斗拱,画梁雕栋,四周尚有玉石栏杆。登斯楼,可尽览全城市景,这紧靠花园围墙外边的大路上的行人,就看得更加真切了。
晋灵公对屠岸贾说:“咱们光打鸟儿,多没劲。今天,不如换换花样,用弹弓打人,不更有趣吗?”
这屠岸贾本来就是一个顺杆子爬的奸佞小人,晋灵公说太阳从西边上,他决不会说从东边上,一心只知道拍马,当然赞成晋灵公用弹弓打人取乐了。
他们就这样,你一弹我一弹地向外发,打得行人有的伤眼睛、有的掉门牙、有的肿耳朵、有的头上背了个大疱。受伤的、受惊的人们,像遇到了魔鬼,各自抱头逃散,晋灵公见了在高台上哈哈大笑,连叫“过瘾!过瘾!打人到底比打鸟来劲!”屠岸贾也连忙点头说:“对!对!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想起来呢!”
赵盾知道这件事后,第二天,就与大夫士会一起到宫中向晋灵公进谏。
谁知刚到宫殿门口,他们就看见两个宫女抬着一只竹筐子走了出来,筐子外头还露出一只人的手。他们再仔细一看,原来里头装着一堆大卸八块的尸首。
赵盾忙问:“这是怎么回事?”
宫女说:“主公因为厨师没有把熊掌焖烂,就把他给杀了。”
赵盾说:“主人把人命视如草芥,真是太荒唐了。”说着就拉士会往里闯。
士会说:“要是我俩一齐去劝他,他不肯接受,就再也没人可讲话了。
还是让我先去,他不听,那时候你再进去讲。”说着,士会就闯了进去。晋灵公开始装着没看见。士会一边向前走一边行了三个大礼,直到殿檐下,晋灵公知道躲不过去了,才看他一眼,不等他开口,就说:“我已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士会急忙磕了个头说:“如果您真改过,不光我们臣子可以托您的福,国家也就可以永远巩固了。”
晋灵公又反过来问士会:“是不是赵盾那老头让你来的?”还没等士会回答,他又补充了一句:“你告诉他,我今后改了就是了。”
晋灵公虽口里答应,但恶习难改。没几天,又到桃园游玩去了,根本不把朝政放在心上。赵盾在桃园门口堵住他,又对他讲了些国君应该像个国君的道理。希望他赶快回去,料理国事。
这时,屠岸贾又站出来替晋灵公说话了:“相国虽说是一片好意,不过,主公既然已经到此,您多少也得行个方便,有什么要紧的事明天再说也不迟呀!”
赵盾无奈,也只好让他们进去了。
晋灵公感到很扫兴,觉得赵盾这老头经常使他难堪,恶狠狠地说:“这老不死的管得太宽了,我只有除了他才称心。”
屠岸贾一听,忙说:“除掉这个老头还不好办?我家有个大力士叫鉏麀,派这个人去干掉那老头。”
晋灵公说:“好,你去向他传我的话,不刺死赵盾就别回来!”
鉏麀于后半夜悄悄来到赵盾家的院子,等待机会下手。天刚蒙蒙亮,赵家人就起来预备车马,赵盾卧室的门也开了。鉏麀在暗地里一瞧,只见赵盾早已穿好了朝服端坐在桌边,因为时间尚早,就在那里闭目养神,时刻准备上朝。鉏麀再看看卧室陈设,觉得太陈陋了,简直不像一个相国的排场。他为晋国有这样的大臣而感动,怎么忍心杀死这样的好人!但又一想,不杀死赵盾,回去交不了差,就是对国君的失信,那也要杀头的,想到这,决定还是自己死吧,临死前,他突然大喊一声:“相国,我可不能丧尽天良来行刺您。以后可能还有人来,请您多加小心!”说完,一头撞死在院子里的大槐树上。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九月的一天,晋灵公请赵盾进宫喝酒,暗地里埋伏下了武士和恶狗。赵盾带着卫士提弥明前去赴宴。屠岸贾出席作陪,把提弥明一人挡在了堂下。
席间,晋灵公忽然大夸起赵盾佩带的宝剑,要他拿出来让大伙开开眼界。
按规矩,大臣如果在国君面前拔出宝剑,就是犯行刺国君的大罪。赵盾虽说是个老臣,但几杯酒下肚,也就忘了这一茬。就在他伸手拔剑的当口,提弥明在堂上大声疾呼:“做臣子的陪国君喝酒,过了三巡还不告退,这是不合礼节的!”赵盾一听,方才醒悟,知道自己差点中了计,慌忙站起来告别。
这时,提弥明也快步上殿,搀扶赵盾退下。
晋灵公见计谋未能得逞,急忙唤恶狗咬赵盾。提弥明赤手空拳与狗搏斗,没几下就把狗给打死了。赵盾愤怒地对晋灵公说:“你不用好人只用狗,虽狠何用?!”
晋灵公大怒,下令埋伏在殿后的武士追杀赵盾和提弥明。提弥明掩护赵盾往外跑,最后因寡不敌众,被武士们杀了。
赵盾逃出王宫,在赵盾儿子赵朔及其家了一个叫灵辄的武士帮助下,逃出了城门。
赵盾出城时,刚好碰上了刚刚打猎归来的赵穿,赵穿是晋灵公的姐夫,与赵盾是同族。他详细问了事情经过后,劝赵盾道:“你先出去避一避吧,这个昏君由我来收拾。”
赵穿经过反复考虑,决定采用曲意逢迎的方法,来先取得晋灵公信任,然后再伺机下手。
赵穿见到晋灵公后,假意说道:“赵家人犯了罪,就请罢我的职,再治我的罪吧!”
晋灵公见自己这个姐夫倒十分诚实,不像赵盾那个死老头,就忙说:“赵盾有罪,怎么好牵连你,你与他不同。”
没过几天,赵穿又投其所好,劝晋灵公多选美女,及时行乐。晋灵公一听此事可来了精神,色迷迷地问赵穿:“这美女派谁去选最合适?”
赵穿说:“这方面屠岸贾可最内行了,他也最懂得主公你的要求。”
晋灵公立即把屠岸贾召来,让他着速去办这件“美差”。
赵穿巧妙地支走了屠岸贾,搬定了一块障碍,使晋灵公一下子成了个空架子。于是,就开始设置圈套,引晋灵公出洞。
时光正值金秋季节,一天,赵穿劝晋灵公到桃园去观赏秋景,说道:“桃园的秋景比春景更加迷人,主公何不去观赏金秋风光呢?”
晋灵公一听,忙说:“别提桃园了,我确实有好些日子没去了,还真想去玩玩。”
赵穿又说:“屠岸贾又不在,国内肯定还会有赵盾的同党,为了安全起见,我给你派一些精明的卫士吧。”
晋灵公只知荒淫享乐,觉得赵穿考虑问题真周到,于是就满口同意了。
赵穿精选了一批十分可靠的武士,一道来到了桃园。在晋灵公吃酒赏景时,赵穿历数了“晋灵公不君”的种种罪行,最后让武士将晋灵公刺死,结束了这个昏君的一生。
不久,赵盾返回晋国主持国政,立了晋文公的小儿子黑臀当国君,这就是晋成公。
李代桃僵
春秋时期,晋景公毛下的一个大奸臣名叫屠岸贾的,非常恃宠专权,残酷迫害异己者。早在晋灵公时,他曾几次三番要谋害赵盾,可惜一直未能得手。后来,赵盾死了,慑于赵家的威力,屠岸贾一直未敢轻举妄动。现在,屠岸贾受晋灵公宠幸,便准备利用晋灵公的力量,将大刀向赵家人的头上砍去。
一天,晋景公在屠岸贾的挑唆下,为了扼制赵家人在朝廷中的势力,就让屠岸贾去查抄赵家。屠岸贾拿着鸡毛当令箭,来了个小题大做,立即带领军队包围了赵家的全部住宅,将赵同,赵括、赵朔、赵旗以及他们各家老小,统统杀光。屠岸贾一一查对尸体,发现少了赵朔的媳妇庄姬。庄姬是晋成公的女儿,晋景公的妹妹,此时已怀孕在身,正在她母亲的宫里。听说赵家已遭血光之灾后,庄姬立即在宫中藏了起来。
赵朔原先有一个心腹门客名叫公孙杵臼,现已告老还乡,当他听说赵家蒙难后,来到赵家,见到了赵朔的另一个好朋友程婴,对他说:“你怎么没死?”意思是说主子都死了,你这个做门下心腹的人怎么还能苟活着。
程婴说:“赵朔的妻子怀有遗腹子,假若有幸生了个男孩,我抚养他;若是生了女儿,我再慢慢去死也不迟呀!”
没多久,赵朔的妻子生了个男婴。屠岸贾听说后,便带人到宫中搜取。
庄姬急中生智,假说孩子已死,把孩子悄悄藏到自己裤胯中,向上天祈祷说:
“如果赵氏宗族该灭绝断根,你就号哭;如果赵氏宗族不该灭绝断根,你就不要出声。”等到屠岸贾来要孩子时,孩子在裤胯中竟然一点声音也没有。
婴儿终于逃过了这一次死关。
这时,程婴来到宫中,庄姬见了,恳求程婴能设法救出赵家的这一根苗苗,以期有朝一日报仇雪恨。庄姬拜托完毕,就自缢身亡了。程婴身负重托,冒着风险,将赵氏孤儿装进一个药箱,悄悄溜出宫门。
程婴带着孤儿来到了公孙杵臼家,对他说:“今天姓屠的没有搜索到孩子,以后一定还要来搜索,该怎么办?”
公孙杵臼说:“抚育孤儿与死哪一种难?”
“死容易,抚育孤儿难。”程婴说。
公孙杵臼说:“赵朔往日对你恩重如山,你就做那件难事,我做容易的。
我已是70 多岁的老人了,死了也值得!”
两人还争执了一会儿,大家都争着去死,但最后,还是同意了公孙杵臼的意见。正好,这时程婴的妻子不久前也生了一个男婴,于是,程婴毅然决定,用自己的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
屠岸贾获悉赵氏孤儿已被人救走,顿时火冒三丈,他认为,只有把晋国半岁以内的婴儿统统杀死,其中必有赵氏孤儿。于是,下令四处张贴榜文,违者全家处斩。
程婴在做好了一切准备以后,就主动向屠岸贾派来的人说:“程婴不肖,不能立赵氏孤儿。谁能给我千金,我可以告诉他赵氏孤儿在什么地方。”于是,程婴很快地获得千金,告诉他们赵氏孤儿现在公孙杵臼处。屠岸贾派来的人大喜,立即让程婴带路。一边又派人快马回去报告屠岸贾,因为屠岸贾曾交待,他要亲手杀死赵氏孤儿。
屠岸贾赶到后,两眼贼溜溜地盯着程婴说:“你这伙胆敢前来诳骗我。
我和公孙杵臼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为什么要告发他藏着孤儿?你要是说出个道道来也罢,否则,我先宰了你。”
程婴早料到屠岸贾会来这一手,不慌不忙地说:“我与公孙确无冤仇,只因你传下榜文,要杀光晋国半岁以内的婴儿,小人我年已四十又五,近来喜得一子,尚未满月,为保小人我不绝后,所以,我在暗中帮助你们寻找那个赵氏孤儿。我想,只有把真正的赵氏孤儿找到了,才能救下我以及许多人家的婴儿。前天,我到公孙杵臼家去办事,忽然发现那70 多岁的老头子家有一个婴儿。公孙杵臼膝下并无儿女,这婴儿从哪来?我一问,那老头可吓坏了,让我千万别声张出去。我怎能因为那老头子要报赵家的恩而牵累我的儿子以及晋国许多无辜百姓的儿子?”
屠岸贾见程婴讲得合情合理,也就相信了。
公孙杵臼一见程婴带着屠岸贾来杀小孩,开始还在抵赖,程婴这时有意装一副畏缩的样子站出来作证。
公孙杵臼假装骂道:“呸,程婴,你出卖朋友,猪狗不如!你是个没肝没肺的东西!”
正在这时,屠岸贾的手下人已将婴儿搜了出来,公孙杵臼一见,立即扑上去,死死抱住婴儿,哭喊到:“苍天啊苍天,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请你们让他活下去,让我公孙杵臼一人去死吧!”
屠岸贾一阵狂笑之后,令人夺下婴儿,拔出剑来,竟把婴儿剁为三截。
张着狮子般的血盆大口叫道:“杀了这赵氏孤儿,才算了却了我平生心愿!”
看见亲生儿子被活活剁成三截,程婴心如刀绞,差点晕倒。他咬破了嘴唇,将这仇恨的种子深深埋在心底。
公孙杵臼见事到如今,索性豁出去了,指着屠岸贾骂道:“屠贼,你丧尽天良,决不会有好死!”说罢,一头朝着石阶上撞去,就再也没有起来。
后来,程婴抱着赵氏孤儿在深山中整整生活了十五年,将他抚养成人。
一次,晋景公病重,请卜者为之占卜。卜辞说:“大业之后,有志未遂者要重新起来。”晋景公就将此询问韩厥,韩厥知道赵氏孤儿仍活在人间,就回答说:“赵氏子孙,要起来报仇了。”
景公说:“赵家还有子孙吗?”
韩厥以实相告,景公大惊。这几年,晋景公已早已识破了屠岸贾的险恶用心,对他十分反感,但又苦于没有足以致他死罪的把柄。于是,景公与韩厥商量,要立赵氏孤儿。于是,先由韩厥暗中将程婴及赵氏孤儿接回,藏在宫中。
一天,诸位将军人宫问侯景公的疾病,景公凭韩厥的力量,胁迫诸位将军去见赵氏孤儿赵武,众将最后把谋害赵氏的罪全都推到屠岸贾身上。于是,赵武与程婴遍拜诸将,共同围攻屠岸贾,并灭其九族。晋景公又重新给予赵武田地庄园。
程婴在帮助赵武安排好了一切事情以后,对赵武说:“我将要下到黄泉,去见公孙杵臼和我的儿子去了。”于是,自杀而亡。
色衰爱驰
卫灵公身边有许多宠幸之臣,这些人都是因为容貌姣好。才被国君看重,让他们侍奉在国君身边。这种用美男人侍候国君的现象,在当时各诸侯国中,是一种十分普通的现象。在卫灵公的众多宠幸之臣中,弥子瑕可以说是皎皎者。
当时卫国宫廷中有一条法规:凡是偷偷驾驶国君车子的人,就要被判处剁腿的刑罚。一天,弥子瑕的母亲病重,家里人连夜将消息传给了弥子瑕,说老母希望能见他一面。弥子瑕是个孝子,一听这消息,急得差点哭起来。
但自己的老家离京师足足有三四十里远,步行回去又怕时间来不及。于是,弥子瑕就连夜驾着卫灵公的车子向家乡奔去。他想,凭着自己跟卫灵公的这种特殊关系,灵公是不会对他惩罚的。
果然,弥子瑕驾着国君的车子返回宫中时,卫灵公不但不怪罪他,反而夸奖他,说道:“真是个大孝子啊!为了母亲的原故,宁愿犯剁腿的罪呢!”
此时的弥子瑕正当年轻貌俊之时,卫灵公怎么舍得对他下毒手!
有一天,弥子瑕陪卫灵公在果园里游玩,弥子瑕吃到了一个味道十分鲜美的大桃子。他突然想起了卫灵公,就急忙跑到卫灵公身边,把自己吃过的桃子送给卫灵公品尝,说:“主公,这桃子味道特好,我从前还没吃到过这么好的桃子,你也尝尝吧!”卫灵公一见,忙夸奖道:“你爱我爱到忘记了自己的口福,把自己吃过的东西都给我尝了。”说着,伸手接过了桃子的另一半,乐呵呵地吃了起来,连连称赞:“果然味道鲜美!”回宫后,还重重地赏了一下弥子瑕。
光阴茬苒,岁月催人老。又过了几年,弥子瑕出现了年老色衰之兆,加之卫灵公身边又新增了几个容貌姣好的翩翩美男子,这样,弥子瑕就开始逐渐失宠了。这也就意味着弥子瑕将会随时大难临头。一次,弥子瑕没有及时请卫灵公用膳,卫灵公大为恼火,对别人说:“以前他擅自驾我的车,又把吃剩下来的桃子给我吃,也是这样的对我不尊重呀!”于是,下令将弥子瑕的双腿还是给剁了。
借梦骂人
卫灵公身边有两个宠幸之臣,一个叫雍疸,一个叫弥子瑕。此二人专权弄势,专门在背后给人穿小鞋为能事。卫灵公昏庸无道,常以这两个人的是非为是非,弄得民怨沸腾。
一天,有一个名叫复侦的人要求见卫灵公,卫灵公宣他进殿。复侦一见卫灵公,行了个大礼,说:“小人昨晚做了一个梦。”
“什么梦?”卫灵公不耐烦地问。
“我梦见了君。”复塗侦说。
“哦,你梦见了我什么?”卫灵公来了兴致。
“我不是梦见了国君,而是梦见了灶君。”复塗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卫灵公一听,忿然作色,怒斥道:“我只听说梦见人君,梦见太阳。今天你梦见灶君,却又来告诉我,这究竟是什么意思?能讲出个子丑寅卯来则可,否则,性命难保!”
复塗侦见卫灵公如此发怒,这是早已料到的事,所以,不慌不忙地说:
“太阳的光芒普照天下,世间任何东西也不能遮挡。而灶君却不是这样,前面有一人面灶而炊,而后面的人就见不到灶君的面孔了。现在,我怀疑有人遮挡住了国君的耳目,所以,我就梦见了灶君。”
卫灵公一听,复塗侦是在指桑骂槐,借梦?(精彩小说推荐:
)
( 官场怪谋 http://www.xshubao22.com/5/5579/ )